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76飛軍(下),快婿,我的長槍依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炙熱的火焰跳躍,閃爍,驅散黑暗,整個戰場都炙熱起來。 北面火光從城頭一路向南蔓延。 城頭騷亂,戰場瞬間沸騰起來。 東面南面的火越燃越烈,逐漸漫上城頭。 外圍馬蹄聲轟隆作響,大片火光從東北面飛速移動到東側外圍。 城內火光閃爍,越來越亮,喊殺聲直沖云霄。 城北的火光越來越亮,城南城東也有火光蔓延,逐漸沖上城頭。 喊殺聲在風中愈演愈烈,很快東面城頭也全亮起來。 西北的寒風助長火勢,烈焰狂舞,滿城絢爛的紅色染紅半邊天,煙火沖天。 很快,城東城門被從里面打開。 蒼涼號角在暮色中傳得很遠,于遠處黑山腳下回蕩。 閃爍火光組成長龍,拖曳出長長流光,如一道赤紅光矛,風馳電掣直擊東門。 趙立寬目不轉睛,風吹得生疼也不敢眨眼,直到親眼見史超的騎兵涌入東門內。 才感覺眼睛酸酸冰冷,整個人不知不覺已站了一天,渾身酸痛,老腰跟是要斷了一般。 下令道:“給本帥拿個胡床來。” 親兵很快搬了行軍的胡床,趙立寬半躺著終于舒服下來,長呼口氣,看著城內越來越明亮的火光。 天色逐漸暗淡,火卻越來越亮。 半個時辰不到,南門也被打開,城內的消息很快報到他這,北門、東門、南門都被攻克。 現在三門被他們控制,敵軍往城西退縮,各軍正在縮小包圍,與敵軍展開巷戰。 趙立寬長舒口氣,激動萬分,看著滿城火光,蓋過天上璀璨銀河,一時間詩興大發,想背一首裝裝逼。 奈何實在背不出來,只能作罷。 倒是跟隨他身邊的書記官農懷平激動的吟干人詩道:“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大帥神威,恰如其分。” 趙立寬高興大笑。 曾雄之前就跟他說過作戰計劃。 曾雄才到前線第一天就觀察到城北靠著黑山腳,地勢不平,后方都是草木亂石,不利于軍隊集結列陣,不是進攻的好方向。 西面臨河,進攻要渡水也不行。 所以守軍重點防備南面和東面。 但曾雄有自己的想法。 強鎮軍司城墻平均高度在三丈二尺左右,南面和東面都差不多高。 而北面山腳土層更厚,城墻往下挖地基,使得北墻有大約二十余步的地段城墻只有兩丈左右高。 他還觀察到每到造飯時,炊煙都集中在城北。 說明代軍的糧草和鍋灶及后勤人員都集中在北部,也是他們認為對不可能遭受進攻的地方。 雖然這個高度對于普通人來說依舊難以逾越,但對西南大山中長大的人來說不是。 曾雄和他麾下的西南精銳采取的登城法和紅軍長征時的貴州小戰士是一樣的。 派二十個身手靈活擅長攀巖的好手,帶用槍桿連起來的兩丈長棍,一段綁上鐵鉤,背著短刀繩索,不著甲胄。 把一頭勾在城墻上,隨后沿著槍桿直接攀爬而上,占據城頭放下繩索,接應后續部隊登城。 用細細的槍桿支撐,整個人靠上下蠕動爬兩丈高墻。 這種事絕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不僅核心肌肉群需要極其強大,自身體重也不能太大,還要協調靈活。 多數北方兵根本都想不到還存在這種操作。 而曾雄為了這奇襲做了許多準備。 其一在兵力布置上。 曾雄向他解釋過,城北地勢平坦,不利于集結部隊,所以上去的只能是奇兵。 好在可以用草木作掩護行動,城北登城的一共五十人,后續接應二百人,都是精銳,目的是登上城頭舉火為號。 打開城門放兩百精銳進去。 最壞的情況就焚燒守軍糧食,殺傷他們的后勤人員然后撤走。 南面和東面則派大部隊長時間圍困進攻,吸引敵人的注意力。 同時讓史超精銳騎兵在外圍作為預備隊隨時支援。 曾雄也不愧是身經百戰的老將,非常有耐心。 足足花了七八天來讓代軍相信他們主攻南面和東面,把所有部隊都調集過來。 同時每天按時中午一次輪換消息,下午黃昏準時鳴金收兵。 讓代軍形成習慣,認為打到黃昏他們必會收兵。 在時間上則選擇光線昏暗,視線不佳,而且代軍最為放松的黃昏。 只能說曾雄把代軍訓練得很好。 今天黃昏,周軍終于開始行動,每天都是按時鳴金收兵的周軍,突然開始發力猛攻。 戰打了一整夜,城中火光沖天,喊殺不斷,趙立寬在城外高地觀戰,跟著一夜未眠。 到下半夜,前方回報,城中九成已被占領,殘兵全聚集到城西的一處排水口附近拼死抵抗。 后方是一座建在高處的佛寺。 前鋒也帶回來戰斗的具體細節。 黃昏時二十名好漢從北上攀登上城頭,當場殺了兩個站崗的士兵。 隨后放下繩索,后續五十多人快速登上城頭。 城北到處都是傷兵,鍋灶和糧倉,還有火頭軍在做飯。 他們一陣亂殺,用灶臺火點燃糧倉,又穿上傷兵的甲胄一路殺到城墻前,殺了守門的十余人,打開城門引后續二百多人從北門殺入。 各門見火光后也開始猛攻。 城內守軍見城北失陷,糧倉火光沖天,都軍心潰散,毫無戰心,很快就亂了。 城東城南的守軍本就準備休息毫無斗志,又被這火一燒,也出現潰敗逃跑的跡象,很快讓周軍攻城頭打開城門。 早在外圍等待史超騎兵見狀立即涌入。 鐵騎一入城,戰局基本就沒變數了。 趙立寬感慨道:“當年諸葛孔明麾下有無當飛軍,翻山越嶺如履平地,作戰勇猛擅長弓弩。 曾將軍麾下精兵就是我的飛軍。 代國人估計怎么都想不到,兩三丈高的城墻,我軍真能飛上去!” 周圍人都笑了,稱贊西南精兵的確實“登城如飛”,歷經此戰必名震天下。 趙立寬知道代軍為什么要拼死抵抗,大概聽說他的規矩。 于是派人去傳話,告訴守軍,大家都是漢人,投降可以不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快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我的長槍依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長槍依在并收藏快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