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24、天縱英才,快婿,我的長槍依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受困近兩個月后,梁州終于解困。 看著城外浩浩蕩蕩,遍布河谷的朝廷大軍,孫碩只覺得做夢一樣。 原本以為必死的局面,竟會盼來這樣的反轉。 他嘴上說等黃河解凍安撫諸將,實際心里根本沒底,對守住梁州沒有信心。 代軍有六七萬之眾,派重兵堵住南面的河谷,就算朝廷派來十萬大軍,他都難以想象該如何突破南面峽谷北上。 誰曾想,這才三月初,朝廷大軍就已經殺到了梁州城下。 他親眼在城頭看到這幾天來代軍不斷西撤,特別是今天下午,數萬代軍倉惶西逃,陸陸續續遍布河谷。 場面壯觀,生平罕見。 王師騎兵追殺在后,一路如趕羊般追殺那些代軍潰兵,一直向西追到河谷深處,沿途殺得遍地尸體。 白皚皚積雪的河谷里處處綻放紅色血花,就如夏天一樣絢爛。 隨后大軍才逐漸退回,到梁州城下開門,向他們求柴火休整。 面對數千鐵甲森森,滿身血跡,殺氣騰騰的禁軍,他不敢拒絕。 連開城門令人送柴薪出去供他們燒火取暖做飯。 隨后與領兵將領交談后得知,他們是朝廷禁軍,奉命追殺潰敗之敵,已經追半天了…………… 到了梁州這,已經人困馬乏,不敢再過于深入,所以都停了下來。 現在再看面前的年輕統帥,人高馬大,看年紀不過二十上下。 諸禁軍大將卻對其恭敬有加,言聽計從。 這更令他震驚無比。 領兵禁軍慕容大將頗為驕傲介紹:“這位就是朝廷西北安撫制置大使,左散騎常侍,冠軍大將軍趙立寬!” 言語中盡是自豪。 孫碩正趕緊又行禮稱呼,心中忐忑,謹小慎微。 他不知道這位朝廷派來,年紀輕輕就位高權重,統帥三軍的大帥好惡如何,脾氣怎么樣。 年輕人平易近人,回禮道:“孫知州客氣,如沒你們在這堅守,這場仗不會這么順利。” “大帥言重,在這不過垂死掙扎,若無大帥神兵天降,我等早晚都要死路一條。”孫碩道,他這話三分客氣,七分由衷而發。 年輕的趙大帥看了梁州城外河谷,又向他詢問水源位置,流量,各處高地等情況。 隨后在眾人簇擁下選了城外一處高地。 “天色已晚,各軍都追擊一天,不要再繼續深入,都在梁州城外扎營。 以軍號從小到大,以中軍為正中向四角鋪開。 田開榮部暫時沒參與大戰,人員完備,編制齊全。 你們駐扎西側,封鎖河谷,防止代軍反撲,他們后路已斷,可能會狗急跳墻,不能松懈。” “諾!”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將拱手:“大師交給我吧,保證不出差錯。” 原本還在說笑高興,說著戰場上如何擊敗代軍,殺敵多少,嘻嘻哈哈的諸多大將。 聽年輕的大帥下令,頓時一個個面色嚴肅,腰桿挺直,一絲不茍。 周圍十余位禁軍大將,下到少數幾個二三十歲的年輕將領,上到年紀大的五六十歲白發蒼蒼,無一人不恭敬。 孫碩看得呆了,心里越發對這年輕大帥敬畏。 他從沒見過哪個年紀似他這般的,能得軍中諸多如此敬畏,要說有怕也只有十幾年前年紀輕輕的太子。 但那是因為他是太子,而面前這位可不是,只能說明他全是靠本事得軍中諸將敬畏的。 正思索間,忽然有個刺耳不合群的聲音道:“哼,能守住梁州,主要是我的功勞,你捧他! 姓孫的不過是個知州,他算什么。” 眾人看過去,是傷剛好沒多久的侍衛親軍司步軍都指揮使趙種。 “趙步帥。”年輕大帥拱拱手。 趙種也只隨意回禮,“你我差不多,我是西北招討使,你分些兵馬歸我統帥。” 孫碩心里一緊,他不是因趙種羞辱自己而惱怒,而是為趙種緊張。 聽說此人是將門魏王之后,從小養尊處優,果然是個不懂察言觀色的蠢貨。 他話才落,氣氛陡然凝固。 年輕趙大帥身邊十余位大將都上前一步,夕陽下的影子將趙種籠罩,殺意森寒。 趙種下意識后退一步,咽口唾沫聲音尖銳:“某乃侍衛親軍司步帥,你們你們要干嘛!” “就憑你也敢自稱與大師齊平,不自量力。”一位老將冷哼。 那位高大的慕容將軍更是言語毫不留情:“癩蛤蟆一個,信不信老子一把捏死你!” 趙種嚇得面色發白,額頭冷汗直冒,滿臉不服卻不敢回嘴。 孫碩心里好笑,也不幫忙說話,城里所有同僚都保持了沉默。 趙大帥上前一步,居高臨下看著他,言語平靜:“趙種,陛下和兵部已下令,柳林城失利主要責任在你,革除西北招討使,侍衛親軍司步軍都指揮使之職,見面監押,回京侯審。 原以為你我都是同僚,給你留點體面,等班師回京,到了洛陽外再請你坐囚車。 既然你自己迫不及待,那就別怪我了。 來人,拿下,解去甲胄,關進囚車。” “你敢!”趙種瞪大眼睛負隅頑抗。 “陛下賜我節鉞,監軍以下準先斬后奏之權,三品的右散騎常侍岳懷興不聽軍令,腦袋還埋在南面。 你要是不怕死大可試試。” 趙大帥說完擺擺手,左右一擁而上,將趙種拿下,扒了甲胄,押送下去。 孫碩心里暗自搖頭,自以為躺在先輩的功勞簿上就能永享富貴,殊不知潮漲潮落,人才輩出,特別是軍中。 只怕這一戰之后,趙立寬無可爭議會成為朝中的新貴,高舉廟堂。 這由不得他不感慨,自己努力半生,如今不過是個知州。 而這位年不到二十的年輕大帥,卻憑借累累戰功,這點年紀便官居三品,人中龍鳳。 晚上眾人在城外設宴,三軍歡慶。 肉食充足,大多都是繳獲代軍的牛羊,但不奢靡。 大口吃肉,暢談沙場上的事,陸續各軍來報功。 席間孫碩也都仔細聽著,越發驚嘆。 他才知道這支大軍北上到今天,加起來已俘斬代軍三萬余,還全滅了代軍最精銳的重騎兵白隼兵。 聽著諸將興高采烈談論大帥的調度有方,料敵入神,明察秋毫,洞察細微,屢屢識破代軍部署,反客為主,揚長避短。 每一樣聽著已經十分傳奇,而像他這樣帶過兵的,細想要如何去規劃、調度、實施,越發覺得不可思議。 又從河東將領口中聽說了趙大帥的來歷,以及他如何一步步靠軍功起家。 他心里只感慨河東的高郡王真是慧眼識英,為自己女兒找了個乘龍快婿,在其毫無背景,名不見經傳時便看中這位少年英雄。 也感慨自己讀史書時難以想象的漢武冠軍侯那類英雄,如今能親眼所見。 當說到戰場局勢時,意氣風發的年輕大帥更是親自透露,他早已分兵沿凍結的黃河北上。 如今代軍余下四萬主力已被切斷糧道,前后圍堵,困在西起柳林城東鴉溝村,東到梁州城這七八里河谷之中。 此后只要深溝高壘困守,代軍主力自會盡滅其中。 聽到這消息之后,在座梁州城中人無不震撼。 他心中涌起驚濤巨浪,久久難以平息,看向那正與諸將談笑的趙大帥,只覺驚為天人。 孫碩心里苦澀,隨即很快釋然,天下就是有這樣的天生神人吧,數百年才得一遇。 就如這位大帥,恰如天縱英才的霍去病一般,注定要千古留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快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我的長槍依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長槍依在并收藏快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