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八章 朕為大明皇帝,當護神州,天啟大明,破賊校尉,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98章朕為大明皇帝,當護神州
朱由校看出眾人的心思,仰頭看了看殿頂,目光深邃,似乎看透了歷史。
朱家子孫可以不再為皇帝,但華夏神州不能再發生歷史上那樣的百年恥辱。
朱氏宗室可以衰敗,但華夏民族不能沉淪。
這是他對自己,對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所做的承諾。
會場寂靜得就像朝陽準備躍出地平線的那一刻,眾臣聚精會神地看向朱由校,等待他的回答。
等了幾十息,朱由校平視眾人,語氣堅定有力地說道。
「太祖皇帝的《討中原》中有云,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朕讀到此文時,明白太祖皇帝為何能建立大明朝,因為那時的他,是這片土地的保護神。
他率眾驅除兇元,廢除暴政,救神州萬民于水火之間。
他拯救和保護著神州土地和萬民,所以成為了大明皇帝。
這是重逾萬鈞的責任,才有這至尊無上的權柄,只有承擔責任,才能收獲權利,這才是真正的天理?!?/br> 朱由校的話在左殿上空回響,震撼著每一個人的耳朵。
「時代在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體會到。
朕看到被土人稱之為茹毛飲血丶披毛戴角的西夷蠻人,揚帆泛海,不遠萬里來到我們大明,就知道時代到了千年大變之際。
以后的變局不是改朝換代那麼簡單,而是一個文明戰勝和奴役另一個文明。
歷史大潮,浩浩蕩蕩,順者昌,逆者亡。
如果大明還繼續沉溺在過往的輝煌和歷史中,糾葛徘徊,時代大潮終將淹沒這片土地,屆時不僅朱氏皇室會遭遇靖康之辱,崖山之恨,我們祖先開創遺留下來的千年文明,也會被沉淪在歷史之中。
百年后,我們的子孫不再用漢字,不再說漢語,慕強鄙弱,背棄祖先文化,傾慕西夷文化,甚至以講漢語為恥,以膚色黃為辱
到那時,不再是改朝換代如此簡單,而是我們的民族能不能續嗣,我們的文明能不能延存
朕身為大明皇帝,愿意在時代的風尖浪口挑起這個重擔,承擔起這份責任。
如果朕能帶著諸位創造新大明,帶著神州萬民在這千年大變局中重鑄輝煌,朕上無愧于太祖皇帝,下不負社稷萬民:」
對于朱由校話里的意思,眾人聽得很清楚。
太祖皇帝保護神州,驅除暴元,因此萬民擁戴才即位大寶。
大明歷代皇帝,此前的皇帝,朱由校不好評價,但是從他開始,必須責任與權柄相結合。
再結合此前對官紳世家們怒斥,只想享受權利,不想承擔責任,朱由校要以身作則。
不能罵別人痛快淋漓,輪到自己就網開一面。
「朕為大明皇帝,當護神州!
:朕也希望大明皇帝作為大明四方六合丶官庶軍民統一團結的象徵,進可統率萬民,退可垂拱而治:」
朱由校說得更明白了,他后續會制定新國制,大明皇帝首先作為國家統一和團結的象徵。
其次在這種國制下,他的子孫后代如果英明,能夠發揮一定作用。如果平庸,就垂拱而治,讓新明會和制置司在治理國事上發揮重要作用。
這是一個設想,也是一個承諾,眾人面面相,心中震撼,但都默默接受和承認。
看到眾人默然無語,都是坦然接受的神情,朱由校不由暗暗長舒了一口氣。
在這次會議上發布如此激進的宣言,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收拾江南士紳集團,只是牛刀小試。
江南士紳集團,尤其是東林黨,這些年牛筆轟轟,好處他要全拿,肩膀卻擔不起半點擔子,得罪太多人了。
朱由校這次出手,對江南士紳雷霆暴擊,最先是天啟五年下半年的兩淮鹽政案,接著是冬天的弒君謀逆和賣國通敵兩案,再接著是天啟六年夏天的南鬧案,和深秋的佃戶奴仆案。
步步為營,最重要一點就是一步步試探其它各方勢力的反應。
慶幸的是,各方勢力還把這一系列大案當成是黨爭的一部分,很高興東林黨和江南士林遭到毀滅性打擊。
有些人甚至還想著,東林黨下來了,他們不就上去了。
朱由校打贏了對東林黨和江南士紳集團這一仗,并沒有欣喜若狂。
他知道,自己雖然啃下了最堅硬的骨頭,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后面的道路會更艱難。
路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石頭,雖然沒有江南士林那麼硬,但都不軟啊,而且數量夠多,分布在各省。
不用力鏟除,這條路根本走不順暢。
更重要的是,此后的改革道路,創造新大明,本質就是需要推翻舊的根基,重新再建立起一整套政治丶經濟丶文化和社會體系:
雖然這些體系也是在華夏文明的基礎上建立,卻是對儒理統治地位的顛覆性推倒重建,這會引起無數儒理門徒們的奮起反擊:
朱由校能預料到未來遇到的巨大阻力,他需要團結更多的力量。
建立更多的工廠和農場,扶植更多的新興工人和農民階級。
培養出更多學習天啟顯學丶靠著顯學步步高升的官員。
而新明會是凝聚這些力量的核心部分。
為了團結這些人,朱由校必須提出一個高遠的政治目標,制定一個宏偉的政治綱領,并許下未來的承諾:
志向高遠者提供理想,現實主義者提供榮祿::
只有這樣,才能讓新明會的一眾精英們,跟著自己沖鋒陷陣,去砸爛腐朽頑固的舊勢力。
孫承宗丶袁可立等「老奸巨猾」之輩對視一眼,心領神會。
他們在心里,對朱由校剛才這番慷慨陳詞,有自己的看法。
皇上今天會議上的這番話,本質上來說,跟太祖皇帝的《討中原》是一樣的。
它對今后的大明做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定義。
今后他會大力興建工廠和農牧場,大力扶植工人和農民,利用科技新生產力,分配大量的財富和利益給他們,進而來制衡主導華夏上千年歷史和政治的士紳集團
皇上說的很明白,大家都是一體的:
至于我們的敵人,是那些占據土地資源丶只知道殘酷盤剝貧苦百姓的家伙。
大家齊心協力,擊垮負隅頑抗的那些家伙!
朱由校接下來的講話,讓眾人心里更加通透。
我們依靠的力量是誰,我們的朋友是誰,我們的敵人是誰,我們如何打敗敵人:
平直淺白的言辭里說得清清楚楚。
眾人無不嘆服,皇上,你這是給我們安排得明明白白。
到了第五天,與會者一致通過了孫承宗的《天啟五年和六年平遼總結和展望報告》丶
蕭如薰的《天啟六年新式陸海軍編練總結報告》丶畢自嚴的《天啟五年和六年財政度支報告》丶堵胤錫的《天啟六年工商建設總結報告》等多個報告。
更是全體熱烈鼓掌,一致通過了根據朱由校講話修改編寫的《天啟六年開創新大明宣言》,以及興明會正式改為新明會的決議。
同時推選了新明會國策審議中央平章局十五位平章。
為孫承宗丶袁可立丶王家楨丶朱燮元丶畢自嚴丶蕭如薰丶馮夢龍丶黃尊素丶盧象升丶
孫傳庭丶劉國華丶堵胤錫丶楊嗣昌丶朱大典丶梁廷棟。
二十三位同平章,為凌蒙初丶孫元化丶熊明遇丶方孔紹丶李邦華丶麻承貴丶王之菜丶
洪承疇丶何騰蛟等人。
三十八位平章和同平章中,朱由校點了五位樞密,全名叫參預軍國樞密事,為孫承宗丶畢自嚴丶黃尊素丶馮夢龍丶楊嗣昌。
宣布廢除制置司軍機處和參預軍機,以樞密代之。
以前經常召開的制置司要務會議,以平章會議取代。
同時宣布了一系列人事調動。
遷孫承宗為制軍院總制軍使,蕭如薰為制軍副使兼陸軍部都督
盧象升為平遼局制置使,兼開平丶關寧都司制置使;孫傳庭為平遼局制置副使,兼樂都司制置使。
袁可立為平遼局制置副使兼山東巡撫,洪承疇為西北局制置副使兼宣大總督兼山西巡撫:
至此明確,新明會是皇上一手扶植的「天啟帝黨」,它以天啟顯學為基礎,有自己的政治綱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過制置司來治理軍國事。
散會后,眾人陸續離開,劉若愚叫住了同平章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之案。
「王總憲,皇上有事召你。」
王之案心中一喜,跟左右同僚拱拱手,歉意地笑了笑,跟著劉若愚沿著林蔭路,轉到紫光閣。
朱由校換了一身朱色圓領翼善冠服。
「王總憲,陜西按察副使丶分巡關內道阮大城報上來的楊之易案,都察院結了嗎?」
「回稟皇上,都察院接到阮大城稟文后,立即與刑部丶禮部組成專案組日夜兼程趕去西安,核查此案。
臣前日收到六百里加急送來的專案組票上的結案陳詞,首犯楊之易等十五人,判棄市;其馀從犯四十七人,判絞刑;再從犯一百一十九人,判杖二十到六十不等,流配千里到三千里不等?!?/br> 科試舞弊案,在大明朝屬于高壓線之一,只要查實,基本上是嚴懲不貸。
楊之易是天下有名的直臣楊漣長子,那又如何?
直臣更好辦,你不得以身作則!
「嗯,都察院的奏章朕看了,已經批紅,依法辦理就是。
楊漣呢?他是你們都察院的人,如何處置?」
「回稟皇上,楊之易為首的舞弊案,就是打著楊漣的旗號,四處招搖,這才使得西安府縣官吏生懼,愿意聽從作弊;童生們相信,愿意獻納銀兩,賄買功名。
楊漣雖沒有被查實與舞弊案有關聯,但教子無方,又有縱子濫用其名望之嫌,都察院合議,行文吏部,罷其按察事丶監察御史一職?!?/br> 王之案又補充了一句,「此案都察院通過本院興辦喉舌報紙《正氣報》,以及《新聞報》和《新明報》,將此案和處理結果,公布于世。」
朱由校滿意地點點頭:「楊漣,自翊天啟海瑞,可嘆,連海瑞的皮毛都不及。」
王之菜低著頭,心里感嘆。
天下聞名的天啟六君子,才一年多,命運各異。
名聲最盛的楊漣,被人利用他長子的品行不端,做了一局,身敗名裂。
袁化中在詔獄被查證,其為內黃知縣時,受同科好友所托,私放兩位罪犯。
當時為了掩人耳目,袁化中借著天旱求雨,私放了一批囚犯,使兩名殺人疑犯丶四名盜賊逃之他地,再次犯案行兇。
判貪贓枉法丶營私舞弊,判杖四十,發配甘肅軍前效用。
魏大中先是在詔獄被查實以行人出使江西時,以彈劾逼迫鄉試會考官罷與楚黨有關聯的學子,后又牽涉天啟四年南闈舞弊案,是一百六十七位次犯之一,被判絞刑。
周朝瑞在詔獄被查出,其涉及長蘆鹽政舞弊案,其堂兄在原籍臨清城,利用運河要津的便利,販賣「私鹽」,被抄家籍沒。
又被房可壯供出,為五位山東和遼東籍秀才參加鄉試時,給擔任主考官的同科打招呼徇私,其中就有賣國通敵首犯的遼東錦州常田聞。
判杖四十,發配寧夏軍前效用。
顧大章查無罪行,官復原職,他憤然辭職回鄉。
后來與凌蒙初有舊,組建民眾印書局時,被延請去做了編修。
六君子四人羽,只有他和左光斗安然無恙,尤其是左光斗,然步步高升,現在已經是延綏巡撫兼延安知府。
王之案出西苑時,想起這六位,不由長嘆一聲,還是皇上手段高明。
此時,韓府上,李瑾也在感嘆,皇上手段高明。
不過他的感嘆,酸味直沖韓的鼻子,跟山西老家帶來的老醋,被人砸了一大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