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鄉樵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東晉“毒舌御史”周嵩:敢懟天懟地的硬核文臣,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仙鄉樵主,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絕?詠東晉狷直果俠周嵩》
舌劍誅邪諫九宸,孤忠何懼逆龍鱗。
刑臺一笑拈經卷,魏晉嶙峋骨寫真。
一、開局一張嘴,懟遍東晉權貴圈
在東晉初年的建康城(今南京),若論“毒舌排行榜”,周嵩若稱第二,無人敢當第一。這位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出身的官二代,完美詮釋了什么叫“用最剛的語氣,說最扎心的話”。他爹周浚是安東將軍,哥哥周顗(字伯仁)是名滿天下的“雅量名士”,而周嵩卻偏偏不走尋常路,活成了東晉官場的“泥石流”——懟皇帝、罵同僚、諷權臣,連親哥的面子都不給,堪稱“嘴強王者”。
1. 懟皇帝:司馬睿的稱帝勸進現場翻車
公元318年,西晉滅亡,司馬睿在江南準備稱帝。群臣紛紛勸進,場面如同“大促銷現場”,個個高呼“殿下德配天地,趕緊登基吧!”唯獨周嵩上書潑冷水:“現在北方淪陷,先帝棺材都沒遷回來,您就急著稱帝?要點臉吧!先北伐雪恥,再學周公謙讓,天下人自然服氣啊!”
司馬睿氣得當場把他貶為新安太守。周嵩臨走前還不忘開“吐槽大會”,在酒局上挨個點評同僚:“戴邈你這人虛偽!”“張嶷你能力不行!”結果被戴邈告了黑狀,差點被砍頭。幸虧哥哥周顗是朝中紅人,司馬睿才忍痛放他一馬。
2. 懟親哥:名士周顗的“毒舌弟弟”
周嵩對親哥周顗的嫌棄,堪稱“兄弟互懟天花板”。周顗酒后誤事被彈劾,周嵩冷笑:“你志大才疏,名聲全靠吹!”(《世說新語》記載:“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闇”)。某次周顗重病,同僚刁協忙前忙后救他一命,周嵩趕到后卻翻白眼:“你堂堂名士,居然和刁協這種小人混一起?”說完甩袖走人,留下周顗在病榻上凌亂。
二、硬核忠臣:嘴毒心熱的國家杠把子
別看周嵩懟天懟地,關鍵時刻卻是個“鐵血忠臣”。東晉初年,“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下,權臣王敦勢大,皇帝司馬睿逐漸疏遠功臣王導。滿朝文武噤若寒蟬,唯獨周嵩拍案而起,上書怒諫:“王導是開國功臣,您這么搞,誰還敢盡忠?!”司馬睿被罵醒,王導一家逃過一劫。
1. 王敦之亂:硬剛反賊的“頭鐵御史”
公元322年,王敦叛亂,殺周顗后假惺惺派人吊唁。周嵩直接掀桌:“我哥為天下人而死,輪得到你這反賊貓哭耗子?!”王敦氣得牙癢,卻怕輿論反噬,只能假意升他官職。周嵩繼續作死,公開批評王敦養子王應“不配帶兵”,最終被誣陷勾結道士李脫謀反,慘遭殺害。
2. 刑場名場面:佛系赴死的“誦經達人”
臨刑前,周嵩淡定誦經,圍觀群眾驚掉下巴——原來這位“毒舌御史”還是個虔誠佛教徒!東晉崇佛之風盛行,周嵩堪稱官僚中的“佛學先鋒”,甚至托人將佛經贈予嫂子珍藏。他的人生終章,完美融合了剛烈與超脫,戲劇張力拉滿。
三、歷史評價:毒舌背后的悲情英雄
1. 史書蓋章:“狷直果俠”的復雜人格
《晉書》評價周嵩“狷直果俠,每以才氣凌物”——翻譯成現代話就是:耿直boy,才華橫溢但嘴欠招恨。他的一生充滿矛盾:懟皇帝是忠,罵同僚是直,嫌親哥是傲,最終因剛直死于權斗,活脫脫一個“東晉魏征”,可惜沒遇上李世民式的明君。
2. 佛教因緣:亂世中的精神寄托
周嵩精研佛經,刑前誦經的記載,折射出亂世士人的精神困境。他的佛學修養或許是對現實憤懣的逃避,亦是對生死超然的領悟。后世文人常以“腹中空洞”調侃他(典故源自周顗自嘲肚里無物),卻鮮少提及他“空洞”之下藏著的赤子之心。
3. 悲劇啟示錄:嘴炮能救國,也能要命
周嵩的悲劇,是理想主義者在權謀場中的必然結局。他不懂“沉默是金”,不屑“明哲保身”,最終成為門閥政治的犧牲品。但若無這類“不合時宜”的硬骨頭,歷史豈非只剩圓滑與妥協?正如網友戲言:“周嵩若生在現代,定是熱搜常客——今天懟領導,明天罵專家,后天因‘不當言論’被封號……”
四、毒舌背后的政治博弈:門閥時代的生存法則
1. 周氏家族:汝南周氏的“頂流養成記”
周嵩的“毒舌基因”絕非偶然。汝南周氏作為東晉高門,祖上三代都是“熱搜體質”——祖父周裴是曹魏名士,父親周浚平吳有功,哥哥周顗更是“江左八達”之一。周嵩在這種“人均文化KOL”的家庭里長大,自然自帶“懟人buff”。但不同于周顗的“雅量”,周嵩選擇用“毒舌”在門閥政治中殺出一條血路。
2. 懟人技術流:如何用嘴炮刷存在感
周嵩的懟人藝術堪稱“古代語言暴力美學”。他擅長三招:
直擊痛點:比如罵司馬睿稱帝是“不要臉”,精準打擊對方最忌諱的倫理軟肋;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仙鄉樵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鄉樵主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