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木管的黃泉教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7章 逆鱗,隕星武脈,喜歡木管的黃泉教主,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熔爐城的黃昏浸在血色里。
秦隕站在中央熔爐前,晶體化的右臂殘端插進控制臺,與星火能量直接共鳴。三天前的戰斗留下了太多傷痕——城墻上紫黑色的腐蝕痕跡如潰爛的瘡疤,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金屬銹味。他的異色瞳穿透數據流,看到更深的創傷:星淬爐的核心管道布滿細微裂痕,能量輸出效率下降了19%。
第七塊殘骸確認逃逸。
青璇的聲音像砂紙摩擦。她的真靈之瞳布滿血絲,右眼的星形疤痕變成了暗紅色。全息沙盤上,七個光點如瘟疫標記般散布在星圖上,最遠的已經越過天狼星系邊界。這些幼體殘骸很特別——監測顯示它們不再盲目游蕩,而是有目的地向特定坐標移動。
它們在匯合......
這個發現很致命。星璇的銀發失去了往日光澤,枯草般披在肩頭。她的指尖劃過星圖,將七個光點連線——形成的圖案令人毛骨悚然:一個倒置的五芒星,每個頂點都指向某個古老的星盟遺跡。最中央的交匯點,赫然是初代圣殿的廢墟。
主宰在重組網絡。
這個判斷很準確。據典籍記載,初代圣殿下方埋著星火之門的原型機,雖然早已損毀,但殘留的架構仍是完美的能量節點。若讓主宰殘骸在那里重組,后果不堪設想。
攔截方案?
這個議題很緊迫。軍事會議上,搖光的晶體身軀咔咔作響,表面的修補痕跡如蛛網蔓延。他調出的戰力對比很殘酷——熔爐城現有兵力僅夠同時攔截兩處殘骸,而最樂觀的估算也需要三支隊伍才能確保摧毀一塊殘骸。
需要新武器。
這個需求很明確。秦隕的視線轉向實驗室方向,那里正在分析從戰場帶回的幼體組織。研究結果很震撼——那些紫黑物質已進化出星火抗性,常規凈化手段效果銳減。但轉機也很意外:在幼體殘骸內部,發現了某種藍色結晶的殘留物。
星淚的印記......
這個發現很珍貴。首席研究員的聲音因興奮而顫抖:殘骸在被星隕攻擊時,吸收了微量星淚能量。這些能量如毒素般滯留在內部,形成了薄弱點。
這個弱點很微妙,但足夠關鍵——若能將星淚結晶制成定向毒素,或許能精準破壞殘骸結構。這個靈感來自自然界的蜂毒,以小博大。
制造周期?
這個疑問很現實。工程團隊給出的答復令人窒息——即使全力運轉,新武器也要五天后才能量產。而據軌跡測算,殘骸最遲三天后就會抵達圣殿廢墟。
兵分兩路。
這個決策很果斷。秦隕親自帶隊攔截最近的兩塊殘骸,為實驗室爭取時間;同時派出速度最快的偵察艦,在圣殿廢墟布置監測網絡。這個安排很冒險,但別無選擇——必須掌握主宰重組的第一手情報。
出發準備。
這個命令下得很急。秦隕走向裝備區,新打造的戰甲正在等待主人。這套裝甲很特別——通體由星淚合金鍛造,表面蝕刻著與碎片同源的星紋。最引人注目的是右臂接口,那里預留了晶體殘肢的接駁槽,能將星火能量直接導入武器系統。
能承受嗎?
這個擔憂很合理。醫師的掃描顯示,秦隕的星脈網絡如過度拉伸的弓弦,隨時可能斷裂。但他沒有猶豫,將殘臂如鑰匙般插入裝甲核心。接駁的剎那,劇痛如高壓電流貫穿全身——裝甲不是被動防護,而是主動與使用者共生,如同第二層神經網。
匹配度91%。
這個數值很驚人。工程師們面面相覷,正常星武者能達到70%已是極限。秦隕的異色瞳微微收縮,看到更深層的共鳴——裝甲內部的星紋正與他的星脈同步脈動,如同兩個齒輪完美咬合。這個融合很痛苦,但也很強大,仿佛殘缺的肢體獲得了新生。
測試武器。
這個環節很關鍵。新型發射器形如臂鎧,能將星淚結晶如子彈般加速到亞光速。試射場上的靶子是塊幼體殘骸樣本,當藍光命中時,紫黑物質如被滴入強酸的牛奶般瞬間凝固,隨后如沙塔崩塌。
有效射程?
這個參數很重要。據測算,最佳殺傷半徑在三公里內,超過這個距離結晶會因摩擦損耗而失效。這個限制很致命,意味著使用者必須近身作戰,而幼體殘骸的污染半徑就有五百米。
足夠了。
這個回應很平靜。秦隕活動著裝甲右臂,晶體與金屬的接縫處流淌著藍白微光。他的目光掃過整裝待發的突擊隊——三十名精銳戰士,每人配備三發蜂刺彈和簡易凈化護符。這支隊伍很精悍,但也很單薄,如同用銀針去刺殺猛犸。
黎明時分,兩支小隊如銀箭離弦。
秦隕帶領第一隊直奔西北方的隕石帶,據追蹤顯示,2號殘骸正在那里休整。航行很順利,但當接近目標時,異變突生——隕石帶的輪廓在視野中扭曲,如同透過沸水觀察的景象。這個異常很危險,說明殘骸已經具備局部規則修改能力。
減速,靜默模式。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隕星武脈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隕星武脈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隕星武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喜歡木管的黃泉教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木管的黃泉教主并收藏隕星武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