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甘心的人,天啟大明,破賊校尉,小說中文網(wǎng)),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16章不甘心的人 京師紫禁城乾清殿后殿里,正在舉行一場家宴。 朱由校和張嫣一身常服坐在上首位置,合坐在一張長桌后面。 桌面上擺著珍佳肴,玻璃杯里盛著葡萄美酒。 左邊下首第一個座位坐著鄭貴妃,她是太皇太妃。 五十多歲,臉色依然紅潤,精心的妝容遮住了老人斑和皺紋,插滿珠寶首飾的云鬢里依稀看到白發(fā)點點。 她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葡萄酒,嘴角掛著笑,掃了一眼眾人,目光在對面的康太妃李氏臉上停駐了一會。 李氏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選侍, 光宗在位那一個來月,她幻想著能成為皇后,于是慫漁著光宗「走流程」,一步步向皇后寶座進軍。 不想才剛剛走到「冊封康妃」時,皇帝沒了。 一番移宮鬧劇后,天啟帝登基,也徹底葬送李氏成為皇后和皇太后的美夢,只得地以康太妃名號移居慈慶宮。 此時的她,一雙鳳目死死地盯著上首座位上的張嫣, 張嫣白玉一般的臉頰上紅潤如春天盛開的桃花瓣,嬌艷惹人愛。 李氏的心嫉恨無比。 正旦朝會后,朱由校終于留宿在坤寧宮。自此,他白天去西苑料理軍國事,晚上回紫禁城住宿。 現(xiàn)在張嫣這滿臉春意的樣子,一看就是被春霖滋潤的。 天啟皇帝,守了半年的「齋戒」,又開始近女色。 哼,男人,都是一路貨色,離不開女人。 看到張嫣美目巧兮,時不時盯著朱由校看,一門心思全在自己夫君身上,像極了新婚幸福的小娘子。 小別勝新婚,這些日子這個小浪蹄子不知承受了多少春霖恩露。 客氏被皇帝雷霆手段突然處死,張嫣在后宮再無敵手。 鄭貴妃輩分再高,也只是太皇太妃,供著就好,想對后宮指手畫腳,不合祖制。 自己更只不過一位康太妃,名號低卑,上面有太皇太妃壓著,下面有正牌子皇后坐鎮(zhèn),想插手后宮事根本無處下手。 想撒潑? 又不敢。 皇帝突然叫魏忠賢賜客氏自盡,把李氏嚇壞了。 皇帝的生母孝和皇后王氏,遭過李氏凌辱,最后病死,間接死在李氏手上。 還有移宮案,李氏扣住還未即位的朱由校不放,以此要挾皇帝要是老帳新帳一起算,李氏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數(shù)月過去,李氏安然無恙,一顆小心思又蠢蠢欲動。 康太妃李氏的神態(tài),也被其他幾位嬪妃看在眼里。 良妃王氏,是與張嫣一并冊封的,她當時是選美第三名。 現(xiàn)在無子無女,也無欲無求, 不過皇上「回心轉(zhuǎn)意」后,她的心又活了,有了期盼,只想得皇上恩寵,生下一兒半女,自己這一生也就有了依靠。 皇貴妃范氏,生下皇長女永寧公主和二皇子悼懷太子,因此進皇貴妃,但皇長女和二皇子很快早天,在客氏的挑撥下,逐漸失寵。 客氏暴斃,她是最高興的一位。 成妃李氏,生下皇二女懷寧公主,早天。她與范氏的關(guān)系最好。 容妃任氏,得意洋洋,身邊有四位奶娘和尚宮,照顧著一位強裸中的嬰兒,他是朱由校皇三子,唯一在世的皇子。 朝中有大臣上疏,請冊封為皇貴妃。 朱由校暫時沒有恩準,但是鑒于后宮皇子皇女持續(xù)早天,他先著手對紫禁城醫(yī)衛(wèi)和育嬰進行大改造。 按照太祖制定的祖制,太醫(yī)不得為后妃們把脈診治,靠問癥取藥。 就是詢問癥狀,再寫方抓藥,這個醫(yī)治效果跟跳大神差不多。 后來的皇帝逐漸改了規(guī)矩。 但是又存在另外一個問題,太醫(yī)都是世襲制,父子丶師徒相傳,中間斷檔可以傳奉和徵召,但是這些人背景復雜。 比如劉文泰,接連醫(yī)死了憲宗丶孝宗兩位皇帝,還能全身而退。據(jù)說他跟內(nèi)廷和內(nèi)閣的關(guān)系都很好,出事有人保他。 看著十分詭異! 朱由校把身為朱友霄時親身體驗過的醫(yī)院和婦幼保健制度草擬出來,結(jié)合當前條件,一一實行徵召各地名醫(yī)入太醫(yī)院,讓他們分科對外坐診,醫(yī)治達官貴人,定期還要接診百姓。 錦衣衛(wèi)暗地里考核kpi和治愈率,選良醫(yī)入值入內(nèi)御醫(yī)所,輪班入值后宮。后妃得病,一般疾病抬到入內(nèi)御醫(yī)所診治;重病再讓入值御醫(yī)到居住所把脈診治。 成立入內(nèi)育嬰所,制定科學育嬰方法和制度: 現(xiàn)在皇三子活蹦亂跳,十分健康。 任氏如此驕傲自得,因為她還是魏忠賢的「養(yǎng)女」。 純妃段氏,與皇后張嫣同時冊封,目前未生育子女。 朱由校的后宮團就是這些了,跟他的祖父和親爹比,算少的了。 今天是二月初二,出正月的日子,朱由校特意舉辦的一場小規(guī)模家宴,除了自己的后妃,只請了太皇太妃鄭貴妃和康太妃。 其馀老一輩的后妃們只是送了食盒酒菜過去。 康太妃李氏眼晴一警,看到王氏丶范氏丶李氏丶任氏丶段氏如張嫣一樣,時不時看一眼朱由校,雙目含春。 皇上結(jié)束苦行僧一般的「清心寡欲丶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日子,回歸后宮,從正旦開始,在坤寧宮住了六天,又輪流到五位后妃宮中分別住了幾日,雨露均沾。 看到被滋潤得越發(fā)青春靚麗丶花容月貌的六位「兒媳婦」,康太妃李氏心里的嫉恨,就幾十只老鼠在撕咬著她的那顆不安分的心。 于是開口道。 「皇上還是太節(jié)省了。家宴居然置辦得如此簡陋。 皇后啊,皇上節(jié)儉,但你身為后宮之主,要自己做主啊。家宴辦得如此簡陋,傳出去天家的顏面何在? 記得哀家侍候先帝時,每次家宴還都是極盡奢華,盡顯天家風采:」 鄭貴妃在對面心里冷冷一笑呵呵,你的那位皇帝在位才一個月,日日夜夜忙著睡女人,哪有什麼時間辦家宴。 正兒八經(jīng)丶極盡奢華的皇家家宴,還是我男人在位時舉辦的。 那時哀家就坐在神宗皇帝旁邊,所有人都在向我們奉酒致敬,畢恭畢敬。 那時你,還叫李選侍,躲在角落里,哀家眼皮子稍微一查拉都看不到你。 康太妃還在噗碟不休地說個不停。 「那時先帝還在時,是哀家主持家宴。哀家跟御膳房說了,每一桌必須六個熱菜 「啪!」朱由校把鑲銀象牙筷子往桌面上一放,沉重的筷子發(fā)出清脆的聲音。 康太妃李氏身子輕輕一顫,嘴里滔滔不絕的話就像被剪刀咔剪斷了。 整個后殿鴉雀無聲,站在旁邊和后面伺候的內(nèi)侍和宮女們,頭垂得更低。 朱由校看著李氏,聲音平和,卻極有壓迫感。 「康太妃看來甚是想念先帝,大伴。」 曹化淳低頭應(yīng)道:「奴婢在!」 「傳旨給禮部,選地理師在先帝慶陵,給康太妃點一處吉壤。」 「遵旨。」 后殿又陷入寂靜中,氣氛變得十分詭異。 康太妃渾身顫抖,就像篩糠一般。 朱由校淡淡的一句話,讓她猛然意識到,坐在她上首座位上,她曾經(jīng)輕視視,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少年,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言九鼎的大明天子。 他一句話就可以讓自己暴斃在慈慶宮。 此時的他不僅手握無上的權(quán)柄,還殺伐決斷。 李氏突然意識到,是忠孝禮教救了自己,才讓自己活到了現(xiàn)在。 現(xiàn)在千萬不要去挑畔皇上的權(quán)威和耐心。 康太妃李氏低下頭,眼晴里滿是怨毒,但是抬起頭時,卻換成了尷尬和汕笑。 朱由校沒有再看她,和張嫣一起舉起酒杯,對鄭貴妃說。 「太皇太妃,朕和皇后敬你一杯,祝你福如東海丶壽比南山。」 福如東海。 鄭貴妃聽到這個福字,眼角和嘴角微微一跳,但臉上掛著滿滿的笑意, 「皇上和皇后的孝心,哀家心領(lǐng)了。看著皇上和皇后恩愛有加,哀家也甚感欣慰,回宮后定會向佛祖菩薩祈福,愿嫡子早日誕生。」 此話一出,其馀人神情不變,都是喜氣洋洋。 唯獨容妃任氏臉色微微一變,看了一眼旁邊在強裸里的皇三子,目光閃爍。 后殿帷帳外的禮樂局樂手,又開始奏樂。絲弦聲聲,清麗而不喧鬧,就如徐徐清風,撫摸著殿中宴會眾人。 入值內(nèi)書房的劉若愚從側(cè)門輕輕走進來,跟曹化淳點了點頭,走到朱由校身后三步遠,垂手彎腰,輕聲喊:「皇爺。」 朱由校轉(zhuǎn)頭。 「皇爺,平遼都司東江行司急報,說是跟朝鮮有關(guān)系。」 「給朕。」 接過來翻開掃了一眼,朱由校心里有數(shù),遞回給劉若愚。 「等朕與宴后再處置。」 「遵旨。」 半個時辰后,朱由校回到西苑紫光閣里,拿起那份東江行司毛文龍送來的急報,連同后面有軍機處的題注,又看了一遍。 「可撥糧,但需以工代賑,招募平壤府丶黃海道等地饑民至皮島丶遼南金州以及江華島做工。」 「軍機處今日誰入值?」 軍機處是制置司丶制軍院加軍機處參預軍機嫌的官員輪流入值。 三大局丶三都司稟文,以及所屬行司緊急并呈的軍報(即十分火急和重要的軍情,同時呈報都司丶所在局和制置司),由軍機處入值官過目,覺得緊急重要的立即送內(nèi)書房,可加題注。 事關(guān)重大,不敢擅自做主的,也可不加題注,直接呈進去,由朱由校乾綱獨斷。 軍機處接到內(nèi)書房遞出來的御批,立即擬寫制置司廷寄相關(guān)有司的上諭或制文,八百里或六百里加急遞出。 劉若愚答:「回皇上的話,今日軍機處入值的是軍機處參預軍機丶制軍院陸軍部都督蕭如薰, 軍機處參預軍機丶制軍院錄事總局錄事總參軍黃尊素,軍機處參預軍機丶制置司經(jīng)濟廳都事楊嗣昌三位先生。」 「嗯,看來是真長先生題注的。」 朱由校手里抖著這份急報,「天與弗取,反受其咎。萬歷二十八年,朝鮮之役后,大明還是太好面子了。 就按軍機處的題注御批,加一句,同時招募朝鮮青壯,在遼南和東江行司編練。早日成軍。」 「遵旨。」 劉若愚彎腰提起朱筆,在軍報上黃尊素題注后面,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加了一句,以「即刻遵行無誤」結(jié)尾。 吹乾墨跡,呈到朱由校跟前。 朱由校看完后,提起筆,寫下有他獨特筆跡的字,「天啟御筆。」 算是御筆簽字。 劉若愚吹乾墨跡,合上軍報,自去找曹化淳用司禮監(jiān)印,再找當值尚寶太監(jiān)的劉良相,加蓋世宗皇帝制刻的「垂訓之寶」印。 朱由校明詔規(guī)定,制置司頒布和廷寄的上諭和制文,重大軍事加蓋「討罪安民之寶」,重大政事加蓋「敕正萬民之寶」,文武官職任命加蓋「命德之寶」,日常軍國事則加蓋「垂訓之寶」 其馀詔書丶制文丶策命依舊例加蓋印章。 朱由校的二十四寶印章,掌握在尚寶太監(jiān)手里。而這個職位是臨時職位,由曹化淳丶劉良相丶 杜敬三人輪流出任,一人掌十天。 很快,這份有朱由校御筆簽字,加蓋了司禮監(jiān)印章以及「垂訓之寶」印章的御批急報,就是一份符合法度的上諭底稿。 制置司按照御批擬定兩份一模一樣的廷寄或制文,再加蓋「垂訓之寶」印章和「制置軍國大略印」的印章,以及「騎縫印章」,就是符合法度的正式上諭。 底稿和其中一份上諭留檔,另一份上諭廷寄發(fā)出。 鴨綠江上游,東岸的朝鮮山林,大雪紛飛,到處白雪,只有光禿禿的樹木,像灰赫色雜草一樣,散布在雪原之中。 某一處山林里,有數(shù)百個奇怪的雪墩。 突然,遠處響起急促的馬蹄聲,這些雪墩突然一動,大雪紛紛滑落,現(xiàn)出一個個身穿棉制軍大衣,頭戴翻毛氈帽,圍著圍脖,掛著護耳的大明軍人。 一個傳令兵在小腿深的積雪里費力行走,手腳并用,氣喘叮吁地來到一人跟前。 「毛帥,建奴兵來了。」 毛文龍渾身使勁抖了抖,身上的積雪又掉落不少。 「多遠?」 「二十里,是建奴偵騎探子,前出二十里,左右十里。」 「風雪如此大,還用兵這般謹慎。主將是誰?」 「行司偵察旗從南邊傳來消息,建奴主將應(yīng)該是黃臺吉,副將是莽古爾泰丶阿巴泰和濟爾哈朗毛文龍目光如刀,「全是老奴得用的子侄,好,就讓本官會會他們。」 身邊的尚可喜丶耿仲明丶孔有德面面相,臉色一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天啟大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小說中文網(wǎng)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天啟大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