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仙鄉樵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東晉名士謝萬:魏晉風流中的“叛逆頂流”,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仙鄉樵主,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絕?詠東晉名士謝萬》

麈掃云巔鶴氅翩,兵符笑擲墨池邊。

燕然勒石虛成讖,漫卷詩濤泗水箋。

一、名門貴子的“高調出道”

322年的陳郡謝氏大宅內,一場“頂流誕生記”正在上演。襁褓中的謝萬或許不知道,自己出生時家族正上演著“逆襲劇本”:祖父謝衡以儒學立身,父親謝裒官至九卿之首,而那位后來名震天下的兄長謝安,此時還是個躲在屏風后偷聽大人清談的垂髫小兒。這個家族像一株新竹,在瑯琊王氏、潁川庾氏等老牌世家的夾縫中悄然生長。

少年謝萬堪稱“別人家的孩子”plus版——十歲作《春江賦》驚艷四座,十二歲與名士辯論不落下風,十五歲撰寫的《竹林七賢論》被建康文人圈瘋狂傳抄。連以毒舌著稱的殷浩都忍不住點贊:“文理遒勁,成就不易!”不過這位學霸有個“怪癖”:朝廷送來司徒掾的offer,他揮揮衣袖:“竹林之志未酬,豈能為五斗米折腰?”這波操作反而讓他在清談圈身價暴漲,成了建康城最炙手可熱的“文化KOL”。

二、職場小白的“升遷神話”

建康城的朱雀橋上,二十四歲的謝萬頭戴白綸巾,身披鶴氅裘,足踩漆畫木屐,宛如行走的魏晉時尚ICON。當會稽王司馬昱掀開茶室竹簾時,看到的正是這幅名士標準像——麈尾輕搖,茶香氤氳間,謝萬正與友人辯論《莊子》的"坐忘"境界,語驚四座。這場持續八個時辰的面試,最終以司馬昱拍案高呼"得謝郎如得美玉"收場。

這位建康城頂級流量小生,就此開啟令同僚眼紅的晉升之路。從撫軍從事中郎到徐州刺史,謝萬僅用三年時間完成職場三級跳,比同期官員少奮斗十余年。他在吳興太守任上更將衙門后花園改造成"流觴曲水"主題公園,政務全甩給主簿周閔,自己整日與孫綽、許詢等名士舉辦"竹林派對"。某日暴雨沖垮堤壩,下屬急報水患,他卻揮著麈尾笑道:"此乃天工造景,何須人力修補?"

354年的彭城軍營里,這位行為藝術家又出新招。面對列隊操練的將士,他命人抬來焦尾琴,在城樓上彈奏《廣陵散》,美其名曰"以雅樂淬煉軍魂"。士兵們面面相覷:"大人,鮮卑人的鐵騎聽得懂琴聲嗎?"更荒唐的是,他竟將兵符系在麈尾柄上,聲稱"此乃兵法新解——以柔克剛"。

這種做派卻意外契合東晉門閥政治的潛規則。當桓溫在荊州厲兵秣馬時,朝廷急需用謝氏制衡權臣,遂將豫州刺史要職授予謝萬。王羲之聞訊連夜寫信給桓溫:"此子若執兵符,猶如孔雀開屏對陣虎狼之師!"但桓溫正樂見謝氏子弟出丑,暗笑道:"謝萬越是荒唐,豫州越早歸我"。

三、北伐現場的“翻車實錄”

359年的泗水河畔,謝萬銀甲白袍的造型堪稱東晉版"白馬王子",可惜他胯下戰馬不是的盧,手中也不是丈八蛇矛。當斥候急報鮮卑鐵騎來襲時,這位主帥正對著《莊子》手卷吟哦:"至人無己,神人無功......"隨軍幕僚急得跺腳:"大人!敵軍距此僅三十里!"

這場鬧劇早有預兆。出征前夜,謝安憂心忡忡為弟弟補課:"治軍如烹小鮮,須與將士同飲同食。"謝萬從善如流召開軍前宴會,卻舉著玉如意對滿營將領來了句:"諸君皆勁卒也!"霎時冷場——在等級森嚴的軍營,稱將帥為"兵卒"堪比現代喊CEO"打工人"。帳外士兵更發現,主帥的炊具竟是鑲玉銀器,而他們連陶碗都缺口。

戰局惡化時,謝萬的騷操作達到巔峰。當前鋒郗曇因病退守彭城,他竟誤判為全線潰敗,連夜下令撤軍。撤退途中突發奇想,命親兵在渦河畔搭建竹亭,現場舉辦"戰地詩會"。當鮮卑騎兵殺到時,晉軍陣型已亂作一鍋粥。史載謝萬"單騎遁走",連帥印都遺落戰場,被民間編成rap傳唱:"玉麈揚,談玄妙,鮮卑來,撒腿跑"。

最戲劇性的是敗軍歸途。謝萬蓬頭垢面逃至壽春城下,守將竟閉門不納——原來他平日輕慢武將,連城門校尉都未曾接見。若非謝安快馬追來,帶著二十車美酒犒軍,這位敗軍之將恐怕要成刀下亡魂。后來朝廷問罪,謝萬竟在奏折中寫道:"臣觀天象有異,故退兵保民",氣得御史中丞摔笏大罵:"汝當改行做欽天監!"

這場驚心動魄的潰敗,猶如一場噩夢,給豫州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七郡之地在瞬間淪陷,東晉的北疆門戶如被撕裂一般,完全敞開。鮮卑人如餓狼撲食,毫不留情地吞噬著這片土地。

而在繳獲的謝萬詩集上,鮮卑人竟然戲謔地批注道:“此物退敵,勝十萬兵。”這看似幽默的話語,實則充滿了對謝萬的嘲諷和對東晉軍隊的蔑視。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建康城的清談沙龍里,那些自命清高的名士們卻對謝萬的失敗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盛贊道:“謝中郎敗亦風流!”仿佛這場慘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而成為了一種值得稱贊的風流韻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