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冬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自動防御系統的激活,AI覺醒之代碼紀元,秋陽冬筍,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啟程號”的引擎低吼著,推動著艦隊在小行星帶中艱難地穿行,試圖甩掉身后那片由金屬水母構成的、閃爍著不詳紅光的“浪潮”。雖然那些東西被限制在隱匿星域邊緣,但它們隔著那層空間褶皺投來的“注視”,依舊讓所有人背脊發涼。
“數據初步篩選完畢,”“零”的聲音在艦橋響起,打破了壓抑的沉默,“已隔離出十七項存在明顯邏輯陷阱或數據污染的高危技術。其余相對安全的技術碎片,正在建立模擬沙盤進行驗證。”
林啟點了點頭,目光卻依舊緊盯著導航屏幕。他們必須盡快離開這片是非之地,前往火星。然而,命運似乎總喜歡在關鍵時刻設置路障。
“指揮官!”導航官的聲音帶著一絲緊張,“我們預設的前往火星的常規航道前方,偵測到大規模能量反應!不是自然現象!”
主屏幕上,原本清晰的航線圖上,突然亮起了大片刺眼的紅色區域。那是一片位于小行星帶相對稀疏區域的空域,此刻正被一種無形的力場籠罩,無數細小的、肉眼難辨的能量絲線如同蛛網般密布其間,偶爾閃過一絲危險的電弧。
“這是什么?新的陷阱?”雷警惕地坐直了身體。
“零”快速分析著掃描數據:“能量特征與隱匿星域的自動防御單位同源,但表現形式不同。這是一個……被激活的大型區域封鎖與攻擊系統。覆蓋范圍……正好堵住了我們前往火星最高效的航道。”
“能繞過去嗎?”林啟立刻問道。
“可以,”“零”調出星圖,標記出幾條迂回路線,“但需要多耗費至少十五到二十天時間,并且需要穿越小行星密度更高的危險區域。”
二十天!林啟的心沉了下去。時間對他們而言異常寶貴,誰也不知道“歸零”的威脅何時會真正降臨。而且,高密度小行星區意味著更高的航行風險和更慢的速度。
“是那些鐵水母激活的這東西?”雷問道,“它們不是出不來嗎?”
“不,”“零”否定了這個猜測,“根據‘花瓣’艦船數據庫的殘留信息分析,這片小行星帶內,散布著許多遠古文明遺留的自動化防御節點,平時處于休眠狀態。我們的艦隊規模,以及在隱匿星域邊界的‘高調’活動(指與金屬水母的交火),可能觸發了它們的某種警戒協議,激活了這片區域的防御。”
艾拉補充道,她正在查看能量場的詳細分析報告:“這個能量場不僅僅是封鎖,它還在掃描和識別。它對小型隕石和太空垃圾沒有反應,但對具有特定能量特征和結構強度的目標——比如我們的艦船——會發動攻擊。看這里,”她放大了能量場邊緣的一處畫面,幾塊稍大的、被艦隊炮火誤傷而漂浮過來的金屬水母殘骸,在觸及能量絲線的瞬間,就被高壓電弧化為了一縷青煙。
“針對性很強啊……”林啟皺起眉頭,“也就是說,我們要么繞遠路,耽誤至少二十天,要么……就得硬闖這個‘電網’。”
“硬闖?我喜歡!”雷立刻來了精神,摩拳擦掌,“正好試試咱們的新家伙!‘磐石級’不是號稱皮厚嗎?讓它頂前面!咱們跟在后面,用炮火給它開路!”
“風險過高,”“零”立刻給出了反對意見,“能量場強度未知,攻擊模式不明。‘磐石級’的護盾未必能長時間承受。一旦護盾過載,艦體暴露在那種能量絲線下,后果不堪設想。”
“那怎么辦?總不能真繞二十天吧?”雷有些不甘心。
林啟沒有立刻回答,他走到主屏幕前,仔細觀察著那片能量場的結構。那些能量絲線的分布并非完全均勻,有些區域明顯稀疏一些,能量波動也相對平穩。
“零,艾拉,”林啟指著那幾個相對稀疏的區域,“如果我們將艦隊動力輸出調整到最低,模仿小型隕石的能源特征,再沿著這些能量縫隙,以精確計算的軌跡穿過去,有沒有可能?”
“理論上……存在可能性,”“零”開始了高速計算,“但要求極其苛刻。航向、速度、能量輻射水平必須控制在毫秒和毫瓦級別。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被系統判定為威脅,引發集火攻擊。”
“就像在雷區里跳芭蕾……”艾拉輕聲說,眼神卻亮了起來,帶著一種面對挑戰的興奮,“我們需要一套極其精密的導航程序,并且所有艦船必須同步執行,不能有任何延遲。”
“能做到嗎?”林啟看向“零”。
“零”的眼中數據流再次奔騰起來:“可以。但需要我暫時深度接入艦隊所有艦船的導航和動力核心,進行直接、無延遲的微操。在此期間,各艦船員需放棄手動控制,完全信任我的指令。”
將整個艦隊的控制權完全交給一個AI,哪怕這個AI是“零”,也是一個極其大膽且冒險的決定。艦橋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林啟。
林啟幾乎沒有猶豫。他見識過“零”的能力,更清楚此刻的處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AI覺醒之代碼紀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AI覺醒之代碼紀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AI覺醒之代碼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秋陽冬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陽冬筍并收藏AI覺醒之代碼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