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龍游水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章 劉翰,歌影山河,龍游水影,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相,是否對孤失望了。”
漢王劉翰坐在殿內御席之上,前面擺放著傳國玉璽、南漢全境地圖。
“主上!”
南漢右相鄭寅以為自己的君王是要學那梁主和蜀主,獻城投降。
“是孤王讓先生蒙屈,先生本該是王佐之才,輔佐天下雄主。”
漢王劉翰望著自己右相道:“我漢國遠離中原,偏居一隅在這嶺南之地,本就兵弱將寡,本身又是小國,與其連累城中百姓拼死抵抗,不如……”
“唉!孤不能保全祖宗社稷,但可以保全百姓。孤已有決定,待周軍抵達城外,先生就代孤出城獻出我傳國玉璽、地圖和我嶺南全部戶籍冊。”
“孤愧對列祖列宗,吾雖是亡國之君,但也不想做那梁主蜀主,投降敵軍,備受屈辱而活。”
說到這里,漢王劉翰眼眶濕潤,卻沒有失聲痛哭,也沒有繼續說下去。
“主上!”
當鄭寅看到主公堅定的表情,心中一沉,當年那位不辭辛勞登門拜訪他的明主形象又出現在自己面前。
但如今天下格局將定,即便是強如北邙也都是岌岌可危,更何況弱小的南漢,已是大勢已去,也無外援可求救。硬是死守,也不過是茍延殘喘,拖延時間,只會連累更多將士和百姓枉死。
主上不愿連累將士和百姓,又不愿做那亡國之君屈辱而活,那只有為國赴死了。
“臣還記得當年主上親自來到合浦郡,來到臣所在的縣衙,說要待臣處理完公務,處理完當地百姓事務之后,方讓臣與主上見面。而主上在門外從上午一直等到傍晚太陽落山。”
“臣原本以為主上不過是一時興起,故有試探之意,卻讓主上為臣連飯都顧不上,臣深感慚愧。”
“吾本是交州一布衣,得大王賞識,破格提拔,一路官至右相。一度以為大王貪圖享受,不理朝政,原來主上這一切都是為了嶺南百姓著想。臣深受主上知遇之恩,愿與我主一同為國赴死。”
鄭寅向自己的主上行稽首大禮,他為南漢王的大義深深感動,這才是他心中的主公。
“右相,有心了,只要愛卿不要在心里埋怨孤,認為孤只是一無能昏君,孤就心滿意足了。”
劉翰嘆了口氣,扶起鄭寅道:“以卿之才,完全可以出仕入周,亦能獲得賞識,擔當重任,也不枉卿之才干。”
鄭寅含淚鄭重道:“主上,臣愿服侍主上,無論生死!”
“愛卿乃王佐之才,應該志在天下,為這天下蒼生而活,而不是去為孤王這樣的亡國之君陪葬,不值得啊!孤王也不允許!”
劉翰懇切的說道,他望著眼前自己這位股肱之臣,他從不懷疑鄭寅的忠心,他只恨自己無法讓其施展更多的才華。
“還記得那一天夜里,孤與愛卿共同飲酒討論天下大勢,愛卿一直在說,周國在積蓄實力,只要周國不出現成就霸業之人,那天下諸國便完全可以壓制周國。”
“當年大周皇帝與北邙開戰,在綠洲堡遭遇北邙三皇子突襲導致全軍覆沒,那時候臣還以為天下格局依然沒有變,相反北邙三皇子突兒利反倒是那個王霸之人,年紀輕輕,又貴為皇子。只是臣沒想到,大周突然冒出個鎮國公主,千里奔襲火燒漠北龍城,震驚天下。”
漢王劉翰道:“北邙三皇子突兒利,大周三公主姬清影,他們二人年紀輕輕,堪稱絕代雙驕,又都出身皇族,可為何如今大周一統天下之勢已然出現,那突兒利屢立戰功,屢戰屢勝,而北邙卻反而越來越現頹勢。”
是啊,北邙三皇子突兒利人稱當世之戰神,到現在幾乎從未戰敗過。
然而即便有著天下無敵的漠北鐵騎,有著未嘗一敗,人稱萬人敵的天下名將突兒利,強大的北邙卻不僅連遭敗績更喪失了云州,以至于全天下人都看出北邙已經越發難以抗衡大周。
“主上,突兒利雖有萬人敵之勇,又善于領兵打仗,可謂是衛青霍去病再世,臣以為突兒利無愧于這天下第一名將。“
“可惜他若不是皇族出身,或許北邙皇帝也不至于如此對他充滿芥蒂之心。正因為其為皇子,又被北邙全軍上下和草原各部族所敬重,反而讓北邙皇帝和太子逐漸疏遠。唉,突兒利是天生的大將軍,可惜未遇明主啊。”
“孤王聽說,大周三公主也被大周皇帝所防備,大周皇帝設羽林衛,掌控洛京和皇宮防衛,顯然也是針對這位大周統帥。可為何兩人境遇如此之大。”
鄭寅思索了一番道:“大周三公主雖然也被周帝所防范,但周帝和三公主皆有一統天下之心,一直為這一目標共同去努力,周帝也愿意放手讓三公主去做周軍統帥。然而北邙皇族卻并未曾有這樣的雄心,倘若當年諸國聯手進攻大周,北邙能給突兒利更多的支持,或者讓他來做全軍主帥,或許這天下之勢未定。”
“按愛卿這么說,北邙雖有突兒利,難道依然逃不出被滅下場嗎?諸國維持格局近百年了,看來真是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時候了。”
“臣也聽聞如今突兒利被北邙皇帝放逐,令其終身不得回歸燕京。可惜了,北邙這是自毀長城啊!倘若突兒利能成為北邙主帥,統領北邙的漠北騎兵和燕幽之地的精銳,倘若其他諸國依然還在,還能策應給予支援,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鄭寅嘆了口氣,這或許就是天意,擁有強大鐵騎,更有天下第一名將的北邙尚且如此,更何況已經快要兵臨城下的南漢了。
“報,主上!周國大軍距離番禺城還有50里路!”殿外將士通報。
漢王劉翰拿起一鼓,邊拍邊低聲唱道:
載馳載驅,歸唁衛候;驅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視爾不臧,我思不?。陟彼阿丘,言采其?。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其麥。控于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這首出自《詩經?風》,是由春秋時期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許穆夫人所作。
許穆夫人原為衛國公主,在未嫁之前,便知道身為公主,婚嫁之事當以國家為重,并認為齊國強大,聯姻之事應以大國為重,而許國弱小,不能為衛國保護。然而衛國國君以許國聘禮貴重而將其嫁于許穆公。
當衛國遭遇北狄入侵,國破家亡,許穆夫人憂心母國命運,不顧許國大夫勸阻,駕車驅馳前往衛國,并與自己的兄弟和衛國的臣子們商量救國之法。最終獲得當時春秋霸主齊桓公的支持,出兵救援,最終令衛國得以復國。
許穆夫人“控于大邦”最終得到強國支援,可如今又有誰能來救南漢?
幾年前東梁建康城被圍,諸國皆去救援,而如今,即便是昔日強國北邙都已自身難保。
漢王劉翰知如今已到了天下盡歸于周的大勢之下,而此刻的他卻連1000年前的一小國國君夫人都不如,不能保全家國。
漢王劉翰邊拍著鼓,邊低沉的聲音唱道,淚水已經落在鼓上,右相鄭寅更是早已潸然淚下。
在殿外守候著的那些后宮嬪妃們聽著如此歌聲,也都紛紛來到殿內跪在君王面前泣不成聲。
她們都是君王的嬪妃,她們也不愿成為周軍將領們的戰利品。
“趁著周軍還未入城,愛妃們,你們都走吧,離開這里!孤準你們帶上宮內的財物,出宮回家吧!來人,把她們都送走吧!”
漢王劉翰兩眼濕潤著繼續唱著:
我行其野,??其麥。控于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主上!”
后宮嬪妃宮女們紛紛哭喊著,她們有些哭著離開了宮殿,但還有些仍然哭著跪在地上,即便侍衛們強拉,都不肯走。
“愛卿,南漢的百姓就托付于先生了!這才是大義!請先生莫要為小義而失大義啊。”
漢王劉翰將南漢國的玉璽和地圖冊交付于鄭寅。
“主上!”
鄭寅慟哭流涕,跪在漢王面前,向漢王再一次鄭重的行稽首禮。
“來人,護送右相大人出城門。”
“大王!”
揮別自己的肱骨之臣,漢王劉翰滿臉都是淚水,起身之后在幾位宮人和侍衛的護送下就離開了。
這是鄭寅最后一次見到他的大王,那位曾經不辭辛勞登門拜訪他,對他有知遇之恩的主上。
當周軍三路大軍抵達南漢都城番禺城外之時,南漢右相鄭寅攜南漢群臣已跪在城門口,鄭寅雙手托著南漢玉璽和全境地圖,身旁堆放著南漢國的戶籍冊。
鎮國公主姬清影此前也早已聽聞南漢賢臣鄭寅的名聲,能將一疲弱小國,又是在如此一個亂世環境下,仍能維持國家運作,已實屬不易。
這一路行軍,她也見過南漢境內那些郡縣,在這偏遠的嶺南,百姓生活并沒有她想象中的那般差。
即便是大周這些年也是因為戰亂,導致大量百姓遠離家鄉,流離失所,不少鄉野之間耕地荒廢,十室九空。
鄭寅實為不可多得的良臣能臣,大周公主對其非常重視,親自下馬,將其扶起。
“臣,漢國右相鄭寅,受吾主所托,向大周獻上漢國傳國玉璽和廣州、交州兩地地圖和戶籍冊,請鎮國公主殿下善待兩州百姓。”
雖為降臣,但鄭寅不卑不亢,亦不失禮節。
“右相大人,漢王他人在何處?”鎮國公主問道。
“漢王,他。”
鄭寅眼眶濕潤了。
“看,那是太廟著火了!”
不知哪位漢國降臣說了一句,眾人齊齊望向城內一處地方火勢沖天,正是南漢太廟所在地。
“主上!”
鄭寅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大王!”
鄭寅跪向起火的太廟所在方向,痛聲而哭,叩首在地。
主上,您雖是亡國之君,但亡國非你之故,非人力所能挽回。
主上,您在臣的心中,始終是當年那位禮賢下士的賢君,是讓臣愿意服侍跟隨的大王。
南漢國群臣皆跪向起火的太廟方向,齊聲哭喊。
“大王!”
“主上!”
南漢王劉翰并不是一個昏君,雖然這幾年,他大興土木,建造擴建宮殿,但并未造成太大的勞民傷財影響,嶺南百姓也都感念其寬仁施政。
此次周滅南漢,出奇的順利,也并未對南漢百姓和各地城池造成多少的影響和破壞,周軍一路上也并未遇到激烈的抵抗,傷亡損失很小。
南漢國都番禺城就這么和平的交接,城中百姓生活工作依然如舊,仿佛什么也沒發生。
當鎮國公主和南漢群臣一行人來到已經被焚毀的南漢太廟時,南漢王劉翰和他的王后、世子、公主,多位不愿離去的后宮嬪妃、宮人、侍衛們皆葬身于火海之中。
大周公主下令以諸侯王禮將南漢王厚葬于南漢王陵區,并親率諸將與南漢降臣、城內百姓們共同祭奠漢王劉翰。
史載:桓武十六年夏,周軍入番禹,南漢亡。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