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仙鄉樵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6章 劉宋最坑爹太子劉劭:一場被巫蠱“燒糊”的帝王自助餐,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仙鄉樵主,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幕:“元兇”——帝王圈的“差評之王”

秦淮河水,千年流淌,見慣了六朝金粉的浮華,也沖刷過無數王侯將相的荒唐。在它倒映的眾多“帝王臉譜”中,宋元兇劉劭的頭顱絕對是最“別致”的一顆——曾經在河畔“展覽”數日,引得吃瓜群眾圍觀點評,最終才被不耐煩地扔進滾滾江水,徹底“下線”。歷史這位最嚴苛的裁判,連個“厲”啊“煬”啊之類的“安慰性惡謚”都懶得給他,直接甩了個“元兇”的標簽,簡單粗暴,永世不得翻身。這待遇,堪稱帝王圈的“差評之王”。

第一幕:開局王炸——頂級配置的“別人家太子”

劉劭同志,生于南朝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投胎技術堪稱一流。他爹宋文帝劉義隆,那可是南朝少有的明君之一,“元嘉之治”的招牌打得響亮。作為嫡長子,劉劭簡直就是含著金湯匙,不,是抱著傳國玉璽出生的。六歲!僅僅六歲!別的小朋友還在玩泥巴、跟鄰居小孩搶糖吃,他就已經被老爹劉義隆重金“氪”成了皇太子,成為帝國頭號“潛力股”。

劉義隆對這個接班人,那真是下了血本培養。師資力量?豪華頂配!儒學大師雷次宗親自授課,教他仁義禮智信,估計天天念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玄學大咖何尚之負責開發他的“哲學思辨”,聊聊“道可道非常道”,試圖讓他有點深度;史學泰斗何承天則給他惡補歷史課,用歷代興亡的“翻車現場”做案例教學,警示他“水能載舟亦能煮粥”(哦不,是覆舟)。這配置,擱現在就是清北復交名師天團一對一VIP輔導,目標是打造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六邊形皇帝”。

到了二十歲,劉劭開始“實習”了——監國理政。史書上說他“勤勉,頗識事體”。嗯,聽起來像個靠譜青年。批批奏章,參加一下朝會,發表點“朕知道了”、“愛卿所言甚是”之類的標準領導發言,一幅“父慈子孝,帝國未來一片光明”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按照劇本,他只要耐心等老爹退休(或者自然駕崩),就能順理成章地坐上龍椅,開啟自己的“元劭盛世”(如果他能活到那時候的話)。

第二幕: 跑偏的畫風——當太子沉迷“玄學詛咒VIP套餐”

然而,歷史的劇本總喜歡在關鍵處加狗血。時間走到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劉劭的人生軌跡突然來了個360度托馬斯全旋外加自由落體。

導火索是他和他那個同樣不太省心的親弟弟——始興王劉浚。這哥倆不知是宮廷劇看多了,還是壓力太大腦子瓦特了,竟然被一個叫嚴道育的女巫給忽悠瘸了。這位嚴大師,估計是當時“詛咒界”的頂流KOL,專攻“宮廷VIP定制服務”。她給兩位金主爸爸畫了個驚天大餅:只需要埋下精心雕刻的玉質皇帝人偶,再配上獨家秘傳的咒語,就能讓老爹劉義隆“神志昏聵,自然病故”!這服務,聽起來是不是比請刺客省心、比下毒隱蔽、比直接造反風險低多了?簡直是“無痛篡位”的理想方案!

劉劭和劉浚這對“臥龍鳳雛”,居然對此深信不疑,還覺得這法子“妙啊”!他們像搞地下工作一樣,在皇宮里東埋一個玉人,西藏一道符咒,虔誠地期盼著老爹快點“自然下線”。這操作,充滿了令人智熄的荒誕感——兩個帝國最高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精英,放著陽關大道不走,偏要迷信這種“扎小人”plus版的巫蠱邪術,把國家前途和身家性命都押注在虛無縹緲的詛咒上。這腦回路,清奇得能讓他們的名師天團集體氣活過來。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常在宮里埋小人,哪有不暴露?某天,宋文帝劉義隆不知是心血來潮搞大掃除,還是收到了“朝陽群眾”的匿名舉報,居然在含章殿挖出了這些“孝子賢孫”們埋下的“驚喜大禮包”——詛咒自己的人偶和符咒!

當英明神武的宋文帝,看著眼前這些刻著自己名字、可能還畫著小箭頭的“定制手辦”和鬼畫符,內心是何等的萬馬奔騰?史載他“驚惋悲慟,幾乎氣絕”。這打擊,比發現兒子考試作弊嚴重一萬倍!這是赤裸裸地盼著自己死啊!還是用這么low、這么迷信的方式!

舐犢之情讓這位老父親陷入了痛苦的掙扎。他反復質問身邊人:“太子圖富貴,尚可理解;但何至于此?!”(潛臺詞:想接班我能理解,但你用這種跳大神的方法來咒我死,是不是太侮辱你爹我的智商了?!)他猶豫了,沒有立刻廢掉劉劭。這份優柔寡斷的父愛,最終釀成了彌天大禍。

第三幕: 從“坑爹”到“弒父”——史上最速成(也最速朽)的皇帝誕生記

時間來到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二月。宋文帝終于痛下決心,召集心腹重臣,密謀廢黜太子劉劭,改立更靠譜的七子劉宏(也有說法是準備立劉駿)。這消息,如同長了翅膀,精準地飛進了東宮。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