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9、兩道目光(下),快婿,我的長槍依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到他在北方的伶牙俐齒,自己受他那些氣。
現在他到了京城,舉目無親,身如浮萍,活該他戰戰兢兢受罪。
可看著他孤零零在那吃喝的身影,心里忽然有些不舒服,她不知道這種情緒哪來的。
正在這時,外面已過了正宴,大伙開始四處走動敬酒說話。
這是官宴的規矩,在京城基本都是通用的。
餐前小吃是開胃的,上完后會留較長時間,所有客人必須在小吃撤下前到席。
正菜上來后便是正席開始,要規矩在座上,正菜吃差不多便會上下酒菜。
等下酒菜上來所有人便可隨意走動敬酒,聊天。
太后的宮令女官曹穎起身行禮:“姐妹們慢用,我大哥在外面,出去與他說幾句話。”隨后便出去了。
這也尋常,皇后身邊女官,從幫皇后作書記,擬寫懿旨的宮令女官,到管理起居,衣食住行的尚宮,再到護衛隨從的御侍,多是王公貴族家的女孩。
曹穎便是禮部尚書家的小女兒,從小知書達理,體貼懂事,才會被皇后選中。
她哥則在天平軍中任職,這樣的情況在王公之家并不少見。
她起身后,接連有人走出去與外面見親戚了,場面更加熱鬧些,不過大家都是規矩低聲說話,不敢高聲喧嘩,畢竟陛下和皇后娘娘還在樓上呢。
她又瞟一眼那家伙,他依舊一個人坐在那沒心沒肺吃喝,與周圍人格格不入,旁人也沒理他的。
他可能是想掩飾尷尬吧,這些人他誰也不認識。
吳仙衣心里想著,鬼使神差般端著酒杯起身,一步步來到熱鬧的前院,避開眾人的目光與客套,穿過壓抑的喧囂,悄然來到只顧著狼吞虎咽的家伙面前。
對方抬頭時明顯被他嚇了一跳,她心里因此得意了一下。
“吳小姐,沒想在這又見了。”
她微微仰起下巴,有些不快,“你屁股粘凳子上了?我來敬酒也不知起身。”心想自己給他面子,好讓他不顯尷尬,他卻不為所動,真是木頭一樣的人!
他嘿嘿一笑,擦了擦手上油污,畢恭畢敬雙手舉杯回敬:“吳大小姐擔待了,多謝你的好意。”
看他像模像樣的鄭重樣子,不知覺已笑了出來。
那家伙一飲而盡,打量她一下認真說:“好一位絕世佳人,以前在北方還沒看出來。”
吳仙衣呆住,隨即便覺臉上火熱,連忙說:“這還用你說。”
趕緊結結巴巴道:“你在這人生地不熟,我我認識的人可多了,這里是我的地盤。”
兩人端起酒杯離席,來到院中梅花樹下,聊起來。
她覺得自己剛才沒說好,連重新組織語言:“哼,你在北方那么囂張,現在到京城舉目無親,孤零零一個人怕了吧。”
對方道:“所以你來陪陪我?”對方一句話將她問死?
她只覺自己的臉要燒起來了,惱羞成怒:“當然不是!”
那家伙卻似乎沒聽她的話一樣:“謝謝,吳小姐真是發自心底的仁善。”
她趕緊岔開話題,給他這個沒見識的外來戶講京城的風土人情,以及京城官場一些他不知道的規矩。

樓閣上,長桌鋪著紅金桌布,擺滿令人眼花繚亂琳瑯滿目的佳肴珍饈,比起院里多了數倍,上下要分清,不同階層不同待遇,向來是封建王權的核心準則。
這些是區別下面,區別普通百姓的,至于吃不吃得了則全是小事,是萬萬不能減省的。
樓閣上座坐著天子與皇后,左右分列乃當朝宰輔,六部首官,帝師,親王等,攏共十來人。
這里背靠懸崖,既能看到下面院子,又能俯瞰滿山梅花,高高在上,是梅園最好的位置。
上百道菜肴擺在長桌上,大多沒怎么動。
宴間觥籌交錯,語笑喧闐,人們談論梅花,談論過往王朝霸業,或是談論詩詞歌賦,為山間梅花作詞賦詩。
李皇后卻始終心不在焉,兵部尚書孔?在那孩子進園第一時間悄悄借敬酒機會為他們夫妻指明誰是趙立寬。
她隨后便只見那可憐的孩子在冷風里瑟瑟發抖,像是沒有像樣的衣裳。
開宴后他又格格不入,孤零零一個人在那狼吞虎咽,也沒人理他,像在北方自小就沒吃過飽飯似的。
她好幾次差點落淚,陛下在桌下捏了捏她的手,她才忍住沒有失態。
禮部尚書看出她的不適,舉禮問安,她只言見著東寒景致,心中有些郁郁,一會兒便好。
便是狠心的陛下也有幾次看向他那,被自己發現了。
他不過十六七的孩子罷了,別說皇家,就是京城的普通貴胄,也沒有這樣可憐的。
正宴之后,李皇后眼中一亮,她突然發現吳相公的孫女到了院里,與孤零零的皇孫攀談起來,兩人站在梅花下,一個精致嬌美,一個高大威猛,與梅花相映,如金童玉女。
身為女性,李皇后心思細膩,見兩人神態必不是初識,見女孩嬌嗔臉熱的神態,定是情竇初開。
原本她把吳仙衣叫來,一是去年上元詩會上便覺這女孩模樣生成的好,才情卓絕還聰慧,十分入眼。二是以示重視,安撫吳相公,沒想竟有意外之喜。
忍不住問下方吳光啟:“吳相公,你家仙衣可有婚許。”
吳光啟愣住,茫然拱手:“稟皇后,尚無。”
她問得確實有些突兀,而且想到那孩子早有正妻,但見他這樣在家日子應該不好過。
又有些悵然若失,金童玉女又如何,吳家不可能讓仙衣去做妾的。
可李皇后已起了私心,不想吳家把她許人,便道:“我缺個書記的女官,仙衣飽讀詩書,詩詞雙絕,讓她白天來我那做事如何。”
吳光啟連行禮道:“那是她的福分。”
“就這么定了,讓仙衣上來,我親自跟她說這事。”她趕緊開口,迫不及待要把這事定下,她也知道這樣有可能耽擱孩子一輩子,卻也不管,只為孫子留著,以后再想辦法。
下方官員都羨慕不已,紛紛稱贊吳光啟教出好孫女。
不一會兒吳仙衣受寵若驚被請上來,行禮后皇后滿意上下打量她,如長輩般慈愛。
又熱絡令人賜座,讓其落座身邊。
小姑娘越發受寵若驚,謹慎莊重,禮數得體,如小小玉觀音般,她越看越喜歡。
宴會到了下午,慢慢到了尾聲,話頭不知何時說到南方戰事上,這時鄭王站出來。
拱手說:“父皇,今國家有難,兒臣無大才,不能為父皇解難。
歸化團練使趙立寬作戰勇猛,本是兒臣保舉,王府里省吃儉用,儉省出白銀一萬兩,資助他南下殺敵。
兒臣以盡綿薄之力,為父皇分憂。”
此話一出,在座不少人露出了然神色,陛下很高興,下首衛王臉色不好看。
她自己也頓時心驚。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