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袁崇煥還想斬毛文龍,天啟大明,破賊校尉,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71章袁崇煥還想斬毛文龍
袁崇煥真的很嫉妒馬世龍。
他對《制置司平遼局組織和工作條例》的研究,比馬世龍更透。
制置副使跟制置金事,只差兩個字,地位和權柄卻相差甚遠。
很多核心大事,比如緊急軍務,孫承宗跟制置使同知以及兩個副使,稍加商議就可以直接拍板決定。
自己這個制置金事,只有遵令執行的份,
還有,專司軍事指揮的平遼前敵都指揮使司,馬世龍是都指揮使同知,是都指揮使孫督師的副手,而自己是都指揮副使,低一階。
孫督師要是有事不在任,按照組織條例,馬世龍接管都司指揮權,自己又只有聽命的份。
武將居然凌駕于文官之上!
這怎麼能忍呢!
可孫督師說,這是皇上親自定下的,那袁崇煥就必須忍。
作為一位功名心很重的人,袁崇煥知道此時如果跳出來反對,就是跟皇上唱反調。
他雖然還沒有面圣,但是對于這位皇帝的心計和手段,已經認識得很深刻。
怕啊!
袁崇煥也知道,皇上這樣安排,一是平衡文武。
現在平遼東征,需要武將豁出性命血戰,必須提高他們的地位。此前文尊武卑,血的教訓夠多了。
其次是增強孫督師的權威。
馬世龍是孫督師一手保薦出來的,對孫督師唯命是從。馬世龍被擺到了第三號位置上,孫督師在平遼諸軍的威信就更高了。
袁崇煥默默地咽下了又酸又澀的嫉恨,深深藏在心里。
孫承宗繼續說:「皇上是一步一拱卒,終于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而今東徵用兵丶糧諸權集中于平遼局,再無鉗制。
為此,皇上替我等擔了許多干系,擋了無數的風雨。我等要感念君恩,彈精竭力,做好平遼事宜。
好了,今天算是平遼局的一個擴大會議:
孫承宗在京師跟朱由校學會了許多新名詞,活學活用。
「你們都說說手頭上的事情,各抒己見,好好議一議。」
馬世龍覺得劉伯提供的耀州情報,并不著急,決定等到后面再說。
熊廷弼開口了,他管著后勤兼軍法。
「為了提高效率,平遼都司的軍械由灤州煤鐵局就近打造,運輸便利。糧餉則海運至秦皇島,
再分發至山海關等軍,或轉運至覺華島。
本官出京時,皇上再三叮矚,平遼都司糧餉必須一粒一文不少地發放到每位官兵手里。
這可是大難題,如何做好?
本官想了又想,冥思苦想如何撇開那些蝗蟲螞一般的貪官污吏。
想的方法之一,就是招標。
本官在天津丶登萊招募民間海船,談好價錢,每一石從天津運到秦皇島,多少運費。
但是最初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出海有風險,船覆貨損,怎麼辦?
都是軍械軍糧,損失了是要吃軍法的。
民間海船怕背上官司,不肯接。最后還是制置司經濟廳和財政廳,拉御用監入股,成立了海運保險社::」
熊廷弼胃嘆一聲,目光在追憶著什麼,停了十幾息,繼續說。
「有海運保險社擔保,民間海船盤算過,就算多付一筆保險費,還是能賺到不少錢,還免了后顧之憂,于是紛紛報名參標。
到目前為止,共有五十一大小艘海船參與從天津運輸平遼都司的糧餉,確保了糧食丶軍械的轉運。
都司糧臺核算過,轉運費用比戶部往年的轉運費用低五分之四:」
大家都沒有出聲。
眾人都知道戶部各有司轉運糧是出了名的黑,轉運費用更是黑幕重重,一捏水分比東海的水還要多。
只是沒有想到,里面的黑有點超出大家預料。
「在下剛接到制置司財政廳和經濟廳行文,說御用監把諸家皇店和官店,交予制置司經濟廳經營。
經濟廳成立了民生商事局,分百貨店丶供銷社和副食店。
前些日子,皇上用民生商事局的通用商票,補發了京官們四個月的俸祿折色,想必大家聽京中好友們提起過。
現在民生供銷社派人到山海關丶廣寧和寧遠,把那里的四家皇店和官店,改為供銷社。此后直接從江南采辦糧食棉布等貨物,轉運至秦皇島,再分至各供銷社。
官兵們可憑國計銀行的銀幣,優惠購買各類貨品。
預計民生供銷社,此后要承擔平遼都司一部分糧轉運
在下也深受啟發,決定以平遼都司糧臺名義,開辦官兵服務商社,
在下已經派得力干吏,遠赴江南,在那里采辦貨品,招募海船,等到春夏東南風起,揚帆北上,直接把糧食棉布等物資運到秦皇島,不必再過漕運這一關,不僅物價低廉,轉運費用也能大幅降低。
在下叫人驗算過,至少能省一半的費用」
孫承宗喜形于色,「好!此前國朝的糧餉不是不足,而是一大半被浪費丶被貪墨。
飛百接手平遼都司糧餉軍,另辟蹊徑,惹不起,我躲得起,戶部陋規的那一套,我們不用!
糧餉不從你們手上過,你們怎麼雁過拔毛,怎麼漂沒耗羨?」
熊廷弼榮辱不驚,「這是臣得了皇上點撥,豁然開竅。」
確實是。
皇上設制置司,獨攬大權,撇開兵部戶部,現在都開了三家分店,西南局丶西北局丶平遼局。
皇上這是有錢就任性啊!
等熊廷弼說完,袁崇煥左右看了看,接著開口。
「覺華島數萬百姓,悉數被接到天津和登萊,被安置在直隸南部和山東等地的農場里。
現在覺華島,只是一個水師水寨,和中轉倉庫,完全軍用,無一個百姓。
皮島呢?
東江鎮的毛文龍為何還不執行都司的軍令?」
袁崇煥一開口就對準了東江鎮皮島。
「天啟四年,寧遠鎮兵餉丶買馬丶草料豆料丶船租丶轉運等各項開支合計一百七十一萬八千二百一十七兩銀子。
山海鎮兵餉買馬草料船租等開支,合計九十萬九千九百二十兩銀子。
東江鎮,除了支漕米八萬石,還支出兵餉船租腳費等三十五萬二百兩銀子。
一個小小的東江鎮,開支居然比山海鎮的三分之一還要多,合理嗎?」
袁崇煥其實跟熊廷弼一樣,并不會打仗。
他們從來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也沒有實戰經驗。
什麼力大無窮丶雙臂如猿丶弓馬嫻熟,都是世人和后人在章回小說里的藝術描寫。他們不是盧象升丶王家楨那樣的異類進士,他們是很主流的進士。
他們帶兵打仗的關竅在于管理后勤丶籠絡將領丶安撫軍心和激勵士氣。
袁崇煥在寧遠做的事也莫過如此。
籠絡會打仗的將領,安撫各部軍心,拼命地向朝廷要糧要要援兵,再摳著手指頭精打細算,
把省下來的錢鑄炮買炮,玩命地修城墻工事。
相比熊廷弼,袁崇煥功名心更強烈,也更會揣摩上意。
孫承宗從京師述職回來后,把寧遠丶廣寧丶覺華島等地的二十多萬百姓,全部遷入內地,大搞堅壁清野,袁崇煥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
接著沈有容率領的秦皇島新式海軍,覺華島的巡海水師,還有袁可立在山東指揮的登萊水師,
頻頻出擊,小規模襲擾遼東海岸線,不求與東虜作戰,只是「救回」上萬遼民。
能搬動的糧食丶牛馬丶農具全部運走,所有搬不走的耕地丶房屋丶橋梁丶道路丶城寨等等,全部摧毀。
袁崇煥明白得更深。
今天他抓住機會,對東江鎮開炮。
「東江鎮號稱有十萬軍民,絕大多數擠在皮島上,少數分散在云從島丶廣鹿島丶石城島丶獐子島和鹿島等小島上。
這些島嶼有多大,地形如何,都司測繪局有輿圖和描述,大家都可以看到。
多山多石,少水少田,根本種不出多少糧食。說是屯田以養兵馬,可每年還不是要截運七八萬石漕米過去?」
孫承宗眼睛微微一瞇,看著袁崇煥問:「元素,你有何建議?」
袁崇煥斬釘截鐵地說:「把東江鎮諸島的百姓全部接至山東和直隸南,妥善安置。
清點兵馬,汰弱留強,節省糧餉。
把東江鎮打造成水寨為主,兼有馬步軍的前沿據點,響應平遼側翼,順便監視朝鮮。」
「監視朝鮮?」
「而今朝鮮國主李棕,天啟三年謀逆起事,廢伯父,自立為主。如此篡位逆臣,屢屢遣使求國朝冊封而不得,心生怨恨。
又看到東虜屢敗我朝官兵,有了蛇鼠兩端之意。
皇上的平遼大計中,朝鮮是牽制和側擊東虜的臂助,不容有失。
東江鎮的皮島就在朝鮮側近,朝鮮君臣但有異動,定能及時察覺,做出反應。」
孫承宗贊許地點點頭。
袁崇煥雖然不擅實戰打仗,但一定的戰略目光還是有的,否則的話不會在廣寧大敗后,向孫承宗建議加固寧遠城,與山海關一內一外,成特角之勢。
「元素,你繼續!」
「督師,趁著北風起,風雪又還未至,盡快把皮島百姓轉運出來。急令召毛文龍來山海關,要他遵循軍令。
若如不從,督師當行軍令,斬了他!」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