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愛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門庭若市”,我的時代1979!,老牛愛吃肉,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八章“門庭若市”第12頁 “砰!砰!” 有人用指關節叩門,力道不輕不重,倒像是敲辦公室的門。 許成軍叼著刀片開門,見門口站著倆陌生人。 男人穿件灰中山裝,袖口磨得發亮,鼻梁上架著副黑框眼鏡,鏡片上沾著個蒼蠅屎似的污點,倒給他那雙透著文氣的眼睛添了點煙火氣。 旁邊的女人更扎眼,穿條淺卡其喇叭褲,褲腳掃著地面,燙成波浪的頭發用根銀簪別著,手里還轉著支派克鋼筆,筆帽上的金漆掉得斑駁。 “許成軍同志?” 男人先開了口,聲音綿里帶點韌勁。 “我是《合肥晚報》的陳建國,這是同事翟影?!?/br> 翟影歪頭笑了,眼尾的細紋里盛著光:“早聽說寫《秤星》的是個知青,沒想到長這么周正!” “比我們報社那幾個編輯強多了,他們天天趴在稿子上,背都駝了!” 這女人說話的調調和長相都混不像這個年代的人。 在這個年代是說不出的大膽。 但是 還挺好。 許成軍把刀片從嘴里拿出來,指尖在門框上蹭了蹭,忽然笑出了聲。 “翟同志謬贊了。不過陳編輯,我可是早聞您大名。馬勝利那小子,每次提起您這表哥,都得給我講半天呢!” 他側身讓兩人進屋。 “對了,還得感謝那兩張《小花》的電影票,電影真不錯,說實話,要不是你們倆幫忙,我那篇《秤星》怕是還在草紙堆里睡大覺呢。” 他語氣里帶著點調侃的熱乎:“要說,我還欠著你們表兄弟倆一頓飯,等這陣忙完,高低得請你們去江淮面館,多加辣,管夠!” “當然,肯定也少不了翟編輯的幫忙,到時候同去!” 陳建國剛邁過門檻,眼鏡就順著鼻梁滑到鼻尖,他連忙用手背推了推。 “許同志太客氣了!“ 他從帆布包里往外掏東西,是打包成一疊疊的信。 有一根繩子斷了,信封嘩啦啦灑在桌上。 “馬勝利那小子天天在報社念叨你,我這不也借著送信的光,來看看你這位未來之星!“ “得了吧陳大編輯!“ 翟影搶過話頭,銀簪在卷發里晃出細碎的光。 “明明是你自己想來看熱鬧,非把表弟拉來當幌子?!?/br> 她往床上一坐,喇叭褲褲腳掃過床沿, “不過說真的,許同志,你這屋里比我們編輯部還亂!“她指尖點了點桌角的草紙堆,“許同志,就是在這寫的《稱星》?” 許成軍正往搪瓷缸里倒水,聞言笑了:“翟同志要是瞧見大隊里的光景,就知道我這算整潔了。“ 翟影也跟著笑了;“那有機會一定去許同志插隊的地方看看,不過說來,你這《稱星》寫的真好,讀者來信可是突破了我們所有稿件的歷史之最!” “可把我們陳大編輯累個夠嗆!” 陳建國已經把信件分了類,最上面那封畫著個歪歪扭扭的秤,秤桿上寫著“公道“倆字:“這是紅星小學的娃娃寄的,說他爹看了報,再也不往秤砣里灌鉛了。“ 他突然壓低聲音,從包里抽出個牛皮信封,“還有這個,地委寄的,說要請你去開座談會“ “喲,這是要招安了?“翟影挑眉。 “我賭五毛,他們準會讓你改‘買二兩送半兩‘,改成‘熱愛集體,誠信經營‘?!?/br> “翟編輯!“ 陳建國臉一黑,“人家不能是真心覺得文章寫得好?“ “自家人不說兩家話!”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二十八章“門庭若市”第22頁 許成軍看著這倆編輯斗嘴, 到也跟著直樂。 突然覺得這年代竟也生動了許多。 話沒說完,走廊里突然爆發出一陣喧鬧。 三個穿藍布校服的年輕人擠在門口,為首的姑娘扎著高馬尾,發梢掃著胸前的“安徽大學“校徽。 就這么俏生生地站在302的門口! “許成軍同志!“她臉憋得通紅,聲音發顫,“我們找了您兩回,前天您不在,昨天又聽說您去了青年報“ “陸曉曉,你小聲點!“ 旁邊戴眼鏡的男生拽了拽她的衣角,自己卻忍不住往前湊了湊,“許同志您好,我叫周明遠,這是趙磊,她是陸曉曉,我們是安徽大學中文系一年級的,想請教您怎么寫出‘秤星磨平了又刻‘這種句子“ 許成軍看著他們,突然想起自己二十歲時的模樣。 在暨南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的教室里,陽光透過百葉窗落在《現代文學史》上,他在頁邊空白處寫滿“作家夢“三個字。 “請教談不上,“許成軍給他們搬了板凳,“咱應該都是同齡人,一起交流交流,我也需要你們的意見呀!” “你們覺得‘南瓜瓤粘招牌‘那句,寫得咋樣?“ “太妙了!“林曉梅搶著說,馬尾辮甩得像小鞭子,“既寫出了老周的犟,又透著點過日子的機靈“ “我覺得是隱喻,“周明遠推了推眼鏡,“南瓜瓤粘不牢,就像那時候的政策,看著嚴,其實“ “你們倆又要吵!“趙磊突然開口,聲音悶悶的,“許同志肯定覺得,就是寫得真唄。“ 翟影突然笑出聲,銀簪在陽光下閃了閃:“這仨娃,倒比我們報社那幾個老油條懂文章?!?/br> 她往名為陸曉曉手里塞了顆水果糖,“小姑娘,別聽眼鏡的瞎分析,寫文章跟做棉襖似的,針腳密不密,穿上才知道?!?/br> 陳建國正從包里掏瓜子,聞言瞪了她一眼:“別教壞年輕人?!?/br> 卻還是抓了把瓜子往周明遠手里塞。 接過糖果的陸曉曉臉一紅,訥訥地說了句:“謝謝這位女同志!” 許成軍笑了,指著兩位編輯道:“這二位都是咱們《合肥晚報》的編輯,這位是陳建國陳編輯,這位是翟影翟編輯,他們經手的好文章能從淮河路排到明教寺,聽他們聊聊,比我這半路出家的強多了?!?/br> 這時,一旁的趙磊突然舉手,問了一句讓許成軍很意外的話;“許同志,我想問問你為什么筆名就是真名呢?” 許成軍心里一抽,這是要給我建偶像檔案? 我三月生,雙魚座, 喜歡唱跳、rap和籃球 他面上不改,笑著說:“事無不可對人言,也懶得想叫什么筆名,索性就用了本名。” 心里卻悄悄轉了個念頭:等將來寫些別的,倒能把上輩子的“楚風“撿起來。 也算讓兩個時代的自己打個照面。 一時間,屋里的六個人圍著木桌倒也聊得熱絡。 從《秤星》里的老周聊到小崗村的新麥,從報紙副刊的選稿標準談到課堂上的文學理論。 當聊到許成軍自己怎么評價自己的文章時,他輕描淡寫的回答道:“我的文章很簡單,不過是把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原樣記下來罷了。” “不過很幸運的踩到了政策的東風罷了。” “地里的麥子,趕上好年成,總能多結幾粒飽滿的?!?/br>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的時代197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老牛愛吃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牛愛吃肉并收藏我的時代197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