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五章 關口不準放進一人!,天啟大明,破賊校尉,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05章關口不準放進一人! 郭明振遲疑一下,答道:「皇上,趙鶴亭他資歷極深,萬歷二年就中進土,選為汝寧推官。 從那時起,他就不遺馀力在地方教授徒弟,收攬人才: 甚至顧涇陽丶高景逸都要稱他一聲老師前輩。 又主持銓政數十年,門生故吏遍及朝野上下。 牽一發而動全身。 皇上,現在趙鶴亭體衰年邁,時日不多。爪牙盡除,羽翼全剪,是一頭沒有牙齒和利爪的老虎,不足為患。 大白天挑著燈籠,無非是一位老人無可奈何的泄憤之舉,臣覺得,皇上不妨就由他去他看了看朱由校,看到沒有什麼異常,又壯著膽子繼續說。 「皇上,關鍵是查實他暗地里到底策劃了什麼陰謀詭計。」 朱由校輕輕問了一句:「那你查實了嗎?」 郭明振的頭更低了,恭聲道:「請皇上恕罪,臣無能,到現在還沒有查實?!?/br> 朱由校看了他一眼,沒有出聲問責,只是問:「說說你查到了什麼?」 「回稟皇上。 臣的手下查到趙鶴亭的弟弟趙南斗,帶著趙鶴亭的長子趙清衡,于去年秋九月來到京師,置購了一處大院子做府邸,開始活動。 四處訪友,開文會,刊文集,一切看上去像是在為趙清衡出仕造勢。 不過他們十分謹慎,所用家仆使女,都是在趙府做過多年的家生子。書房丶臥室等親近處伺候的人,都是趙家親屬族人。 臣借著他府上招募奴仆婢女,選派了精干番子喬裝潛入,埋作了暗樁。但是幾月下來,只能在外圍打轉,根本接觸不到機要。」 朱由校沒有出聲,背著手繼續在湖邊慢慢走。 郭明振緊步跟上,繼續往下說。 「臣等用了皇上此前傳授的法子,挖細節,找關聯。 我們把趙南斗丶趙清衡拜訪過的所有地方,接觸過的所有人,還有到趙府來拜訪的所有人,全部一一登記在冊。 臣等還把趙府心腹管事和仆人,出門辦事到過的地方,接觸過的人,也全部一一登記再組織人手,對這些登記的地方和人名調查背景,尋找蛛絲馬跡,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 「找到什麼?」 「回稟皇上,找到些線索,發現些端倪?!?/br> 「說說?!?/br> 郭明振轉頭看了一眼張良。 張艮馬上收住腳步,落后于朱由校和郭明振兩人。 等到張艮相隔十馀步,郭明振上前一步,湊近朱由校的耳邊,嘀咕了幾句。 「膽子真大!」朱由校不驚不怒地說了一句,「摸清楚他們的詳細計劃嗎?」 「回稟皇上,目前臣只探到這些線索。他們商議的詳細計劃,臣暫時無從下手去獲知十朱由校沉默了一會,又問:「你有什麼建議?」 郭明振馬上答:「回稟皇上,臣認為有了線索和端倪,就可直接收網拿人。人拿到了,再慢慢收集證據。 皇上的安危最重要。」 朱由校在湖邊一處石臺站定,背著手看著浩渺的湖面。 「江南此時已經是春風又綠江南岸,可京師還是春寒料峭。 俗話說,春凍骨頭秋凍肉。 黎明前的夜色最黑,春暖之前的寒意最刺骨啊。 趙南星大白天打著燈籠出門,四處訪友無非想告訴世人,而今天啟朝,奸侯當道,暗無天日。 正如你所說,趙南星一個七八十歲老頭,爪牙都被朕拔了,有什麼好怕的? 其實這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 人心就像大海,飄忽不定。 看看風平浪靜,實際上暗潮洶涌。 這一年多我們順風順水,向前走了不少路,但是前路漫漫。我們此前落下的路程太多,需要趕的路還很長。 前路,還有數不盡的風浪和礁石::」 郭明振連忙說:「皇上,臣愿為前驅,為皇上的大業赴湯蹈火?!?/br> 朱由校轉頭看著郭明振,「你是孝元皇后的兄長,是朕的嫡舅舅。朕的外戚,只有你們三家。 這個案子,你帶著王興國,好生查辦。」 王國興是新城伯王升的兒子,也是朱由校的親表弟。 此前年紀尚少,朱由校叫他用心讀書,天啟五年把他送去黃圃軍校讀書,又派去跟著曹文詔在遼東歷練了半年。 天啟五年冬天的遼陽丶瀋陽奔襲戰,他都有參與,親手斬殺了四枚女真首級。 天啟六年在報國講習所進修,然后派到都尉司王世德屬下做事。 今年正月才調回京師。 「繼續盯著趙清衡。他從真定回來了?」 「回稟皇上,正旦時日,他冒雪回了真定,在高邑老宅院盤桓了一段時間,與其父趙鶴亭不知密議了什麼,前兩日又回到京師了?!?/br> 「外圍突破不了,難以接近,還容易打草驚蛇,那就不要接近了。直接從趙南斗和趙清衡身上下手。 趙南星意志堅定,他為了儒教理學,為了心中天理正道,雖九死其尤未悔。 但是他的弟弟趙南斗,長子趙清衡有沒有這個決心和意志? 叫王國興想法子考驗考驗他們?!?/br> 「遵旨!」 朱由校轉過身去,對著落在十幾步外的張艮招了招手。 張良連忙小步快跑幾步,來到朱由校跟前。 「張艮?!?/br> 「臣在?!?/br> 「你也是朕的一把利刃,不過這把利刃是對外。建奴丶蒙古,還有朝鮮和東倭,先把這四個地方的網布好。 軍事丶政治丶經濟丶文化丶社會,網要布密,不僅要能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還要有行動能力。 造謠煽動,制造混亂,策反招降:」 張艮連忙應道:「臣遵旨!」 「范家為首的那幾家晉商,出關前往科爾沁部的那三支車馬駝隊,你們有協助王世德盯著?」 「是的皇上,鎮撫司蒙古局的人在協助都尉司的人盯著?!?/br> 「都尉司主要職責是盯住邊軍,糾察他們有沒有違抗軍令丶違反軍紀通敵賣國的事,是你們的職責。 這次事出有因,所以由他們牽頭,你們協助。后面這方面的職責,還是你們主要負責。 都尉司丶保安司獲得情報,移交給你們,聯合辦案,各司其職。」 「臣遵旨?!?/br> 「那三支商隊,收拾了嗎?」 張良看了一眼郭明振。 他上前半步應道:「回稟皇上,那三支商隊剛過大沙窩,錦衣衛蒙古局主事商北生就連同察哈爾前丶中丶左丶右四都護的兵馬,假扮馬賊,把他們全部劫了。 那里地處漠南和漠北交界處,也是內喀爾喀五部和外喀爾喀三部丶以及察哈爾部牧場交接處,情況十分復雜,在那里作案的馬賊多如牛毛。 我們還特意留了幾個活口,回去給姓范的報信。 他們一路上快馬加鞭,日夜兼程。按照行程,這會應該入關了,在去介休的路上。 「晉商,晉黨。」 朱由校念了一句。 郭明振和張良對視一眼,都聽懂了朱由校的話。 這時,曹化淳匆匆走過來。 「皇上,司禮監收到四封急奏,事關重大,奴婢不敢懈怠,呈稟御覽。」 說著,雙手把四封奏章高高舉起。 朱由校右手一抄,接過四封奏章,看到封面上的標題,臉色不由一變。 四封奏章看完后,朱由校仰著頭,雙手捏著奏章,背在身后,站在湖邊,面對湖面。 腰后的四封奏章,在他的手里一顛一顛。 「有意思。 有人嫌朕的一桌菜不夠豐盛,又硬生生給朕加了四道硬菜! 你們知道這四封奏章是誰上的嗎?」 郭明振和張艮連忙恭聲應道:「臣不知。」 「曹大伴,告訴他倆?!?/br> 「遵旨。郭都使,張指揮使,皇上手里拿著的四封奏章,是唐藩丶福藩丶周藩和路藩,與藩府長史聯名上疏,請寬仁憫恤,崇儒弘文,肅正綱紀,廣施仁政?!?/br> 曹化淳的話讓郭明振和張良大吃一驚。 這四位都是分封在河南的宗室藩王,一起與王府長史聯名上疏,上疏的標題還如此意味深長: 偏偏又發生在數興大案,江南士紳為之一空,皇上又把目光投向晉黨晉商的微妙之際。 大事件?。?/br> 宗室藩王也被那些士林們煽動得下場了? 郭明振和張良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寬仁憫恤,崇儒弘文,肅正綱紀,廣施仁政?!怪煊尚WI笑兩聲,「聽聽上疏的標題,四本題本,幾乎一模一樣,還有用詞文筆,好像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 除了河南的這四位藩王,其它宗室藩王的上疏,想必都在路上。 宗室藩王,終于也坐不住了。 他們想干什麼? 造勢嗎? 天下輿情洶涌,上至宗室藩王,縉紳官宦,下至販夫走卒丶鄉野村夫,都反對朕的新政,逼朕迷途知返,重回正道,成為他們擺布的吉祥物!」 曹化淳率先跪下,郭明振和張艮馬上跟著跪伏在地,齊聲道:「皇上息怒?!?/br> 曹化淳多說了兩句:「皇上圣明,這些臣子的心思,皇上心知肚明,萬不可為了他們急了心氣,有損龍體?!?/br> 朱由校擺了擺手,「朕還不至于被他們幾封不痛不癢的奏章,擠兌得氣急敗壞,心絞腦梗。 都起來,陪著朕繼續走走?!?/br> 「遵旨。」 三人連忙起身,彎腰低頭,恭敬地跟在身后。 朱由校把四封奏章遞還給曹化淳,背著手,沿著湖邊小道繼續走。 「他們還真是神通廣大。 一向只知道享受榮華富貴丶雙耳不聞窗外事的宗室藩王,都被他們說服,甘愿下場,這趟渾水?!?/br> 張艮靈機一動,說了一句:「這正好說明皇上圣明,打痛他們了,這才狗急跳墻,氣急敗壞之下,不顧祖制和國法,連宗室藩王都敢勾連煽動: 可見皇上此前種種舉措,正中他們的要害,讓他們惶惶不可終日?!?/br> 曹化淳和郭明振忍不住轉頭看著他。 小張子,你還是把剛才的話收回來,讓我來說。 朱由校轉過頭來,看著張艮笑著點了點頭。 「有長進?!?/br> 說完后,朱由校轉身回去,看著旁邊的湖面,悠悠地說:「也好,既然上了桌,那就一塊吃?!?/br> 張家口堡,守備楊原德披著衣甲,帶著親兵家丁,急匆匆地趕到關口城樓上。 此時朝陽高懸,天色大亮,天地澄清。 遠處的山嶺層巒疊蟑,草原連綿起伏,一支騎兵排成整齊的隊形,緩緩向關口逼近。 旌旗招展,兵甲鮮明,氣勢如虹,銳氣凌厲。 「看著不像是漠南蒙古人的兵馬?!?/br> 楊原德喃喃地說。 旁邊的中軍應道:「守備,蒙古人沒有這樣的氣勢,也沒有這麼肅正的隊形。 該不會是建奴跑過來偷襲我們?」 「建奴!」楊原德渾身一哆嗦,破口大罵,「你就不能說點好話!」 有位千總說道:「守備,軍報不是有說,建奴被平遼都司的兵馬打殘了嗎?怎麼會跑到我們這里來?!?/br> 楊原德瞪了他一眼,旁邊的中軍替他說:「可笑。朝廷的那些塘報你也敢信?上面有哪一句是真的? 你在邊軍吃了十幾年餉,白吃了? 還不明白嗎?大明九邊的軍報,都是文官老爺們,坐在書房里,冥思苦想編出來的,能當真嗎?」 「那平遼都司封賞了那麼多人?!?/br> 「呵呵,這叫鼓舞士氣,振奮軍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箺钤潞苡薪涷灥卣f,「遼東敗壞成那個樣子,皇上和朝廷再不出出血,好好搞賞一番,山海關都要守不住了。 對了,我們偵騎夜不收有回來嗎?知道外面是哪支人馬? 「回稟守備,沒有回來,好像是被人下網給端了?!?/br> 「遇到硬茬子,真有可能是后金。 滿天下也只有他們這麼能打。沒聽我的老岳父,還有范家掌柜丶帳房們說,女真不滿萬,滿萬就無敵。 你們看看,這可不止上萬人。 瑪德,你可真是個烏鴉嘴?!?/br> 楊原德狠狠踢了那位千總一腳。 「范家商隊走南闖北,他們親眼可見,說的才最可信。他們還在跟遼東做生意,大把賺錢:」 突然間,楊原德看清楚了跑到關口不遠處的幾面旌旗,臉色大變。 他們怎麼跑到這里來了! 壞了! 大事不好! 楊原德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顫聲大喊:「關緊城門,全員戒備,準備御敵! 沒有本將的軍令,不準放進一人!」 「遵命!」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啟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天啟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