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兒慢慢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人心,為變法,我視死如歸,小魚兒慢慢游,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5章人心第12頁 來救他的人是王安石。 但也不止是王安石。 卻見王安石之后,居然還跟著好多好多的人,為首的一眾人身穿白色孝服,明顯都是他們王家的人,身后的一眾更多的一伙人則似乎都是些普通的老百姓,王小仙甚至還看到了自己的父母家人。 “陳通判,不經知府押印,緝拿一名朝廷命官,代理知縣,是誰給你的膽子?” 王安石站在最前面,先是沖著陳通判抱拳,而后如是說道。 那陳通判見狀心里也并不是很慌,昂首相對道:“本通判身負監州之職,如今江寧府太守尚未履任,元太守僅是守印而已,本判官自可以自專,反倒是王公,你乃是辭職回鄉,又在守孝期間,攜這么多的刁民來此,是要阻撓本官執法,聚眾鬧事么?” 此時的王安石還并不是什么執拗相公,人家壓根沒把他放在眼里。 王安石卻是不接這個話茬,只是伸出手來,道:“拿太守押印來,如若不然,今日,老夫必不與你干休。” “簽押沒有,哼,我倒要看看,你要如何不與我干休。” 王安石點了點頭,卻是突然高聲喊道:“江寧府通判陳斌,以下犯上,幽禁太守,隔絕內外,僭越皇權,受詔出使輒干他事,毆制使府主,擅權,罪同謀逆,還不束手就擒?!” 陳通判一愣:“啊?你說甚?誰,謀逆?” 扣帽子么,誰還不會啊,高端的政治斗爭,往往都只會采用最樸素的斗爭方式。 或者說,所有過于復雜的政治斗爭,都是為了維系一個叫做體面的東西而已,宋朝因為文官犯罪懲處力度確實很輕,所以大家確實都比較講體面而已。 可當王小仙展現出了一種類似于瘋狗的樣子,不但杖殺了富家的家仆,更是伙同青樓里的婊子唱詞來侮辱富弼。 這哪還有半點文人士大夫的樣子? 擺明了沖著生死局去的,自然也就顧不得體面了。 事實上王安石還真就是元絳給找來的,這件事本質上其實癥結也不在王小仙身上,而是這陳通判和元絳這個守印知府誰能說了算的問題。 陳通判在行動之前就知道元絳肯定會攔,因為說到底王小仙也確實是得到了元絳的授意才干的這一系列事情,因此整個謀劃過程都是瞞著元絳的,真正動手之前,他找的也都是自己的親信衙役。 為了不讓元絳搗亂,還特意安排了一些雜務,安排人孔目官和押司找了一大堆雞毛蒜皮的文件去拖住元絳。 只要能攔住元絳半天的時間,讓他將王小仙下獄,甚至都不用下獄,只要王小仙落在他手里他有的是辦法將王小仙給直接弄死。 然而元絳作為好歹歷史上的北宋名臣之一,是真真正正的久于官場,經驗是何等的豐富,他一個守印知府,見今天庶務明顯多得過分,而且底下的人神色都不對,立刻就察覺出了問題不對,詢問陳斌何在。 然后很快查到他干什么去了,立刻就要親自過來解救王小仙。 卻是被陳通判安排的這兩個胥吏攔住說什么也不讓他走,甚至到后期已經開始動手推搡了,元絳一個六十歲的老頭,就這樣被兩名文書胥吏暫時控制在公署內出不來了。 哪怕他大聲呼喊,那門口執勤的衙役也早已換上了陳通判的人,卻是索性裝做一副聽不見的意思。 畢竟只需要耽擱一會兒而已,事情也就都做完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5章人心第22頁 客觀來說,元絳在江寧府的根基其實并不深,甚至府衙上下,大多數人其實都挺討厭他的。 畢竟一個治平二年上任,一上任就查賬,治平三年就查出了虧空還敢對下屬嚴刑拷打的強橫知府,又怎么真的會討人喜歡呢? 還是那話,守印知府,和一個正經的通判到底誰大,大家聽誰的是取決于大家愿意給誰面子的事,這事兒其實有點屬于大宋行政體系的bug了。 而元絳這老頭也真是硬,見狀,卻是直接抄起桌上的硯臺就朝自己腦門砸去,大喊一聲:“爾等圈禁,毆打我這個太守,意圖謀逆,等著滿門抄斬吧!” 卻是直接把負責看管他的兩名胥吏給嚇傻了。 雖然程序上來說元絳現在這個守印太守已經卸任,但罷職之后加翰林學士本來就是明降暗升,如果不是恰好遇到兩個官家前后腳接班,以至于朝廷沒空管他,可能早就給調走另行安排了,退一萬步來說,這也是一位資歷深厚的大臣,遠非陳斌這個通判能比的。 說白了人家元絳之所以是知府,是因為大宋地方上的最高長官只到知府,陳斌能當判官是因為他的能力資歷只能做到判官。 一個六十歲的老大臣,突然擺出一副玩命的架勢出來,他們區區兩個胥吏哪里能擔當得起呢? 當即,連忙命人抬著元絳去回了后衙,而元絳也確實是不方便動了,卻是馬上就派人去將此事通知了王安石,讓他來想辦法。 畢竟元絳和王安石是好友么,而且王安石收了王小虎做徒弟,擺明了也是看好王小仙的,這個時候,他也實在是沒有別的旁人可以托付了。 而王安石自然也是不負期望,收到消息之后,卻是沒有先去找縣衙的衙役來幫手,畢竟府衙對縣衙天然就有壓制力,這些縣衙的衙役其實也未必就是真好用的。 再說真要是府衙和縣衙火并,這也實在是太難看了一點,有損朝廷顏面,而且上頭追究下來,不管誰對誰錯,十之八九這板子也會先打在縣衙身上。 御史王安石卻是先來到了王小仙家的茶攤,就一句話:“有人要害王小仙,抄上家伙,跟我走。” 不止是家人,就連那些正在喝茶的百姓,一個個的也都是義憤填膺,紛紛表示王小仙是好官,要去助一份力。 他這茶攤本來規模也不算小,來喝茶的人是不少的,一聽了這話紛紛表示王小仙是個好官,他們要出一份力來,這就導致王安石這么振臂一呼,身后居然跟了足有四五十人之多。 這四五十人一動,鄰里的街坊鄰居們自然也就都知道了消息,而這些街坊鄰居,本來就也都是王小仙家的街坊鄰居,雖然對面是官府。 可他們這邊也是有著王安石王公來打這個頭陣,還有元絳這個太守的批準的啊,倒是也有不少人,紛紛拿起扁擔之類的東西跟在了王安石的后面。 這一整個坊的人動了,隔壁臨近的坊間閑人自然也會紛紛打聽發生了什么事,然后就也有不少人紛紛拿了家伙趕過來。 人一多,膽氣自然也就上來了,原本畏畏縮縮不敢上的百姓自然也就跟著上了,反正最前邊是王安石這么個大官人在頂著。 御史就在王小仙都有些驚駭的目光下,伴著王安石和身后二十來個他相熟的家人和街坊鄰居到來之后,后面陸陸續續從后面加入他們隊伍的人卻居然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仿佛沒完沒了一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變法,我視死如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小魚兒慢慢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魚兒慢慢游并收藏為變法,我視死如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