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蜉蝣窺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3章 殺一儆百,以防萬一,匯合(6,修仙:從裝備欄開始,蜉蝣窺天,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入殿內。
丁言就見一個滿面紅光的長髯老者正坐在客座上神態悠然的品著靈茶。
而天河宗七位結丹老祖之一的石驚岳則是陪坐在一旁。
二人一邊品著茶,一邊小聲交談著什么。
“多年未見,
夜色如墨,浸染群山。蘇晚行至一處斷崖,腳下是深不見底的幽谷,霧氣翻涌,似有低語從中升騰。她停步,取出那枚從回音島帶回的發光貝殼,指尖輕撫其表面紋路??那一道道螺旋,仿佛刻著千萬人未曾說完的話。
貝殼忽而微顫,一道細弱卻清晰的聲音自其中傳出:“……你聽得到我嗎?”
不是問句,而是試探,帶著三百年的塵埃與干涸的眼淚。
蘇晚閉目,心神沉入那聲音之中。它不屬于言澈,也不屬于沈眠,更非來自她所熟知的任何一人。它是陌生的,卻又熟悉得令人心痛??像極了那些在靜默瘟疫中悄然消逝、連名字都未留下的人。
“我聽得到。”她低聲回應。
話音落下的瞬間,整片山谷驟然安靜。風止,葉停,連蟲鳴都戛然而止。仿佛天地屏息,只為容納這一句簡單的應答。
而后,霧中浮現點點光斑,如同螢火,緩緩聚攏成形。一個又一個虛影自深淵升起,身披殘破長袍,口縫銀線,頸繞鐵環??那是偽言教鼎盛時期對“異端者”的標記。他們曾被剝奪言語,被囚于地牢,被逼寫下懺悔書,最終在無人知曉的角落死去。
如今,他們的魂魄竟循聲而來。
為首的老者拄杖而立,眼中無光,卻朝著蘇晚深深一拜。他的嘴不能動,但意識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腦海:
“我們不是叛徒。
我們只是說了真話。
可這世道,容不下太多真相。”
蘇晚心頭劇震。她曾以為自己是在對抗一種制度,可此刻才明白,她面對的是千百年來層層堆疊的沉默之山。每一塊石頭,都是一個人用生命壘起的控訴。
她跪了下來,雙膝觸地,對著這群早已被遺忘的靈魂,鄭重叩首。
“對不起。”她說,“我來得太遲了。”
三拜之后,山谷再響第一聲??不是風,不是獸,而是一聲哽咽的抽泣。緊接著,第二聲、第三聲……無數靈魂開始顫抖,嘴唇開合,雖無聲,卻在以心吶喊。貝殼光芒大盛,將這些無法發聲的情緒盡數吸納,繼而化作一道螺旋光流,直沖云霄。
天穹裂開一線,月華傾瀉而下,照在九根石柱之上。逆承符印逐一亮起,不再是禁錮之力,反而流轉出柔和金紋,宛如血脈復蘇。整個峽谷開始共鳴,像是沉睡已久的巨獸睜開了眼。
就在此時,語錄簿自行翻開,浮現出一行新字:
“失語淵并非孤島,而是根系。
它扎在每一顆因恐懼而閉上的唇間,
滋養著謊言的枝葉。
若想斬斷偽言之影,須先讓所有‘不敢說’的聲音,重獲重量。”
蘇晚凝視良久,終于明白了言澈未盡之意。
偽言之影之所以不死,是因為人間仍有太多人選擇沉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因為代價太重。一句真話可能換來流放,一段控訴或許招致滅門。于是人們學會了藏匿,學會了微笑點頭,學會了把憤怒咽成血。
而這,正是偽言最肥沃的土壤。
她站起身,望向遠方星野。那里有一座看不見的島嶼,名為“失語淵”,封印著謝懷瑾的真魂,也囚禁著所有被迫吞下的言語。但她知道,若只靠一人之力強行破開封印,只會讓怨念爆發,釀成更大災劫。
真正的解法,不在武力,而在喚醒。
她轉身離開峽谷,不再急于尋找通往失語淵的路徑。相反,她開始行走于凡塵之間,踏遍村落、市井、邊關、驛站。她不再宣講共情律,也不再建立書院,只是隨身攜帶一只竹籃,里面裝滿彩色紙條和炭筆。
每逢集市,她在街角鋪開一張席子,寫下幾個字:
“你想說的話,我可以替你寄出去。”
起初無人理會。人們遠遠觀望,眼神警惕。在這片土地上,“說話”早已成為危險的代名詞。孩子從小被告誡:“莫亂講話。”婦人燒毀丈夫遺信,怕惹禍上身。連廟前求簽的老嫗,都說不出自己真正所求。
直到某個雨夜,一位青年踉蹌走近,渾身濕透,手中攥著一封皺巴巴的信。
“我娘死了。”他聲音沙啞,“臨終前想見我一面,可我當時在北境戍邊,軍令嚴禁私通信件。等我回來時,她已埋進土里三天。我想讓她知道……我不是不想回去。”
蘇晚接過信,輕輕展開。紙上只有潦草幾行字,墨跡被淚水暈開,但仍能辨認:
“阿娘,兒不孝。
兒夢見你喚我乳名,醒來枕上全是淚。
若有來世,愿生在太平年,你說一句,我應百聲。”
蘇晚默默將信折好,放入特制的玉匣中,再覆以憶香木螺的氣息。她吹奏一段短笛曲,音波裹挾著思念飛向夜空,化作流星劃過天際。
青年怔怔望著,忽然跪地痛哭。
第二天,十里八鄉的人都聽說了:有個女子能幫人傳遞“說不出去的話”。有人嗤之以鼻,說她是騙子;也有人悄悄前來,在紙上寫下:“爹,我對不起你”“師兄,我喜歡你十年了”“陛下,您錯殺忠臣”。
蘇晚一一收下,不分貴賤,不論內容。她不做評判,不加修飾,只以心念之力,借語錄簿為媒,將這些話語送往該去的地方??有的托夢,有的附物,有的直接投入傳音塔,借星辰之力廣播四方。
漸漸地,奇跡發生了。
一名老將軍在夢中聽見亡妻低語:“我不怪你戰敗歸來,只恨沒能為你送行。”醒來后焚毀家規,允許子孫自由擇業。
一位郡主收到失蹤多年的婢女留言:“小姐,我不是偷跑,是被人賣去了南荒。”她當即下令徹查奴籍,釋放百余名苦工。
更有甚者,某位權臣深夜驚醒,耳邊響起稚嫩童聲:“爹爹,你說謊時,眼睛會眨三下。”??那是他早夭兒子的最后一句話。他伏案痛哭,次日便上書請辭,歸隱山林。
人心,開始松動。
三個月后,東海再次起霧。漁民驚見海上浮現出兩座島嶼??一座鐘聲悠揚,乃回音島;另一座則黑霧繚繞,形狀扭曲,宛如巨口欲噬蒼生,正是失語淵。
蘇晚乘舟而出。
這一次,沒有漁家老伯相送,也沒有護身符可托。她獨自立于船頭,身后背著竹籃,籃中盛滿未寄出的信。貝殼貼身而藏,憶香木螺懸于胸前,語錄簿靜靜攤開在掌心。
濃霧撲面,寒意刺骨。當船只駛入霧海中心時,一道漆黑漩渦驟然張開,如同深淵巨口,將小舟吞噬。
她墜入黑暗。
不知過了多久,雙腳觸到實地。四周寂靜得可怕,連心跳聲都被吸走。抬頭望去,頭頂并無天空,只有一面巨大的鏡墻,上面映出無數張嘴??有的在尖叫,有的在哭泣,有的已被縫合,鮮血淋漓。
這是失語淵的核心。
突然,鏡面波動,一人緩緩走出。
白衣勝雪,眉目如畫,正是謝懷瑾。
但他的雙眼全黑,無瞳無光,臉上掛著詭異微笑。他開口,聲音卻是千萬人齊誦:
“歡迎回家,語母大人。
你終于來了,帶著新的祭品。”
蘇晚不動,只問:“你是謝懷瑾,還是偽言之影?”
“我們本是一體。”他輕笑,“他曾是我寄居的軀殼,后來……我成了他記憶里的全部。你說,誰才是真的?”
蘇晚沉默片刻,從籃中取出一封信,遞上前:“這是他妹妹寫的。她說,每年清明,她都會在家門口擺一雙布鞋,因為你最愛穿她做的鞋。”
謝懷瑾??或者說偽言之影??猛然僵住。
那封信用的是淺藍信紙,邊角繡著一朵小小的桃。打開后,字跡娟秀:
“哥,今年桃樹開得特別好。
我摘了一筐果子曬成果干,留著等你回來吃。
鄰居都說你不會回來了,可我相信你會。
因為你答應過,要帶我看雪嶺花海。
所以,我每年都準備一雙新鞋。
哥,回家吧。”
信紙飄落在地,偽言之影的手微微發抖。
“假的……這些都是假的!”他怒吼,“人類早已學會欺騙!你們用溫情包裝控制,用愛之名施行壓迫!你以為你在拯救?你不過是在制造新的標準??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是。”蘇晚點頭,“我犯過錯。我也曾以為,只要讓更多人開口,世界就會變好。但我忘了,真正的自由,是讓人能安心地說‘我不想說’。”
她一步步走近,毫無懼色。
“謝懷瑾不是你的容器,他是你的。三百年前,他發現靜默瘟疫的源頭是人心恐懼,于是試圖喚醒眾人。可當他大聲疾呼時,卻被當作瘋子囚禁。那一刻,第一個謊言誕生了??‘他說的不是真話’。然后是第二個:‘他精神失常’。第三個:‘處決以儆效尤’。”
她頓了頓,聲音柔和下來:
“你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這個世界拒絕傾聽一個真心者的聲音。你不是邪惡,你是傷痕的化身。”
偽言之影劇烈震顫,身形開始崩解。
“閉嘴!你懂什么!你們全都一樣!”
“我懂。”蘇晚輕聲道,“因為我也是那個曾經打斷沈眠說話的人。我也曾用正義之名,堵住別人的嘴。所以,我不再自稱語母,也不再立法定規。我只想做一個‘聽者’。”
她伸出手,不是攻擊,也不是驅逐,而是輕輕握住對方冰冷的手。
“謝謝你守護了這些不愿再說出口的痛苦。但現在,請讓我們一起放下。”
剎那間,語錄簿爆發出璀璨金光,貝殼與木螺同時共鳴。鏡墻上所有的嘴,無論開合與否,全都安靜下來。
一道純凈的聲音自深淵底部升起??那是謝懷瑾真正的聲音,溫潤如玉,清澈如泉。
“原來……還有人愿意這樣聽我說話。”
光影交錯,偽言之影緩緩消散,化作點點星光,融入蘇晚手中的信箋。那些曾被壓抑的言語,終于找到了歸途。
失語淵開始塌陷,島嶼沉入海底。但在最后一刻,蘇晚看見謝懷瑾的身影站在岸邊,朝她微笑。他嘴唇微動,卻沒有說話。
但她讀懂了。
“謝謝你,讓我終于可以不說。”
海面恢復平靜,晨曦初露。
蘇晚抱著空籃歸來,腳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輕。她不再背負救世之責,也不再執著于改變他人。她只是回到最初的地方??那口古井旁的桃林。
春盡夏至,落英繽紛。
她坐在井沿,聽著風穿過樹葉的沙響,聽著遠處孩童追逐的笑聲,聽著老農吆喝牛羊的粗嗓,也聽著某一戶人家窗內夫妻爭執后的沉默。
她全都聽見了。
而且,不再急于回應。
多年以后,江湖上流傳著一個傳說:每當月圓之夜,若有人獨自佇立海邊,輕聲說出心底最不敢講的話,便會聽見一聲溫柔的回音??
“我知道了。”
沒有人見過那位女子的模樣,但每個被聽見的人,都說她的眼神像極了春天的風,不催促,不評判,只是靜靜地,陪著你說完那一句,壓在胸口幾十年的話。
而語錄簿,最終沉入古井深處,化作一方青石,上刻兩行小字:
“言語如花,開落有時。
沉默如土,孕育萬物。”
風起時,桃花落在石上,宛如蓋章。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修真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