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喵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2章 新的結(jié)果,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陳喵嗚,小說中文網(wǎng)),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602章新的結(jié)果第12頁 朱高燧找了一條,科學的道路。 這是朱允熥想不到的結(jié)果,對于歷史上的朱高燧,具體怎么樣,他沒多少印象。 但是這三個熊孩子,都有想做的事情,這是好事,對朱棣也能有個交代。 何況這里有姚廣孝在,朱高燧肯定沒事。 朱允熥問道:“大師讓我來科學學堂,有什么要給我展示的?” 這段時間里,他們肯定又有科研成果。 這才是重點的。 大明的科學,也要一步步發(fā)展了。 姚廣孝說道:“殿下,這邊請!” 他們一起,走進學堂,但不去打擾郭勝講課,而是來到后院。 這里有一片,用水泥沙石鋪成的地面,和其他泥土顯得格格不入,其他人可能還看不出問題,但朱允熥只需要看一眼,便明白這是什么。 “水泥做好了?” 朱允熥馬上回頭,往姚廣孝看去。 姚廣孝微微笑道:“回殿下,全部做好了,水泥難度不算太大,之前只是還差一點,沒能取得突破。” 現(xiàn)在有了突破,一切都容易了。 朱允熥說道:“我想試試硬度。” 姚廣孝說道:“來人,拿錘子過來。” 馬上有人,搬來了一個大錘。 還有人掄起錘子,用力砸在混泥土地面上,砸了好一會,才能把表層砸開,露出里面的砂石,當然還有縱橫分布的鋼筋。 朱允熥笑道:“鋼筋都用上了?用在這里,浪費了。” 現(xiàn)在的鋼筋,當然沒有后世那些,螺紋鋼等堅硬,但是也能用了,比沒有要好。 姚廣孝說道:“只是用來測試,所以用在這上面,殿下說得很對,只要用上鋼筋,將會更堅硬,也更有韌性。” 那是肯定的。 其實大明的技術(shù),也不算差。 只是他們找不到合適的方向,以及古代的體制,不支持他們發(fā)展技術(shù)搞科研。 朱允熥給了他們這個機會,把科學的種子種下來了,他們的進步和突破,可以說立竿見影,很明顯地呈現(xiàn)出來。 姚廣孝又道:“我們用這種水泥,去測試過建造大壩,十分牢固。” 朱允熥問道:“宋禮知道了嗎?” 宋禮就是之前,工部尚書楊伯成推薦的人,一個擅長水利的高手。 北伐之前,朱允熥授權(quán)宋禮治水。 最近回來也看到過,關(guān)于宋禮的奏章,目前正處在疏通河道的階段。 河堤也加固了,但依舊是用老方式加固,也幸好今年的雨季沒有太可怕,不會發(fā)大水,整個大明風調(diào)雨順,暫無問題。 楊伯成說道:“他知道了,殿下回來的前幾天,就從我們這里,帶走了三十多車水泥前去治水,只不過水泥不容易保存,一旦遇到點比較潮濕的天氣,很容易結(jié)塊,放久了也會結(jié)塊。” 這一點,確實如此。 朱允熥說道:“用多少,生產(chǎn)多少,盡快用完。” 從水泥的特性來看,也只能這樣了。 朱高燧問道:“你們看完水泥沒有?快去看看我的成果。” 朱允熥疑惑地看向朱高燧,問道:“你小子,能有什么成果?” 再看這個熊孩子,就是過完年南下,才加入科學學堂學習。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第602章新的結(jié)果第22頁 能把數(shù)學弄明白,算是不錯了,還有能力參加科研,甚至有結(jié)果了。 騙人的吧? 姚廣孝說道:“也算是三殿下的成果,他提出了一個,很關(guān)鍵的建議,來人都帶出來。” 屋內(nèi)馬上有人,啟動了蒸汽機。 朱允熥聽到機器的聲音,不禁眼前一亮,再過了片刻,只見一輛裝載了蒸汽機的平板車,從屋里面自動開出來。 速度不是很快,但也比上一次試驗的時候,要快多了。 蒸汽機發(fā)出轟鳴的聲音,帶動車子的四個輪子,在空地上轉(zhuǎn)圈,速度快慢還不能調(diào)節(jié),但確實可以開起來,能在地面上跑了。 “這是蒸汽機?” 這個東西,對朱允熥來說確實是意外驚喜,佩服道:“你們真的做出來了?” 姚廣孝搖頭道:“還沒有那么容易,只能說有了初步的結(jié)果,能夠走動了,但距離殿下說的,可以驅(qū)動大型的船,差得還是太遠了。” 但也是個,突破性的進步。 絕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大明要進入工業(yè)化了。 朱高燧雀躍道:“我的功勞,我建議改進密封性,才有這個結(jié)果的。” 說著他還很興奮,想要邀功。 姚廣孝點頭道:“確實是三殿下的功勞,臣帶他來這里走走,他就看出了蒸汽機的缺陷,很有研究科學的天分。” 朱允熥說道:“不錯!” 朱高燧有些驕傲道:“那是當然了!” 朱允熥又道:“那么剩下的,再改進,爭取先把蒸汽機上船,看來我也要安排他們,在南洋等地,先建造鋼鐵游輪。” 他們目前,在南洋煉鋼一事,已經(jīng)在開展了。 還是得到朱允熥的同意,相關(guān)的奏章,朱允熥也看過了。 朱允熥又道:“還有一個,電這方面,你們研究得怎么樣了?” 電對于工業(yè),同樣特別重要。 朱高燧連忙道:“這個我懂,磁生電,不過怎么生電,我還沒有做過。” 連磁生電也懂,這個熊孩子沒少研究物理。 朱高燧確實是有天賦,應(yīng)該說有興趣去學,如果連興趣都沒有,是什么都做不到的。 姚廣孝說道:“這個比較麻煩,尤其是殿下提到的磁鐵,想要大量生電,就需要有大量的磁鐵,暫時沒辦法做到。” 如果單純的線圈、電線那些,他們做出來,其實也不成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暫時沒辦法,解決絕緣。”姚廣孝補充道。 要解決絕緣,就得要有絕緣的材料。 發(fā)電似乎,還沒那么容易做到,不是想發(fā)就能發(fā)。 朱允熥還想著他們能把電做出來,下一步再折騰電報,由此看來還需要時間積累技術(shù)。 不過能把蒸汽機做出來了,已經(jīng)算是不錯,等蒸汽機可以全面運用,再讓他們做內(nèi)燃機。 “你們做的,已經(jīng)很好了。” 朱允熥滿意道:“所有參與生產(chǎn)水泥和蒸汽機的工匠,全部重重有賞!” 重賞之下,才更有動力。 朱允熥不太懂技術(shù),但知道應(yīng)該怎么鼓勵生產(chǎn)。 只要錢到位,或者糧食到位,他們可以幫朱允熥去拼命,無論做什么都可以。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小說中文網(wǎng)只為原作者陳喵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喵嗚并收藏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