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里戀秋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先輩傳承護華夏,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長安城里戀秋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軒轅洛羽回過神,發現自己立于一片虛無之境,腳下是流轉的星河,周遭卻彌漫著無數金戈交鳴、眾生悲泣的喧囂幻象,強烈的戰亂與紛爭意念如潮水般沖擊著他的心神。
一股源自血脈深處的悸動促使他抬起手,淡金色的靈氣自行匯聚,一柄古樸威嚴、卻仍顯朦朧的劍影在他掌心浮現,那是軒轅劍的雛形。
幻象中,黑甲士兵洶涌而來,殺氣森然。洛羽心跳加速,本能地想揮劍格擋。
但就在剎那,張明陵講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時的溫和眼神,集市上老奶奶遞給小孫子熱包子時的慈祥畫面,莫名清晰地掠過心頭。他猛地頓住。
“劍,不是用來制造更多紛爭的。”一個明悟在他心中升起。
他閉上眼,不再去看那些駭人的幻象,而是將全部心神沉入那縷劍影之中,將自己對“安寧”的渴望、對“守護”的理解,毫無保留地灌注其中。
再睜眼時,他目光沉靜,輕輕將劍影向前一遞,沒有凌厲的劍氣,只有一片浩瀚而平和的金色輝光如潮汐般鋪展開來。
金光所及,喊殺聲漸息,幻象中士兵們眼中的赤紅褪去,手中兵器低垂,竟如同從夢魘中醒來,茫然四顧后,紛紛對他躬身行禮,身影緩緩消散。
虛空中有一聲極輕的嘆息,欣慰而釋然。那曾屬于秦始皇的、蘊含著“定鼎八方”意志的一縷精純劍氣,從虛無中匯來,溫柔地融入他掌心的劍影。
劍影頓時凝實了數分,清晰的劍格紋路與威嚴劍脊隱約可見。
他明白了,手中之劍,重不在“斬”,而在“定”。
定的是烽煙,是禍亂,是人心惶惶。這是一種背負天下的“止戈”之責。
風挽歌踏入的是一片無聲的廢墟,焦黑的土地,斷裂的兵刃,空氣中彌漫著絕望與死寂。
更可怕的是,無數看不見的、充滿痛苦與戾氣的靈魂絮語,直接在他腦海深處嘶嚎,幾乎要撕裂他的神智。
風挽歌臉色蒼白,下意識地摸出那片一直帶在身邊的翠綠草葉,放到唇邊。
可往常輕快的調子此刻吹出,卻微弱得瞬間被精神的風暴吞沒。恐懼攥住了他。
就在他幾乎要崩潰時,弘慈大師沉穩的誦經聲、張明陵輕撫他頭頂時掌心的溫度、甚至龍虎山午后溫暖的陽光……
那些記憶中的“暖意”奇跡般地被記起。他忽然懂了,音樂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心。
他不再試圖吹奏成調的曲子,而是閉上眼睛,將自己對“安撫”、“理解”、“悲憫”的所有情感,借著草葉,化作最簡單、最純粹的音符,輕輕送了出去。
那聲音起初微弱,卻如一滴清泉落入滾油,悄然蕩開漣漪。
無形的音波拂過這片精神廢墟,那些狂暴的靈魂絮語漸漸平息,轉化為低聲的啜泣,繼而化作一片寧靜的疲憊。
仿佛有無形的手撫平了創傷,空氣中令人窒息的絕望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雨過天晴般的澄澈與安寧。
諸葛武侯留下的那縷“鎮魂氣”悄然浮現,與他的靈魂和手中的草葉完美融合。
草葉煥發出溫潤的青光,形態延伸變化,最終化為一架古樸的伏羲琴虛影,安靜地臥于他懷中。
琴弦微顫,自有清音滌蕩。他領悟到,伏羲琴的真諦,在于“通心”,在于以悲憫之音,撫平世間戾氣,安頓眾生魂魄。
帝君濤仿佛墜入了沸騰的熔巖深谷,狂暴的火靈之力從四面八方擠壓而來,咆哮著要將他吞噬、同化。
帝君濤感到體內帝俊血脈沸騰,赤色靈氣不受控制地奔涌,叫囂著要以更狂暴的力量反擊回去!
“吼!”
他幾乎要順從這股本能,一拳揮出。但剎那間,腦海中浮現的不是戰斗的快意。
而是曾經燙壞龍虎山石階后的懊惱,是玄真子教導太極“以柔克剛”時緩慢而圓融的動作,是害怕自己失控傷到伙伴的擔憂。
“不!不能這樣!”
他低吼一聲,以極強的意志力死死約束住即將爆發的神力。
他回想起張師衡引導他感知大地厚重時的感覺,努力將狂躁的神焱之力想象成可以被馴服的洪流,不再試圖去“擊碎”,而是去“承載”,去“疏導”。
他扎穩馬步,雙臂艱難地劃圓,赤色靈氣隨之流轉,不再是噴發的火山。
而是緩緩旋轉的厚重熔巖湖,將以蠻力沖撞而來的火靈之力一一納入、包容、化解。這個過程極其耗費心力,他額角青筋暴起,渾身大汗淋漓。
那狂暴的火靈沖擊,撞入這片沉渾旋轉的力場中,竟如猛獸陷入泥潭,掙扎漸弱,最終被奇妙地馴服、同化。
環境中那灼熱的敵意消失了,轉而傳來一種訝異而后認可的意念。
趙匡胤留下的那縷“鎮地力”融入他的氣海,一柄暗金色、刻有太陽神紋的戰錘在他手中凝實。
重量驚人,他卻覺得無比趁手。錘頭觸地,地面微震,卻并非破壞,而是帶來一種奇異的“穩固”感。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長安城里戀秋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城里戀秋風并收藏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