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章 什麼是天經地義的?,天啟大明,破賊校尉,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尊素父子主仆四人被人截住時,是晚上亥初兩一刻,此時的京師西苑,朱由校在聽王世德丶劉良相稟告詳情。 曹化淳丶郭明振在一邊旁聽。 王世德剛稟告完京營和薊遼各營的「動向」。 京營編練已經完成,三大營的精兵強將經過多次挑選,絕大多數被選入制置司訓練廳所屬的新軍中,也被稱為制置新軍。 分成前后左右四營,與四衛營一樣,都補發了糧餉,軍心穩定。 老三營和薊遼鎮等營,糧餉不足,還是軍心渙散,士氣低迷,各營竭力安撫或彈壓,維持局面 現在是署理提督東廠事的劉良相稟告朝堂百官的動向。 「皇上,而今六部幾乎癱瘓。 地方布政司稟上來的咨呈,湖廣端午洪災請賑濟的戶部咨呈丶西北乾旱請撥糧的戶部咨呈丶四川調撥三千恩施土兵的兵部咨呈丶甘肅寧夏請撥今年夏馬料的戶部咨呈丶河道請修黃河秋冬河堤的工部咨呈丶南京禮部呈請南京國子監增三科監生的禮部咨呈丶宣府大同呈請今春抵御土默特察哈爾犯邊立功軍官轉階的兵部咨呈 奴婢查了一下,緊急軍國事遞六部咨呈,有二百七十三件。 其馀還有各藩王府長史司遞禮部咨呈丶各地按察司遞刑部咨呈丶順天府應天府五寺遞六部的呈狀林林總總,從七月初開始,已經積壓了四百九十三件。 內閣沒有六部轉過來的咨呈和題本,非常清閑」 聽了劉良相的話,朱由校沒有如大家所想的那樣,雷霆大怒,只是淡笑地說。 「朕看起居注記載,皇祖深居宮中十幾年,不批題本奏本,不叫制對,也不朝會,君臣隔著高高的一堵墻,各過各的,相安無事。 原本朕不信。 泱泱大明,兩京十三省,億萬百姓,一天會有多少軍國大事? 停一天可能還無事,停一旬就一定有事了,停一月不可想像,停一年十年,真是匪夷所思! 現在朕信了。 六部停擺一個半月,無數公事積壓在小吏們的案牘前,可大家卻像沒事人一樣。 京師依然歌舞升平,天下太平,平安無事!」 朱由校坐在御案后面,神情輕松,嘴角掛著譏諷的笑意。 「朕高估了內閣和六部的作用。 沒有他們的一個半月,朕通過制置司國計銀行,造了十五萬枚銀幣,正在起運關寧。 堵胤錫會同刑部侍郎王之寀以及郎中丶員外郎丶主事十馀人,在天津各處開了六場會審大會,把鹽司八十五名官吏,涉案鹽商三十七人,在一萬一千名鹽戶鹽丁面前當眾會審。 七十七名官吏被判斬立決丶絞刑,奉朕的特旨即可行刑。 鹽商三十七人被斬 長蘆鹽司的二十家鹽場,留優汰劣,合并成十二家鹽場,一萬一千名鹽丁正式轉為天津鹽業公司正式職工。 堵胤錫還把天津鹽業公司的架構搭建起來,財務科丶人事科丶生產科丶檢驗科丶運輸科丶稽查科丶司倉一一搭建,各級管事和辦事員,皆經考試從職工和百姓中擇優選錄。」 朱由校的話說得有些意味深長。 「京師歲月靜好,天津轟轟烈烈,仿佛兩個不同的世界。 京師積壓了無數的公事,依舊如故。 天津只辦了一件事情,翻天覆地。 現在六部還是六部,天津卻改為天津府,合并了天津衛和滄州府。 堵胤錫現在不僅是制置司經濟廳天津鹽業公司理事長,還是中旨委任的天津制置使兼知府?!?/br> 眾人聽得心驚膽戰。 朱由校看著劉良相,「京師官場里還有什麼話,你盡管說。」 「回皇上的話,各衙門以及市井流傳,皇上故意不發俸祿,故意讓六部暫怠,軍國事悉數停滯,然后好讓制置司不停地攬權」 劉良相微微抬頭看了朱由校一眼,說出了后面一個詞,「擅權?!?/br> 「擅權!沒錯,朕就是擅權了,那又如何?難不成還有人要告朕擅權謀反不成!」 朱由校仰著頭,大聲喝問道。 眾臣無語了。 誰吃飽了撐得告皇上你擅權謀反? 找誰告? 都察院六部? 還是內閣? 又或者去太廟奉先殿找二祖列宗告? 朱由校繼續說:「六部暫怠停擺,朕看大家都無所謂。 為何? 因為以前六部的辦事效率,跟停擺區別不是很大。 此前的六部,高官和正臣忙著打嘴炮,執意于黨爭;普通官吏忙著撈錢,站在旁邊看熱鬧。 誰也沒有心思去管政事。 布政司遞上來的咨呈,都是他們無法解決或無法做決斷的事,需要六部決斷丶授權和支持。 報到六部,部里級級討論,層層上報。 再轉呈內閣,又是一番討論,票擬后遞進司禮監,半年差不多過去了。 被批紅出來,事情的時效性早就過了,再辦意義也不大。 就算地方有司想執行,許多新的政事排山倒海一般涌過來,更緊急丶更重要的堆滿了案頭,想辦也有心無力。 朕的大明,就是一鍋大糨糊,來回地熬,來回地糊,全靠它的社會慣性在繼續前行。」 雖然有幾個詞聽著很新,但大致意思能聽懂。 眾臣聽著朱由校如此直白的話,越發心驚又興奮。 身為天子近臣,制置司的干將,制置司攬權越多,也就意味著大家手里的權柄越大,何樂而不為? 朱由校指了指在場的幾人,開口問:「朕問問你們,為何六部辦事如蝸牛一般,制置司卻能事急如火?」 眾人對視一眼,劉良相答:「回皇上的話,制置司各有司職責明確,各司其職,也就是皇上說的專人專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和職責,《制置司組織和工作條例》上寫得明明白白。 條例中,各有司的工作流程也寫得非常清晰,一件公事如何處置,有它的嗯,對,指向性和時效性。 也就是公事由誰處理,怎麼處理,什麼時間內處理完,全都在條例中寫得明明白白。 還有制置司所有官吏任職前有上崗培訓,一級級往下培訓,非常詳細。 」 朱由校點點頭。 總結得很到位 沒錯,制置司組織架構和運作流程,一切都按照現代化行政組織+商業企業模式來,根據現在的通訊丶文書處理條件等實際情況進行「大明化」。 運作起來,朱由校覺得大家都磕磕絆絆,差強人意,但好在大家都有一股勃勃生氣,還有進步的巨大空間。 劉良相看了一眼朱由校,繼續說:「皇上以新制建新有司,再行以新法,略一實行,內廷外朝眾臣都感到無比震驚。 戶部三四個月才能辦好的事,制置司財政廳半天就搞定。 兵部要策畫半年都沒有眉目的邊防規劃,制置司參謀局三天擬定好。 六百里加急發關寧丶宣大丶薊遼巡撫丶總督和軍鎮,給他們三天時間關門秘密討論,三天后必須給予討論結果和建議。 加上一來一回的路程,半個月搞定。 事急如火,行疾似電。 奴婢和外臣們皆拜服皇上的運籌帷幄,嘆為天人?!?/br> 朱由校呵呵一笑,「你們以為你們的效率很高? 錯了,在朕的心里,還差一截。 不過任何優勢都是比出來的。 你們被震驚,不是制置司真的效率驚人,而是此前六部低下的運作效率,比蝸牛還要慢。 有這個爛東西做參照物,稍微有點效率,你們都會覺得很驚人?!?/br> 朱由校背著手,站在窗前,看著天空上皓月。 「不要停,繼續前進。 朕的制置司要像一條永遠吃不飽的大鯨魚,不知疲倦地接管六部懈怠的各種權柄。 整個六部,現在除了李起元丶陳學禮還在繼續張羅財賦改革方案,大家都在躺平擺爛。 沒事! 六部不管的事,制置司來管;六部不辦的案,制置司來辦;六部不殺的人,制置司來殺!」 曹化淳在一旁開口。 「皇爺,從萬歷年中開始,大家忙于黨爭,執于國本之爭,內閣丶六部的閣老尚書侍郎,換得跟走馬燈似的。 下面的官吏站在一邊看熱鬧,懈怠擺爛,大家都習慣了。 現在皇爺挑起大明這副萬鈞重擔,要為大明億萬百姓遮風擋雨,必定要收回權柄。 六部的權柄,是皇上賜予的。 現在他們吃人飯不辦人事,皇上收回去,轉給制置司,天經地義的事?!?/br> 朱由校笑了,「天經地義? 大伴,你說什麼是天經地義? 那些縉紳士林們,認為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是天經地義的。 所以他們兼并田地,商貿走私,逃避稅賦責任,也認為是天經地義的?!?/br> 曹化淳抬起頭看了朱由校一眼,又低下頭繼續說:「所以皇爺乾綱獨斷,再造朝綱,也是天經地義的。」 眾人無不愕然,頭垂得更低。 只有朱由校昂著頭,饒有興趣看著低頭垂手的曹化淳,看了大約二三十息,又開口道。 「當皇差,吃皇糧,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大伴?!?/br> 「奴婢在。」 「叫司禮監傳出話,說三天后朕就給京師的文武百官,發放拖欠的四個月俸祿?!?/br> 眾人面面相覷。 皇上這葫蘆里賣得什麼藥? 難道魏忠賢在兩淮又巡到一大筆銀子,馬上要押解入京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啟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天啟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