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恩人,皖東人家,古占,小說中文網(wǎng)),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八章恩人第12頁 玉軍回到唐嶺后,在街上買了他最愛吃的豆腐丸子,還買了一些黃鱔和千張、豆腐等。 到家后,見姐姐和小鳳也在這里,感到很高興,玉蘭對小鳳說:“喊小舅。”小鳳跑過去,拉住玉軍的手:“小舅,把你的帽子給我。” “好,給你戴上!”玉軍把軍帽扣在小鳳頭上。 小紅拉著玉軍的手:“二叔,我也要。” “小鳳,讓你妹妹戴一會。”說著,玉軍就把軍帽給小紅戴上。 小鳳看著頭戴軍帽的小紅,噘著嘴看了看小舅,顯然是生氣了。 有翠又把軍帽給樹杰戴上,樹杰笑著跑出門外,小紅和小鳳都跟著追出去。 這時,玉軍才談及正事,匯報了和部長女兒見面的情況和結(jié)果,彩云、玉蘭和有翠都表示支持玉軍的做法。有翠道:“這樣的女人我們老陳家不稀罕,玉軍現(xiàn)在是個大軍官,縣城里好姑娘有的是,讓你們同學幫幫忙。” 玉蘭道:“陳書記認識的人多,我可以讓他幫個忙。” 玉軍道:“不用,這事我有考慮。” 中午,彩云做了一桌菜,玉蘭把二嬸和玉霞也喊過來,大人和孩子一起上,把桌子圍得滿滿的。 發(fā)福出去做木工活了,玉強打工不在家,否則,一桌可能都坐不下。 樹杰跟二叔擠在一起,摸著他領(lǐng)口上的兩個紅領(lǐng)章:“二叔,你這個為什么是紅色的?” “這紅色象征著是烈士的鮮血染成,要我們牢記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玉蘭問樹杰:“你看過《智取威虎山》嗎?這叫‘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 樹杰又把手伸進玉軍軍裝下面的衣兜里:“你的衣服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兜?” 有翠立即接過話茬:“衣兜多了,就是軍官了,你要是學習成績好,將來讓你二叔把你弄去當兵,也能成為一個軍官。” 玉軍道:“是啊,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聽毛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大家正在聊著,啞巴端了一大碗清燉鯽魚,放到桌子上。里面的魚湯又白又濃,就像牛奶一樣,他笑瞇瞇地跑到玉軍面前,不停地“啊”“吧”“呀”的說著,還不停地比劃著。 玉軍不知道他在說什么,彩云告訴他:“啞巴的意思是說,他結(jié)婚了,生了一個兒子,請你過去看看。” 玉軍終于明白了他的意思,沖他豎起了大拇指,點了點頭,啞巴笑著離開了。 玉軍問母親:“啞巴什么時候結(jié)婚的?” “前年,是個傻媳婦。” “會不會遺傳啊?” “有可能,現(xiàn)在孩子還小,看不出來” “他家那么窮,也只能是這樣,他母親的病現(xiàn)在好些了嗎?” “還是那樣,得了癆病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玉蘭插話道:“啞巴這人心眼不錯,去年有些人家覺得通電了,煤油燈沒用了,就給扔了。啞巴都給撿回來,后來一停電,他就挨家挨戶去送。” 玉軍問:“經(jīng)常停電嗎?” “每個月都得停幾次,有時停幾個小時就來電了,有時要停好幾天,一點準頭都沒有。有時燈泡或明或暗,特別閃眼,有時只見燈絲發(fā)紅,根本不亮,沒有煤油燈還是不行。” “現(xiàn)在農(nóng)村都通電了嗎?” 彩云道:“沒有,周邊幾個公社,就我們公社通了,這里面還有你姐的功勞呢。” 玉軍感到不解:“是嗎?我姐能做什么?” “你姐多次找縣委陳書記,最后,縣里以支援貧困地區(qū)為由,由縣財政全額出資給我們通了電。” 午飯后,彩云問玉軍:“你這幾天有什么安排嗎?” 玉軍道:“周末我準備去看望楊老師,有事嗎?” “你還記得楊塘集的劉阿姨嗎?” “記得,您不老說她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嗎?” “對,這么多年,我一直想去看望他們也沒去成,正好你回來了,也提干了,能不能陪我一道去看望一下?” “當然可以,您常說點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何況她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應當去。” “好,麻個我們一早就動身。” 王家峪到楊塘集約五十多里地,兩地之間不通車,倆人步行了近十來個小時,一邊走一邊打聽,下午三點多才趕到那里。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里和王家峪一樣,變化不大。 由于彩云只知道這個恩人姓劉,但不知道具體名字叫什么,所以到了村里,都搖頭說不知道是誰。 這時,一個中年婦女走過來,領(lǐng)著彩云和玉軍,來到一戶人家,見面后,彩云一眼就認出了她:“劉姐,看看我是誰?” “你是?”顯然,劉姐沒認出她來。 “你再好好看看!” “你是迪安的張妹子吧?” “劉姐,是我!”彩云和劉姐倆人緊緊抱在一起。 “這是狗蛋吧?”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第一百八十八章恩人第22頁 “你怎么認出來的?” “他右耳朵下面有個黑痣,我一眼就認出來了。” “阿姨,您記性真好!”玉軍對當年要抱養(yǎng)他的恩人說。 “都這么大了,成了一名解放軍了。” 彩云自豪地說:“已經(jīng)提干了,現(xiàn)在是一名軍官,在部隊醫(yī)院工作。” “好啊,有出息,那兩個孩子都好嗎?” “都很好,大哥也好嗎?” “唉,走了。” “啊?什么時候的事?”彩云感到很驚訝。 “六零年四月初,你們走后一個多月就沒了。” “要不是把糧食給我們,大哥也不會有事的,這讓我們怎么報答你們啊!” “跟這沒關(guān)系,他本來就有病。” 玉軍插話道:“阿姨,我和哥哥、姐姐都是您的孩子,將來我們負責給您養(yǎng)老。” “好孩子,有你這句話,阿姨就知足了,你媽一個婦道人家,帶著你們從那個年頭熬出來,究竟吃了多少苦,恐怕沒人能說得清楚,希望你們好好孝順你們的母親。” “我們會的,請您放心!” 彩云跟劉姐說:“這么多年了早就想過來看你,可就是路太遠了,也不通車,一直沒有過來。當年我也怪我太粗心,只知道你姓劉,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這里詳細的通信地址,所以,寫信也寫不了。” “我叫劉艷萍,當你帶你看病時,問過你的名字,我也沒記住,只知道你姓張。” “我叫張彩云,以后我們多來往。” “好的。” “你現(xiàn)在的生活還好嗎?” “現(xiàn)在包干到戶了,隊里分給我兩畝地,吃的、穿的、用的都沒問題,你看這都四月份了,家里還有這么多糧食。” 彩云深有感觸地說:“是啊,原來我們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都靠挖野菜過日子,現(xiàn)在當年的糧食都吃不完,全靠黨的政策好。” 劉艷萍問玉軍:“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四周歲。” “結(jié)婚了嗎?” “還沒有,等結(jié)婚時,我請您去喝喜酒。” “好,我一定去!” 彩云和玉軍在這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吃了早飯就離開這里,走之前,彩云給劉姐留了三十塊錢,倆人就像打架似的,最后劉姐只好收下了。 彩云和玉軍剛到家門口,玉強迎上來:“媽,玉軍,回來了?” “大哥,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昨天晚上,劉阿姨他們都還好嗎?” 彩云嘆了一口氣:“唉,你劉阿姨的愛人走了。” 玉強驚訝地道:“什么時候的事?” “就在我們走后的一個多月。” “這個情讓我們怎么還啊?” 玉軍道:“是啊,我已經(jīng)和劉阿姨說了,將來我們負責給她養(yǎng)老送終。” 玉強點了點頭:“應該!玉軍,你現(xiàn)在成了一名軍官了,真替你高興!” “聽說你在那邊干得不錯,將來說不定能當上大老板。” 彩云問:“你這個時候回來,有什么事嗎?” 玉強道:“劉叔的親家?guī)臀覀兘恿撕枚嗌w房子和修路的工程,根本忙不過來,我和劉叔商量了一下,回來找一些人,組成一個工程隊,由我負責,承包這些工程。” 彩云感到很高興:“好事,真要當老板了。” 玉強不分白天和晚上,到處聯(lián)絡,很快就找到了二十多人,都是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其中一大半都是他的同學。 快要動身的那天晚上,玉強小學時的一個女同學高蘭萍又來找他:“老同學,你就算做個善事,帶我去吧?” 玉強道:“我不是跟你說了嗎?都是一幫大老爺們,你一個女的去了不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也可以活躍一下氣氛。”她又跟有翠說,“嫂子,你說是不是?” 有翠道:“你們這么多人干活,要不要自己做飯?” “揚州那邊還有十幾個人,湊在一起四十多人,肯定要有一個食堂。” “那小高過去可以幫你們買菜做飯,也好讓大家吃到可口的飯菜,是不是?” “對,還是嫂子想得周全,再說,我什么重活累活都能干,不會拖累你們的。” 玉強問:“你愛人的病好些了嗎?” “沒有,他這種病不好治愈,需要常年吃藥,為他治病,家里能賣的東西都賣完了,我出去掙點錢,就是為了給他治病。” 玉強聽了很感動:“好樣的,就憑這個,我決定帶你走。” “謝謝老同學!” 玉強走后,玉軍也離開這里返回了部隊。 為了讓玉軍和玉強在外面安心工作,彩云沒把家中一些不順心的事告訴他們,還特地囑咐有翠也別說。 玉軍和玉強走后沒兩天,婆媳倆的關(guān)系又恢復了常態(tài)。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皖東人家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小說中文網(wǎng)只為原作者古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占并收藏皖東人家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