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里戀秋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蘇陽的過往,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長安城里戀秋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傍晚的“街角咖啡”里,暖黃的燈光透過玻璃窗,在地面投下細碎的光斑。
林晚星、帝君濤和慕白雪坐在靠窗的卡座,桌上的拿鐵還冒著熱氣,楊麗麗則坐在對面,手里捏著手機,刷著短視頻。
幾分鐘后,一個穿著深色休閑裝的男人推開玻璃門走進來,身形挺拔,眉宇間帶著幾分疲憊,正是蘇陽的哥哥蘇銘。
他徑直走到卡座旁,目光掃過眾人,最后落在楊麗麗身上,語氣帶著歉意:“抱歉,路上有點堵車。”
楊麗麗站起身,勉強笑了笑:“蘇學長,麻煩你跑一趟了。”
蘇銘點點頭,在對面坐下,剛要開口,視線卻在林晚星和慕白雪身上停頓了片刻,隨即看向帝君濤。
語氣帶著幾分謹慎:“關于小陽的事,可能涉及一些不太方便讓普通人知道的情況,能不能請這三位女同學先回避一下?”
帝君濤抬眸,語氣平靜卻篤定:“不用,林晚星和慕白雪是自己人,知道我的事,也懂分寸。麗麗要是有事,倒可以先離開。”
楊麗麗愣了一下,隨即想起自己下午還要去畫室整理作品,連忙點頭:“我確實得先走了,謝謝你們幫我。”
她拿起桌上沒動的一杯牛奶,遞給慕白雪,“這個我沒碰過,你喝吧,別浪費了。”
慕白雪接過牛奶,小聲說了句“謝謝”,看著楊麗麗推門離開,才轉頭看向蘇銘,眼里滿是緊張。
蘇銘看著帝君濤,眼神里帶著一絲疑惑,他能感受到帝君濤身上強大又純凈的靈力波動,知道對方并非普通人。
但讓兩個看起來毫無靈力的女生留下,還是有些不妥。
但見帝君濤態度堅決,他終究沒再多問,只是端起面前的檸檬水,喝了一口,喉結滾動了一下,才緩緩開口,聲音里帶著難以掩飾的沉重。
“小陽變成現在這樣,我和家里人都有責任。”
蘇銘的手指緊緊攥著水杯,指節微微泛白,“他小時候其實很想當英雄,像奧特曼那樣,總說要‘守護世界’。可他對‘英雄’的理解,從一開始就歪了,極端又自私。”
他頓了頓,像是在回憶痛苦的過往,聲音不自覺地壓低:“去年夏天,我們家族發現一個重傷的魔修逃進了老城區的鬧市。小陽當時剛引靈入體,正是急于證明自己的時候,二話不說就追了上去。”
“那魔修本就強弩之末,可小陽為了‘速戰速決’,直接動用了家族禁術里的大范圍攻擊術法,他根本沒管周圍滿街的路人。”
“最后,魔修是被斬殺了,但老城區的那條小巷里,死了七個普通人,還有十幾個重傷,其中甚至有兩個孩子。”
蘇銘的聲音開始顫抖,眼眶泛紅,“我們問他為什么不顧及路人,他卻一臉理所當然,說‘這是必要的犧牲,為了消滅更大的邪惡,幾個凡人的命算什么’。”
“那時候我就知道,他心里的‘正義’,早就被對力量的執念扭曲了。”
慕白雪聽得捂住了嘴,眼里滿是震驚,林晚星則皺緊了眉,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面,示意蘇銘繼續說。
“他對力量的渴望,遠超對生命的敬畏。”
蘇銘深吸一口氣,繼續道,“有一次,家族得到線報,說城東有邪修作祟,擄走了一戶人家的孩子。”
“那天城西剛好有他期待已久的漫展,有他最喜歡的女生Coser見面會。他明明知道消息,卻故意隱瞞,拖到漫展結束才說漏嘴。等我們趕過去時,那戶人家的孩子……已經沒了。”
他握緊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我們質問他,他卻滿不在乎地說‘別人的命,哪有我的喜好重要?反正邪修早晚能抓到,美女錯過了就沒了’。那時候,父親就說過,這孩子的心,已經冷了。”
“最讓家族無法容忍的,是他后來的背叛。”
蘇銘的聲音里充滿了絕望,“半年前,他偷偷和幾個臭名昭著的邪修勾結,伏擊了城南的一個小家族。”
“就因為那個家族的小輩曾經在修煉交流會上反駁過他的‘力量論’。他親自出手,下手極狠,幾乎把對方家族的年輕一輩全廢了。事后分贓,他拿走了所有戰利品,包括對方家族傳承的一件法器。”
“父親勃然大怒,說他丟盡了蘇家的臉,動用了家法,本想直接將他處決,清理門戶。”
蘇銘的眼淚終于掉了下來,“可母親以死相求,父親終究心軟了,最后只是廢掉了他部分修為,把他永久逐出蘇家,斷絕了所有關系。我們都以為,他會就此收斂,沒想到……”
說到這里,蘇銘哽咽著說不下去,只是搖著頭,滿臉的愧疚:“楊麗麗這孩子,曾經是照進他陰暗心里的一束光。”
“她性格開朗,不嫌棄他癡迷奧特曼,還會聽他講那些‘英雄夢’。可小陽的控制欲太強了,他想讓楊麗麗完全屬于他,眼里只能有他一個人。當楊麗麗忍不下去,提出分手時,他徹底崩潰了。”
“他覺得這是背叛,是全世界都在否定他的‘神之地位’。他把所有的恨意,都歸結于別人不理解他,歸結于自己‘還不夠強’。”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長安城里戀秋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城里戀秋風并收藏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