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子忤逆,兒臣愿意為父皇,九龍奪嫡,我真不想當太子,三山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葉一聽皇太后這話,心里立馬亮堂了! 哎喲,皇太后這是明晃晃地給我遞臺階呢! 把我頂撞皇帝老子的大罪,直接降級成了“鬧騰”級別。 “鬧騰”這個詞兒可太妙了,輕飄飄里還帶著點寵溺,比起 暴雨傾盆而下,砸在傷痕學院的琉璃瓦頂上,發(fā)出密集如鼓點般的聲響。林晚站在圖書館二樓的窗前,指尖輕輕撫過那塊已經失去光澤的晶狀吊墜。雨水順著玻璃蜿蜒滑落,像無數(shù)條細小的河流,映出她疲憊卻平靜的臉。 三天前,k-1的錄音響起時,整個山谷都靜了下來。那一刻,不只是他找回了名字,更像是所有被抹去的記憶有了回音。從那天起,孩子們開始主動講述夢里的片段??一個男孩說他夢見自己被人抱著唱歌,調子模糊,但胸口很暖;一個小女孩在紙上畫了一扇木門,門縫透出燈光,“媽媽在里面等我”,她喃喃道。 這些不再是“異常反應”,而是蘇醒的征兆。 林晚翻開新教材的草稿本,墨跡未干的一行字靜靜躺在紙頁中央: “真正的治愈,不是遺忘痛苦,而是學會與它同行。” 她正欲提筆續(xù)寫,忽然聽見走廊盡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門被推開,一名身穿灰袍的教員沖了進來,手中緊攥著一份剛打印出來的電文。 “林老師!非洲那邊傳來的消息……難民營里有三百多名孩子集體出現(xiàn)共感共振現(xiàn)象!他們的腦波頻率和逆蓮核完全同步,就像……就像天然的接收站!” 林晚瞳孔微縮,心跳驟然加快。她接過電文快速瀏覽,指尖微微發(fā)顫。數(shù)據(jù)顯示,在肯尼亞邊境的一處臨時營地中,一群因戰(zhàn)亂流離失所的孩子,在連續(xù)七夜夢見同一片花海后,突然在同一時刻睜眼流淚,口中低語著彼此從未聽過的語言??那是早已消亡的部落方言。 更令人震驚的是,當?shù)蒯t(yī)生記錄到,當一名重傷垂危的老婦人被抬進醫(yī)療帳篷時,十幾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圍攏過去,手牽手形成圓圈。不到十分鐘,老人竟奇跡般恢復意識,睜開眼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看見我女兒回來了。” 這不是醫(yī)學能解釋的現(xiàn)象。 這是記憶的傳遞,是情感的共鳴,是逆蓮核引發(fā)的連鎖覺醒正在跨越地理與文化的界限,點燃新的火種。 “他們不是病人。”林晚低聲說,聲音輕得幾乎被雨聲吞沒,“他們是橋梁。” 窗外雷光一閃,照亮她眼中決意。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孤島觀測站內,站長蘇璃正盯著全息投影屏上的數(shù)據(jù)流。她的手指飛快劃動,將非洲難民營的信息標記為“s級事件”。屏幕上,代表全球共感活躍度的熱力圖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張,原本零星分布的紅點如今連成一片,宛如燃燒的星河。 “比預估提前了四個月。”她喃喃道,“人類的情感復蘇速度,已經超出了模型計算范圍。” 身后傳來機械運轉的嗡鳴。一臺新型神經模擬器緩緩升起,透明艙體內懸浮著一枚泛著幽藍光芒的晶體??那是逆蓮核的復制品,代號“鏡蓮”。 “鏡蓮項目進展如何?”蘇璃轉身問道。 科研人員低頭匯報:“已完成七輪意識載入測試。前三次失敗,第四次起,受試者能穩(wěn)定接收他人情緒,但無法分辨真實與虛構。第六次實驗中,一名志愿者誤將幻覺中的母親認作現(xiàn)實,試圖撲上去擁抱,導致顱內出血。” 蘇璃閉了閉眼。“所以,我們造不出真正的共感者,只能制造‘感知機器’?” “目前來看,是的。”研究員聲音低沉,“共感能力似乎依賴于童年經歷的情感聯(lián)結。那些從小被切斷依戀關系的人,即便植入鏡蓮核心,也無法產生深層共鳴。他們的感受像是隔著一層玻璃看火??看得見,卻不溫暖。” 蘇璃沉默良久,忽然開口:“那就去找還能流淚的孩子。” 她走到控制臺前,調出一份加密檔案。畫面切換至一處隱蔽山區(qū)的地下教室。十幾個孩子整齊端坐著,臉上掛著統(tǒng)一的笑容,眼神空洞如瓷娃娃。餐盤里的食物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但他們始終不動筷,直到廣播響起指令才開始咀嚼。 監(jiān)控旁標注著一行冷冰冰的文字: 【候選者編號g-09】:情感抑制指數(shù)987,共感缺失傾向顯著,適合培育為新一代無感領袖。 “他們在用‘幸福訓練’替代真實情感。”蘇璃冷笑,“不是消滅痛苦,而是讓人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這比凈理局更高明,也更可怕。” 她按下通訊鍵,接通了一個隱藏頻道。“通知非洲小組,立即啟動‘螢火計劃’。我們要在他們完成洗腦之前,把那些孩子的心跳聲傳出去。” 一個月后,肯尼亞難民營。 黃昏降臨,金色余暉灑在鐵皮屋頂上。三千名孩子圍坐在空地上,每人手中捧著一盞手工制作的小燈??竹架、蠟燭、彩紙包裹,是他們用僅有的材料拼湊出的希望。 林晚站在高臺上,身后是一臺改裝過的信號發(fā)射裝置,連接著逆蓮核殘余能量源。她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全場: “今晚,我們要做一件從未有人做過的事??把你們的故事,送到世界另一端的孩子耳邊。” 孩子們仰頭望著她,眼睛亮得驚人。 “閉上眼睛,想起你最想告訴別人的事。可以是一個笑容,一句沒來得及說的話,或者……一個你還記得的名字。” 風停了,蟲鳴也靜了。 第一盞燈亮起,接著是第二盞、第三盞……thoandftyfesflickeredtolife,fansteltiononthedtyground 林晚深吸一口氣,啟動了共振程序。 剎那間,遠在萬里之外的山區(qū)地下教室中,警報驟響。監(jiān)控屏幕瘋狂閃爍,數(shù)據(jù)顯示所有候選者的腦電波出現(xiàn)劇烈波動。盡管他們面帶微笑,身體卻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有人手中的餐勺掉落,有人眼角滲出淚水,甚至有個小女孩突然尖叫:“別燒房子!媽媽還在里面!” 教官沖進來強行關閉通風系統(tǒng),噴灑鎮(zhèn)定氣體。然而,那一夜,幾乎所有孩子都在睡夢中哭泣,嘴里呢喃著陌生的地名與人名。 而在孤島觀測站,蘇璃看著實時反饋的數(shù)據(jù),嘴角終于揚起一絲笑意。 “螢火計劃成功了。”她輕聲道,“光,真的可以穿越黑暗。” 回到傷痕學園,春天已深入骨髓。梧桐花開盡,新葉蔥蘢,遮住了去年槍戰(zhàn)留下的彈痕。男孩每天依舊對著門口的畫打招呼,只是現(xiàn)在,他會多加一句:“今天我想你們了。” 陸昭帶來了新的消息。 他在聯(lián)合國秘密會議上揭露了三十七個殘余據(jù)點的位置,引發(fā)全球聯(lián)合清剿行動。法國警方在阿爾卑斯山深處發(fā)現(xiàn)一座冷凍倉庫,里面存放著數(shù)千份共感兒童的基因樣本,標簽上寫著“未來執(zhí)政階層儲備庫”。德國情報部門破譯了一份代號《白繭計劃》的文件,揭示某些國家正秘密研發(fā)“情感屏蔽疫苗”,意圖在新生兒階段就阻斷共感能力的發(fā)展。 “他們怕的不是混亂,”陸昭對林晚說,“是人心覺醒后的選擇自由。” 林晚點頭,將最新一批日記錄入檔案庫。其中一本屬于一名十二歲少女,她在凈化營日記末尾寫道: “他們說我瘋了,因為我總說聽見別人的心跳。可我知道我沒瘋。我能感覺到那個姐姐害怕,那個弟弟想家,還有那個穿黑衣服的男人,他其實后悔了……如果有一天我能活著出去,請?zhí)嫖覍λf:你不是壞人,你只是忘了怎么哭。” 陸昭讀完,久久無言。 良久,他問:“你覺得我們贏了嗎?” 林晚望向窗外,一群孩子正在雨后泥濘的操場上奔跑,笑聲清脆如鈴。一個小男孩摔倒了,立刻有四五個人跑過去扶他,沒人嘲笑,沒人冷漠。 “不是贏不贏的問題。”她說,“是我們終于讓‘溫柔’不再是一種弱點。” 陸昭笑了,第一次笑得如此輕松。 數(shù)日后,一封匿名信寄到了傷痕學院。 沒有署名,只有一張泛黃的照片:三位孩童并肩站在皇宮花園里,中間是個瘦弱的小男孩,左右分別是年少的陸昭和另一個女孩??眉眼與林晚極為相似。 背面寫著一行小字: “她是你的妹妹,也是我的女兒。第七研究所并非只為研究共感者,更是為了保護血脈延續(xù)。當年母后收養(yǎng)你們七個孤兒,并非偶然。你們都是皇族后裔,擁有最純凈的逆蓮基因。林晚不是外人,她是大周最后一位公主。” 林晚捏著照片的手指微微發(fā)抖。 她一直以為自己是個被遺棄的實驗體,卻不知自己的血統(tǒng)竟與陸昭同源。那些夢境中的宮殿、熟悉的旋律、莫名的心痛……原來都不是幻覺,而是被封印的記憶。 陸昭看著她,聲音溫和:“不管你是不是公主,你都是林晚。是我一路走來,最不愿失去的人。” 她終于落下淚來。 風暴仍在繼續(xù)。 東南亞某國宣布立法禁止共感者擔任公職,理由是“情緒不穩(wěn)定影響決策理性”;北美多個城市爆發(fā)抗議,民眾要求公開政府曾資助記憶清除項目的證據(jù);更有極端組織宣稱“情感即病毒”,發(fā)動針對心理咨詢中心的襲擊。 但在每一次黑暗襲來之時,總有人站出來。 東京街頭,一位高中生直播自己聆聽陌生人故事的過程,標題寫著:“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愿意聽你說完一句話。”視頻播放量突破十億。 倫敦地鐵站,流浪漢與白領共同發(fā)起“一分鐘傾聽”活動,每天早晚高峰時段,志愿者會佩戴紅色絲帶,主動詢問路人:“你今天還好嗎?” 而在傷痕學院,每個畢業(yè)的孩子都會帶走一枚特制徽章,上面刻著一句話: “我曾受傷,所以我懂得如何擁抱別人。” 每年四月七日“心靈覺醒日”,全球百城同步舉行燭光儀式。人們手捧燈火,齊聲誦讀那段流傳甚廣的誓詞: “我不再逃避悲傷,因為它是愛的證明; 我不再懼怕脆弱,因為那是靈魂的裂縫,光由此照入。” 蘇璃帶著團隊輾轉非洲、南美、中東,建立“共感學校”,教孩子們識別真實情感,對抗虛假幸福灌輸。她常說:“敵人不再拿槍,他們給你吃糖,讓你忘記疼痛。但我們必須教會下一代,甜味不能代替心跳。” 陸昭則成立“守心者聯(lián)盟”,聯(lián)合科學家、心理學家、藝術家,構建全球共感網絡防御體系。他們開發(fā)出一種新型檢測儀,能識別經過偽裝的“情感表演者”??那些表面微笑、內心死寂的無感個體。 而林晚,終于完成了她的教材《如何與痛苦共處》。書出版當天,全球銷量破千萬。讀者留言最多的一句是: “看完這,我才敢抱住媽媽哭出那句‘我以為你不愛我’。” 某個深夜,她獨自坐在老梧桐樹下,翻閱母親留下的日記殘頁。其中一頁寫道: “若有一天我的孩子醒來,請告訴她:我不是拋棄你,我是把你藏進未來。愿你生在一個敢愛的時代。” 她仰頭望著星空,輕聲回應:“媽,我看見了。時代變了。” 遠處,山谷燈火依舊,如同永不熄滅的星辰。 某一刻,她仿佛聽見千萬個聲音從世界各地傳來?? “我記起了爸爸的味道。” “我原諒了曾經傷害我的人。” “我終于敢說:我需要幫助。” 還有那個北海道的小女孩,再次寄來一封信,附著一小袋稻米: “叔叔,這次的米更香啦!因為我種的時候一直在笑哦!” 陸昭打開信,笑著對林晚說:“你看,連土地都能感受到心情。” 林晚握住他的手,溫暖從掌心蔓延至心底。 他們都知道,這場戰(zhàn)爭不會終結于某一場勝利,也不會結束于某一次宣言。它存在于每一次蹲下身傾聽的動作里,存在于每一個敢于說出“我很難過”的瞬間中。 只要還有人愿意記住,還有人選擇共情,還有人在風雨中點亮一盞燈?? 文明,就在前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九龍奪嫡,我真不想當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三山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山風并收藏九龍奪嫡,我真不想當太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