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下的那片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祖妖林之契,修仙煉妖記,番茄下的那片葉,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云渺仙宮的晨鐘穿透九重天的薄霧,將鎏金般的光屑灑在白玉鋪就的太極廣場上。林清瑤指尖凝著一縷剛煉化的月華,看著弟弟林星樞在廣場中央與那柄名為“青冥”的仙劍對練——劍風卷起的氣流吹動他墨色的發(fā)帶,劍身上流轉的靈光卻總在觸及廣場邊緣的結界時微微滯澀。
“星樞的劍意又精進了,可惜這仙宮的靈氣雖純,卻少了幾分野趣。”一道清脆的聲音自石階上傳來,綠瑤踏著搖曳的裙擺走來,身后跟著的蘇清月正低頭翻看一本泛黃的古籍,素白的手指在書頁上輕輕點劃。
林清瑤轉過身,目光落在綠瑤鬢邊那朵隨呼吸輕輕顫動的綠蘿花上——這是妖族的本命靈植,綠瑤作為青丘狐族的小公主,自三年前與人族、仙門在云渺仙宮締結“三界和盟”后,便一直留在這里修行。“你倒是眼尖,”林清瑤笑了笑,抬手拂去衣袖上的晨露,“昨日我去見掌門,他說近來人間界的山精作亂,仙界的散仙又在邊境與妖族的巡山衛(wèi)起了摩擦,這和盟怕是要生變數。”
蘇清月聞言抬起頭,她的眼眸像浸在寒潭里的碎冰,卻透著溫和的光:“我在古籍《妖荒錄》里查到,上古時期人、仙、妖三族曾共尊一位‘天命守護者’,那守護者與祖妖林的‘天命神獸’結下‘人獸合一’之契,三族才得以和平共處千年。后來神獸沉睡,契約之力消散,三族才漸漸疏遠。”
“祖妖林?”林星樞收劍回鞘,快步走了過來,青冥劍在他腰間發(fā)出低低的嗡鳴,“那地方不是傳說中妖族的禁地嗎?據說里面的妖獸都有千年道行,還有上古禁制,進去的人從來沒有出來過。”
“正是因為危險,才更要去。”一個沉穩(wěn)的聲音從眾人身后響起,林辰緩步走來,他身上的玄色道袍繡著暗金色的云紋,自三年前在和盟大典上以人族修士的身份力挫挑釁的魔族長老后,他便成了三族中的領軍人物。“三族和睦不能只靠盟約,需要一股能讓三族都信服的力量。若是我們能找到天命神獸,締結人獸合一之契,便能成為新的守護者,穩(wěn)固這三界的秩序。”
綠瑤眼睛一亮,鬢邊的綠蘿花瞬間綻放出細碎的白色小花:“我支持!祖妖林是我們妖族的發(fā)源地,我對里面的地形多少有些了解,而且我的本命靈植能感知危險,或許能幫上忙。”
林清瑤沉吟片刻,指尖的月華漸漸融入掌心:“我是仙門弟子,擅長陣法和治療,若是遇到上古禁制,我或許能破解。星樞的劍術凌厲,可負責開路;清月精通古籍,能解讀祖妖林里的上古文字;林辰修為深厚,可護大家周全。我們六人,正好涵蓋人、仙、妖三族,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林星樞握緊了腰間的青冥劍,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好!那我們即刻準備,三日后出發(fā)前往祖妖林!”
蘇清月合上古籍,點了點頭:“我再去查閱一些關于祖妖林的記載,看看能不能找到天命神獸的線索。綠瑤,你也去聯系一下妖族的長輩,問問他們有沒有關于祖妖林的禁忌或傳說。”
眾人各自散去,林清瑤站在太極廣場上,望著遠處漂浮的云海。她知道,這次前往祖妖林的旅途必定充滿危險,但為了三族的和睦,她別無選擇。指尖再次凝起月華,她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次,他們能順利找到天命神獸,締結那傳說中的人獸合一之契。
三日后,云渺仙宮的山門外,六人集結完畢。林辰背著一個碩大的行囊,里面裝著足夠的丹藥和法器;林清瑤手持一把繪著星辰圖案的羽扇,那是她的本命法器“星羅扇”;林星樞腰間別著青冥劍,背上還背著一張弓箭;蘇清月懷里抱著那本《妖荒錄》,身邊跟著一只通體雪白的靈狐,那是她的契約獸“雪靈”;綠瑤則換上了一身便于行動的綠色勁裝,鬢邊的綠蘿花縮成了一個小小的花苞,貼在耳后。
“都準備好了嗎?”林辰問道,目光掃過眾人。
眾人齊聲應道:“準備好了!”
林辰點了點頭,率先踏上了前往祖妖林的路。林清瑤、林星樞、蘇清月、綠瑤緊隨其后,六人身影漸漸消失在云海之中。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們離開云渺仙宮的那一刻,祖妖林深處,一雙金色的眼眸緩緩睜開,發(fā)出了低沉的咆哮。
前往祖妖林的路途比眾人想象中要遙遠得多。他們先是御劍飛行了三日,越過了連綿的山脈和浩瀚的海洋,然后又徒步走了兩日,才抵達祖妖林的外圍。
站在祖妖林的入口處,眾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祖妖林的樹木高聳入云,樹干粗壯得需要十幾人才能合抱,樹枝上纏繞著密密麻麻的藤蔓,藤蔓上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散發(fā)著奇異的香氣。林子里霧氣彌漫,能見度不足十米,偶爾能聽到幾聲妖獸的嘶吼,讓人不寒而栗。
“好濃的妖氣。”林星樞皺了皺眉,握緊了腰間的青冥劍,“這霧氣里好像含有某種毒素,大家小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修仙煉妖記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修仙煉妖記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修仙煉妖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番茄下的那片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下的那片葉并收藏修仙煉妖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