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喵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海上的資源,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陳喵嗚,小說中文網(wǎng)),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97章海上的資源第12頁 “皇爺爺。” 朱允熥坐到朱元璋身邊,道:“只是孫兒有些事情,想和你聊聊。” “什么事?” 朱元璋放下奏章,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問。 朱允熥道:“皇爺爺你就別裝了,我有什么事情,你會不知道?那些錦衣衛(wèi)是誰,藏在哪里,我不知道,但孫兒的身邊肯定有著不少的錦衣衛(wèi)。” 朱元璋:“……” 這個逆孫,咱不要臉了? 那么直接的,把這些說出來,好像是他這個做爺爺?shù)模B孫兒都信不過。 “皇爺爺只是擔(dān)心孫兒的安全,派人來保護。” 朱允熥注意到朱元璋快要沒臉了,馬上幫老朱想好了解釋。 朱元璋輕咳一聲,無奈道:“行了,別說那些有的沒的,你想出海這件事,對吧?” “對的!” 朱允熥連忙道:“孫兒知道,皇爺爺海禁的原因,一是對大海不熟悉,海上甚是危險,一個風(fēng)浪隨時會船毀人亡。二是實在沒精力派人出海收拾那些倭寇、張士誠舊部等,倒不如直接斷絕了,讓他們進來的路,也斷絕了我們大明百姓,出海遇害的可能。” 倭寇確實很兇殘,但大明有必要害怕嗎? 那也未必! 至少在這個時期的大明,武力充沛,根本不需要害怕。 明軍對海上的了解,確實不是很多,但倭寇要來,首先得登陸,一旦來到陸地上,難不成還收拾不了? 主要是那些倭寇,居無定所,來去自如,誰也不清楚他們會在什么地方登陸。 大明海岸線綿長,隨便一處,都有可能登陸,總不能在整個海岸線都布兵防守。 這樣就導(dǎo)致了,真的沒有太多精力,集中兵力出海收拾那些倭寇,倒不如讓片板不得下海,讓沿海的百姓搬走,以杜絕倭寇的掠殺。 他們又一致認為,大明最主要的敵人,還是在草原上。 “你倒是懂咱!” 朱元璋聽了,微微點頭,又道:“你小子,真的要出海?” 朱允熥鄭重道:“當(dāng)然了,孫兒預(yù)判,海上是我們大明,另外一個機會。” 朱元璋不以為然道:“大海茫茫,出去了,連什么時候要死都不知道,何來的機會?” “經(jīng)商!” 朱允熥解釋道:“除了經(jīng)商,海上的資源,又是多不勝數(shù)。孫兒看過一,描述了在我們大明東邊那個倭國,國內(nèi)有好幾座銀山,還有銅礦,皇爺爺不是缺錢?想辦法打下來,那些銀山都是我們的了。” “哦?” 聽到倭國有銀山,朱元璋稍微有些意動。 大明缺錢,這是事實。 如果能有一座銀山,確實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除了倭國,在我們大明南部,也就是安南、緬國等地,種植水稻,一年三熟,產(chǎn)量還極高。” “他們有金礦,有香料。” “還能種甘蔗,皇爺爺知道甘蔗吧?制糖的主要原料。” “再遠一點,呂宋、渤泥、三佛齊等地,也有香料、瑪瑙、寶石等東西。” “這些還只是我們大明附近海域,能有的資源,如果我們大明將其開發(fā)起來,可以制造龐大的財富。” “另外還有更遠的,至于有多遠,孫兒也不清楚,但是那些地方,有畝產(chǎn)七八石的糧食,甚至可以更高。”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第97章海上的資源第22頁 “皇爺爺放著大海的資源,難道不心動,不想搶過來嗎?” 朱允熥盡挑好的來說,但又沒有說謊。 大航海時代,就是去掠奪的。 歸納起來,是掠奪原料,傾銷商品。 這還只是賺錢的資源,還有一些礦產(chǎn),朱允熥暫時還沒說。 西方大航海的動力,在于賺錢,去發(fā)掘黃金,其實大明也可以,一步一步來,反正現(xiàn)在是要領(lǐng)先了。 “一年三熟,畝產(chǎn)七八石的糧食?” 朱元璋的關(guān)注點,不在那些財物寶石,而在于糧食產(chǎn)量。 聽到了那么高產(chǎn)的糧食,他首先眼前一亮,這得能養(yǎng)活多少普通百姓? 當(dāng)年的老朱,但凡有一口粥喝,親人不會餓死,也不至于加入紅巾軍謀反了。 “哪有這么高產(chǎn)的糧食。”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一年三熟,更是扯淡,你這逆孫,是不是想忽悠咱同意你在海上亂來啊?” 朱允熥忙道:“當(dāng)然不是,畝產(chǎn)七八石,孫兒是在書上看來的,據(jù)說這個地方特別遠,應(yīng)該也沒有人可以去,但一年三熟,皇爺爺可以盡管派人去安南問一問!” 安南、緬國等地,一直和大明若即若離。 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大明的附屬國,還是朱元璋定下的不征之國。 太遠的地方,朱元璋也不知道怎么去。 但安南等地,花點時間,派人去問一問,還是可以問到的。 再看朱允熥那信心滿滿的樣子,朱元璋想著好像還是真的,這逆孫應(yīng)該沒有說謊。 他的眼神,不由得有些熱烈了起來。 “皇爺爺,有一句話說得好。” “堵不如疏。” “我們是沒有精力對付倭寇,但不至于怕了倭寇,一直退讓,只會讓倭寇得寸進尺。” “對付倭寇最好的方法,一是引導(dǎo),二是主動出擊。” 朱允熥還沒停下,對老朱的勸說。 就算這一次,無法說服朱元璋開海,但同意自己出海貿(mào)易,這一點無論如何也得說服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至于海上的倭寇,應(yīng)該怎么處理? 只要出海了,有的是辦法應(yīng)對。 朱壽部下的那些士兵,可都不是吃素的,只要倭寇敢來,那就得死。 朱元璋的想法,從一年三熟上先收回來,問道:“如何引導(dǎo)?” 朱允熥道:“引導(dǎo),只是對張士誠他們的舊部奏效,他們都是漢人,當(dāng)年張士誠等人戰(zhàn)敗,余部不肯投降,逃到海上,企圖卷土重來,繼續(xù)和皇爺爺爭天下,但那么多年過去了,他們還有能力打回來?不可能有。” 這是真的。 有老朱坐鎮(zhèn)的大明,固若金湯。 逃出海的舊部想打回來,還不如在夢里想一想。 “既然是漢人,就有落葉歸根的念頭,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 朱允熥又道:“他們背井離鄉(xiāng),遠逃海外,在海上的日子肯定甚是辛苦。如果皇爺爺愿意赦免他們,引導(dǎo)他們回來,再在他們的戶籍地劃一個地方給他們暫時居住,安排人管控,孫兒認為他們還是愿意回來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小說中文網(wǎng)只為原作者陳喵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喵嗚并收藏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