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切芝士培根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對“阿爾伯特”的討論,幻想游戲:無限之城,厚切芝士培根堡,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于其他公會玩家的討論持續了半天左右,畢竟之前多少都有過交集,所以對于他們基礎的能力或是戰斗的方式都多少有些了解,這次的討論也主要是用來分析新模式的副本下出現的能力,不過由于這些能力應該都是暫時的,所以只是簡單的針對這些能力提出了一些對策,以防止日后會有類似的能力出現。
“好了,關于其他在這次的副本中出現的公會玩家,我們的分析已經差不多了,現在就是最后一個點了,也就是祝隆和阿爾伯特的戰斗。”
操控著電腦,戴琳將從對局錄像當中截取的,祝隆以及阿爾伯特的戰斗畫面投射到了電視上,一邊播放著畫面,眾人一邊開始了討論。首先開口的是戰斗的參與者祝隆。
“在初次交手的時候,我能感受到,這個叫阿爾伯特的家伙,力量的屬性值非常奇怪,數值和我應該差不多,在與他對戰的時候,他的生命條也不太對勁,跟玩家的生命條差不多。沒有具體數值,但是會上下波動。”
“所以這個阿爾伯特,其實是一個玩家?”一旁的孟柔提問道。
“不,但最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祝隆放下手中空掉的啤酒瓶,伸手拿了一袋薯片吃了起來,然后繼續開口。“所以我就并沒有使出全力戰斗,而是在嘗試分析出他的主要和次要屬性,以此來分析出他在那個副本中可能出現的能力,在戰斗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他的力量強大之余,速度也還可以,我的第一認知,就是這個阿爾伯特是一個主要屬性為力量,次要為速度的玩家,也就是和我一樣,不過隨著戰斗的進行,我很快就發現了不對的地方。”
說到這里,祝隆伸出手指了一下電視中的畫面,戴琳將錄像暫停,然后逐幀的慢放,祝隆開始了詳細的說明。
“當時由于專注于戰斗,我最開始并沒有太過關心阿爾伯特的生命值,以及他的速度,但是當他開始發動能力的時候,我很快就發現了幾個不對勁的地方,就比如這里。”
祝隆指向了電視,戴琳將戰斗錄像的片段開始了循環播放,“他的能力應該是某種可以招架大部分攻擊的防御姿態,你們可以看到,基本上九成的普通攻擊,他都能招架或者是格擋住,不過你們仔細看他反擊的瞬間。”
通過電視中的畫面,眾人看到,阿爾伯特在反擊的時候,每次都會硬接下祝隆的攻擊,而不是利用能力格擋之后再反擊。
“這點的確非常奇怪,”風少也變得嚴肅了起來,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按照老祝的初步推測,如果這個阿爾伯特的次要屬性是速度的話,完全有機會利用能力招架攻擊后,在進行反擊的,但是他每次反擊之前,都是硬接祝隆的攻擊,這一點很奇怪,如果速度真的是他的次要屬性的話,那么和主要屬性的數值差距也為免太過于大了。”
“風少說的沒錯,”祝隆繼續說道,“阿爾伯特的速度,是由于他很高的力量數值被硬提升上去的,就像我的速度數值,實際上要比數值的速度還要高出一些一樣,因為我的力量數值很高。就比如風少,他的主次屬性里也沒有力量,但是他能夠造成的基礎傷害也很高,正是因為他高額的速度值提升了力量。力量和速度的數值提高,都會帶動對方的上漲,雖然數據面板沒有詳細說明,不過這也是大部分玩家都清楚的事實。”
“沒錯,就像精神和理智也會相互影響,體質和生命值也能相互影響一樣。”佛系的楊晉也開口搭了腔。
“就是這樣,所以在觀察到這一點后,我的判斷是,速度也就是敏捷并不是阿爾伯特的次要屬性,因為太低了,也是在這個時候,我觀察到了他生命值的變化。”
電視上的畫面切換,變成了祝隆的第一視角,畫面上的生命值面板體現了出來,眾人發現,阿爾伯特的生命值的確非常不對勁,雖然在承受祝隆的強力攻擊和蓄力攻擊之后,生命值也會下降,但是下降的數值很低,而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恢復。
“雖然之前的任務提示中,提到了阿爾伯特,但那時候我認為可能是新模式模糊了PVE和PVP的界限,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慢慢覺得不太對勁。”
“按照生命值的變動,如果這個叫阿爾伯特的家伙真的是玩家的話,那么他的雙屬性應該是力量和體質,從生命的恢復速度來看,體質應該才是他的主要屬性,而且起碼要比他的次要屬性力量高出不少,估計得有個五十點的差距。但是老祝,聽你的意思,他其實不是個玩家?”
“對,雖然在第一次交手的過程中,對方處處都類似玩家,但是系統的任務提示,以及他過于頻繁的生命回復,讓我有些動搖,果然,在我第一次擊敗他,讓阿爾伯特提前進入二階段之后,差距就出現了。”
電視上的畫面繼續播放,這次采用的是楊晉和風少的視角,當時位于戰斗中心附近的他們,是個絕佳的觀戰位置。通過他們的視角,眾人看見了進入第二階段的阿爾伯特,渾身纏繞著雙色火焰的巨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幻想游戲:無限之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幻想游戲:無限之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幻想游戲:無限之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厚切芝士培根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厚切芝士培根堡并收藏幻想游戲:無限之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