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仙鄉樵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7章 西涼遺臣唐契:哈密瓜田里守護華夏文明火種的綠洲王者,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仙鄉樵主,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幕:一場改變歷史的跑路

公元421年,北涼大軍如潮水般涌向敦煌城下,西涼王朝迎來了它的最后時刻。都城即將陷落的混亂中,一位名叫唐契的年輕官員做了一個看似簡單卻影響深遠的決定——跑路,而且要跑得漂亮,跑得有水平。

他可不是一個人跑,而是拖家帶口,帶著弟弟唐和、外甥李寶,以及兩千多戶愿意跟隨的百姓,上演了一出西北版“出埃及記”。這支隊伍浩浩蕩蕩,攜老扶幼,帶著能帶走的所有家當,向西行進,目的地是伊吾,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哈密。

提到哈密,現代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甜美的哈密瓜。但在當時,那里基本上算得上是“世界的盡頭”——荒蕪、偏遠,堪稱古代版的“西伯利亞流放地”。選擇這里作為避難所,要么是走投無路,要么就是有著超凡的戰略眼光。而從后續發展來看,唐契顯然是后者。

第一幕:逃亡天團——從官二代到流浪領袖

唐契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個標準的“官二代+官n代”。他的父親唐瑤是西涼武昭王李暠的佐命功臣,相當于開國元勛。這就好比一個國務卿的兒子突然要帶著全家老小逃難,場面可謂相當壯觀。

據《魏書》記載,唐家是涼州名門望族,世代為官。唐契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熟讀兵書,精通政務,是個全能型人才。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后來的逃亡生涯中,他能夠既當得了將軍,又做得了農夫,還能兼任外交官。

這支逃亡隊伍堪稱十六國時期的“全明星陣容”:唐契,總指揮,戰略規劃師;唐和,唐契之弟,副指揮,軍事執行官;李寶,唐契外甥,精神領袖,西涼王李暠之孫,名副其實的“亡國王子”。當然逃亡隊伍還有兩千余戶民眾,包括士兵、農民、工匠、學者等各行業人才。

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唐契站在高處,對著迷茫的民眾發表演說:“各位父老鄉親,北涼那群混蛋占了我們的家園,但是沒關系!我知道有個好地方叫伊吾,那里土地肥沃(其實并沒有),水草豐美(基本靠想象),最重要的是——沒人收稅(暫時性的)!”

這支隊伍的組合,活脫脫就是一部大型古裝連續劇《西域漂流記》的演員陣容:落魄貴族、忠臣之后、亡國王子,還有一群吃瓜群眾。不同的是,這不是演戲,而是真實的生死逃亡。

從敦煌到伊吾,直線距離約400公里,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這支拖家帶口的隊伍至少要走上一個月。沿途要經過沙漠、戈壁,還要躲避北涼的追兵和沿途盜匪的襲擊。

唐契展現出了卓越的組織能力:他將青壯年男子組織起來,輪流擔任護衛;將老弱婦孺安置在隊伍中間;還派出偵察小隊提前探路。這種行軍組織方式,簡直可以寫進古代軍事教科書的后勤章節。

第二幕:哈密創業記——從“流浪者”到“哈密瓜之王”

到達伊吾后,唐契面臨的首要問題很現實——如何不讓大家餓死。

伊吾這地方,說是綠洲,其實更像是在沙漠中頑強生存的一小片綠地。唐契看著這片土地,說出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有名的一句話(雖然史書沒記載,但我猜他一定說過):“此地雖僻,亦可王也!”

于是,這位曾經的官二代開始了他的“種田流”創業之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配土地,組織民眾開墾農田。要知道,這些逃亡者中不少是敦煌的城里人,可能連鋤頭都沒摸過。唐契不得不親自示范,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開荒種地。

在西北干旱地區,水就是生命。唐契深諳此道,他組織修建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系統。《魏書》記載他“導引山水,溉田沃壤”,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搞了個古代版的“南水北調”工程。

這套系統包括:引水渠,從天山引雪水到農田;蓄水池,雨季儲水,旱季使用;灌溉網:將水分配到每塊田地。

這些水利設施如此有效,以至于直到唐代還在使用。可以說,唐契是哈密農業開發的奠基人,稱他為“哈密農業之父”一點也不為過。

唐契不滿足于只搞農業。他還大力發展手工業、畜牧業和商業:手工業,組織工匠制作農具、武器、日用品;畜牧業,利用草原資源發展牧業,養殖馬、羊、駱駝;商業,與周邊政權開展貿易,用農產品換取必需品。

經過二十年經營,伊吾從原來的不毛之地變成了“阡陌縱橫,沃野千頃”的富庶之地。人口從最初的二千余戶增加到近萬戶,成為西域地區的一個小小奇跡。

這簡直就是古代版的《模擬城市》游戲:一開始只有一片荒地和幾個難民,通過不斷建設,最終打造出一個繁榮的城市。唐契也因此被當地民眾私下稱為“哈密瓜之王”——雖然那時候哈密瓜可能還沒有成為特產。

第三幕:柔然的“PUA”大師課——在夾縫中求生存

但是,在十六國時期的西域,光會種田是遠遠不夠的。北涼政權一直對這群西涼遺民虎視眈眈,隨時可能過來“查水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