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古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抗旱,皖東人家,古占,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彩云說王紅兵帶頭大吃大喝、拒交公糧的一番話,深深地觸動了王紅兵,他開始反思,覺得自己任隊長后,大吃大喝確實過于頻繁,開支過大,浪費現象嚴重。
他要變被動為主動,立即糾正上述行為,避免引火燒身。
他找到會計和保管員,對糧食庫存和社員口糧進行全面清算,發現口糧出現嚴重透支,隊里的咸豬肉也快讓他們吃光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春節后不久,王紅兵又私自將食堂就餐人員的口糧標準進一步壓縮,要求會計和保管員不得外傳。
食堂工作人員覺得供給的糧食有所減少,但會計和保管員異口同聲予以否認。
面對糧食短缺的現狀,隊里組織社員到處去挖野菜、捋樹葉,用這些代食品給大家充饑。
由于大煉鋼鐵把西山的樹已砍光,村前村后的樹剛發芽就被村民捋光,所以捋樹葉的要求無法兌現,主要還是挖野菜。
社員們挖回來的野菜有薺菜、馬齒菜、灰灰菜、馬蘭頭、苜蓿等,食堂將這些野菜洗凈剁碎后,放點糧食和糠麩,煮成菜糊糊,分給大家吃。
玉蘭這些天朝慶英那里跑得更勤了,慶英覺得她太饞,有點供不起她了,不得不采取措施,每天只給她幾塊餅干或幾個糖果。但玉蘭還是親切地喊她‘媽’,這讓她感到很高興。
一次,發福發現了這個秘密,便問慶英:“我聽玉蘭喊你‘媽’,這是怎么回事?”
“你什么時候聽見的?”
“別打岔,回答我的話!”
慶英沒辦法,只好如實說了。
“胡鬧,這要是讓彩云知道了,她能饒得了你嗎?”
“我不管,我就是想抱養玉蘭。”
“彩云不同意,怎么抱養?”
“等哪一天玉蘭離不開我的時候,我讓玉蘭跟她媽談,到那時,我看她還同意不同意?”
“你給我打住,否則,我馬上就告訴彩云。”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我現在就去找彩云。”
發福說完就要朝外走,慶英一把拉住他:“你神經病啊,我就是有這個想法,不一定真要這么做,我就是太喜歡這孩子了,只想聽她喊我一聲媽就夠了。”
“她可能不止一次喊你了,你應該知足了吧?以后別這么干了。”
“行了,嫁給你這種男人真沒勁,什么事都辦不成,還不讓別人辦。”
快農忙了,發財和其他民工都從水利工地返回,開始春播春種。
彩云和發財商量為玉軍“打小人”的事,發財說這都是迷信,不同意做,彩云也沒再堅持。
一天中午,發財餓得受不了,早早來食堂排隊打飯,他想糧食不管飽,野菜應該管飽吧,他拿了一個飯盆過來打飯,沒想到一人就兩勺,他很不滿意。
彩云過來跟他解釋,說這些野菜看起來挺多,但剁碎后一煮,就沒多少了。
發財端著菜糊糊來到王紅兵跟前:“你看看食堂中午就給我們這么一點菜糊糊,管什么用?”
王紅兵跟他說“現在是困難時期,請你們先忍一忍。”
這種生活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餓得許多村民面黃肌瘦,走起路來打晃,有時正在地里干活的社員,干著干著突然昏倒,隊里的許多農活無法正常進行。
直到夏糧下來后,食堂的伙食才有了較大改善,社員們的體質逐漸得到恢復,人們的精神面貌也有所好轉。
玉蘭騎在牛背上放牛,見到有濤走過來,遠遠地就喊他:“有濤哥,快過來!”
有濤聽見玉蘭喊他,立即跑步過來:“玉蘭,昨天我在這等你半天也沒見你過來。”
“昨天我去打豬菜回來晚了。”玉蘭從牛背上跳下來,從衣兜里掏出一塊米飯鍋巴遞給有濤:“哥,給你!”
“你哪來的鍋巴?”有濤問玉蘭。
“我小表叔給我的,我沒舍得吃,留給你的。”
“我不要,你留著吃吧。”
“你要是不要,以后我就不理你了。”
“行,我要了,那你告訴我你小表叔是誰?現在吃食堂,他哪來的鍋巴?”
“他是我們生產隊的隊長,叫王紅兵,他可喜歡我了,經常給我好吃的,他每次給我東西都很神秘,不讓我說,也不讓我問。”
“他還給你什么了?”
“還有糖果、餅干、花生米等,不過,你不能告訴我哥,我爸媽不讓我要別人的東西。”
“我也覺得這樣不好。”
“我知道,可我就是喜歡吃這些東西。”
有濤擰著玉蘭的耳朵跟她笑著說:“你就是個小饞貓。”
王紅兵當隊長后,一直覺得自己的威信沒有樹立起來,究其原因,他認為主要有兩個,一是沒有取得能夠令人信服的業績,二是沒有得到上級領導特別是公社領導的器重。
他決定從這兩面下手,盡快樹立威信,鞏固領導地位。
他想到了公社正在大力貫徹落實縣里推行的旱地改種水稻的決定,要求把原來種植玉米、高粱和黃豆等旱作物的旱地,改種水稻。
這項工作推進緩慢,各個生產隊都在觀望,舍不得把這些長勢較好的旱作物毀掉。王紅兵想,這正是他表現自己的好機會。
旱地改種水稻工作開始的第一天上午,彩云他們正在砍割玉米秧,她抬頭看見不遠處有兩人正朝這里走來,王紅兵扛著一把鐵鍬前去迎接,便對身旁的劉大嘴說:“你看,王紅兵把大隊和公社的領導也請來了。”
劉大嘴問:“你怎么知道的?”
“你沒看那兩人,一人手叉腰,一人挎著包,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都說‘公社干部挎背包,大隊干部手叉腰,生產隊長扛把鍬’,今天還真都驗證了。”
王紅兵把大隊楊書記和公社周書記都請來,讓領導們現場觀看他是如何帶領大家,把那些旱地改種水稻的。
他選擇了一塊玉米地作為現場觀摩的試驗田。從砍割玉米秧到耕地、灌水、栽秧一氣呵成。領導們來時看見的玉米地,離開時,就變成了栽滿秧苗的水稻田,受到大隊和公社領導的表揚,稱他帶了一個好頭。
翌日早晨,公社廣播站播出了王家峪生產隊隊長王紅兵,帶領全隊社員大力推進旱地改種水稻的先進事跡,號召各生產隊向他們學習,迅速掀起旱地改種水稻的新高潮。
一些原本處在猶豫、觀望的生產隊立即跟風響應,紛紛將旱地改種水稻。
但天公不作美,從五月至八月,出現了百日干旱,特別是七、八月份,太陽像個潑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懸在天空,向外散發著灼灼火氣。
稻田中的水分逐漸被蒸發干,只在一些低洼處還有一點點熱水,小魚小蝦也被迫聚集到這里受煎熬。
雖然社員們抗旱救災的熱情很高,但由于大部分旱地改種水稻,終因僧多粥少,周邊的池塘干涸,水源枯竭,抗旱救災工作陷入了困境。
急功近利的王紅兵無計可施,他把死馬當做活馬醫,將抗旱任務分解到各家各戶。
這一措施,使全員成為抗旱救災的責任者和決策者。
有的拉著板車到十幾里以外的洪澤水庫去拉水;有的就地打井取地下水;有的采取有保有舍的舉措,重點保障正在抽穗揚花、灌漿的水稻;有的采取日落后用水瓢在旱糧作物根部澆水等節水措施,使得部分水稻恢復到正常狀態。
一些高處無法改種水稻的旱作物也出現良好長勢,抗旱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公社知道后,認為這種做法是典型的“倒退”行為,與縣里推行的河網化水利建設唱對臺戲,是一種破壞、破壞人民公社的行為,要求大隊嚴肅處理。
各家各戶挖的抗旱水井被公社點名批評為“夫妻井”,全部填埋,各路大仙的抗旱高招全被否定,抗旱救災重新回歸大呼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