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追蹤,來自角落的潛伏者,煌或,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人手有限,刨除已經不在體制內過來當熱心市民工具人的王海,梁安遵從自己一貫的興趣愛好獨自出發。但畢竟是跨市辦案,為了得到一定的權限總要辦手續走流程,雖然權限足夠、理據充足,他在警用系統里線上操作的速度很快,但也真不能把這個獨狼做下去。
出發前梁安就設法聯系了當地刑偵支隊的人員,從他們那里討來了一位本地出身、據說還相當熟悉當地景點地貌的警官作為臨時搭檔兼向導。這正是為了弄清楚這里地形地勢,尋找季峰的去向。決定做在照片傳來之前,后續得到的線索也讓人員要求更有意義。
不過人一來梁安卻有少許后悔——因為被派來的這位三十來歲的李警官相對應當沉淀下來的年紀而言,著實是活力四射到令人嘖嘖稱奇,仿佛一人都能成軍。
僅僅見了五分鐘的面,梁安便有幸獲知這位李警官十年前與鄰家青梅竹馬的女友終成眷侶,有個八歲的兒子整天在自家開的大型商超里拿零食吃的那叫一個圓鼓輪墩,作為一個靈活的小胖子懷揣著吃播網紅的夢想,還經常被李警官正懷著龍鳳胎的妻子追著滿街亂竄。
梁安只覺得,孔明用空城計的時候沒請他簡直是資源上的巨大浪費。
不過這單純是行走路途上的閑聊。該做正事的時候,李警官也是個好搭檔。
當梁安把那張照片傳給李警官看的時候,告知了一些俞英健給出的關聯結果以后,他指著畫面邊角處,給出了頗有見地的可靠結果:
“什么太陽高度角的……我地理不好不太懂,但這地方和烏骨山確實有點相像。主要是這個臺階旁邊的欄桿:烏骨山的雖然沒有這么大的坡度,也很少能在白天拍不到其他人,但是一樣的。梁隊您瞧好了,就從這里往里面五百米左右的觀景臺,用的是同樣的材料。”
走過去不需要幾分鐘,他們很快就找到了位置。梁安具體對照確認過這件事以后繼續向李警官詢問,“在南封市所有的山區景點里,你知不知道還有哪里有類似的欄桿?又或者你仔細看看,這個圖片上有沒有其他特征性的東西,可以用來識別具體的拍攝位置?”
李警官瞇眼又看看,但還是搖搖頭,“我還真沒有印象。這種欄桿也不算罕見,政府采購的大多是同一種。主要我們南封市里到處都是山,雖然為了給我家那混小子減肥,里面大部分我都借口帶他去過,但有些就去過一兩次,有一點點山路的印象就算不錯了。但這圖里就拍到了遠處的幾節臺階和柵欄,其他都是草和石頭。要是有條大路的話還能分辨一下。”
言外之意,就是拍攝的背景人為痕跡實在太少,沒什么特殊性。
梁安頓了頓,“聽說你是本地人。那在帶你兒子爬山以前,你也經常會去登山?”
“算是吧……怎么了?”李警官有些不明所以,“上班前去的比較頻繁,但也就是家周圍的那一座,那時候交通還不太方便,別的地方就去的不多。其實我們南封市很大一部分土生土長的孩子都有這習慣,上學的時候郊游都去爬山呢,所以我同學都倍兒健康。不過在有了孩子后,我就沒那么多空閑去玩了,也就兒子長大一些以后才能到那些地方去遛遛他。”
“你有沒有印象,這種欄桿是在什么時候開始安上的?”
李警官撓了撓頭,“好像從我小時候爬山開始就是那樣的了。”
在和李警官的交流中,梁安也發現了另外未曾被發覺的特點。
南封市大多數的山地都有著同樣的欄桿,而且運輸建造時間大致趨同,可以顯示出景區建設南封市城市統籌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外地人或許不清楚這件事,而本地人李警官,甚至在很久以前就來過烏骨山,并且不遠萬里趕過來做戲的季峰也許對這一點了若指掌。
除此以外還有一點:照片中的山在這一規劃當中,也就是說圖片里的顯示的位置無論處于哪個景區,都是經過了開發的所在。但開發不算完全,起碼不像烏骨山這樣徹底成了老少咸宜的游樂場所,因為照片的背景下沒有更多人影。
而圖片中可疑的特點還有一點,李警官顯然也糾結于其中d1端倪。
“我比較想知道這個打碼的到底是什么。”李警官也不是干白工的,“別人打碼都是涂馬賽克,這圖倒好,結結實實的整了一個純色方塊出來。這張照片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嗎?”
梁安也想知道為什么。
想著想著,李警官突然錘了下自己的手:“等等,這會不會原來是一個人的照片?可能是橫拍半身照,有山有水的,山景里放進去一個人。你看這構圖、這風景,還有這流線型的天際線!我給我媳婦拍照的時候要是這么能拍,她肯定夸我照的大氣又敞亮,很有范兒!”
如果是為人像打碼,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不用馬賽克遮罩。因為人形的輪廓能在單純的模糊下顯現出來,如果是為了讓人找地方提供的照片,有人的照片難免會讓人心生警惕。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來自角落的潛伏者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來自角落的潛伏者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煌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煌或并收藏來自角落的潛伏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