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美好計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意外來客,網游三國數據化黃巾,美好計劃,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易京的秋陽透過燕公府的窗欞,落在案上的南方戰局圖上,曹操南征的箭頭如利刃般刺入荊襄腹地。張恒剛處理完內奸肅清的后續事宜,正與徐衍、田疇商議如何趁夏侯淵佯攻渤海的空隙,進一步加固黃河防線,守衛來報:“主公,府外有一老者求見,自稱司馬徽,言能解燕國當前之困。”

“司馬徽?” 張恒指尖一頓,目光掠過案上的名錄 —— 柳清顏的暗探遍布天下,卻從未將這號人物列入重點關注名單。他本欲以 “政務繁忙” 推脫,卻想起守衛方才的描述:“老者身著粗布褐衣,卻鶴發童顏,雙目有神,舉手投足間自有威嚴,絕非尋常游士。”

“請他進來。” 張恒心中一動。亂世之中,隱于山野的奇人異士往往藏著驚天智謀,既然敢自稱 “解困”,必有不凡之處。

片刻后,一名老者緩步走入議事廳。他身著洗得發白的粗布褐衣,腰間系著一根普通的麻繩,腳上是一雙麻鞋,卻難掩一身清貴氣度。須發皆白,卻面色紅潤,雙目如古井般深邃,掃視間帶著洞察世事的銳利,正是水鏡先生司馬徽。

“老夫司馬徽,見過燕公。” 老者躬身行禮,聲音洪亮,毫無老態龍鐘之相。

張恒起身回禮,示意侍從看座奉茶:“先生久居襄陽,何以千里迢迢來我易京?且言能解燕國之困,不知先生所指,是南方曹操之壓,還是北疆烏桓之擾?”

司馬徽端起茶盞,淺啜一口,微微一笑:“燕公內外皆穩,曹操南征膠著,夏侯淵佯攻不足為懼;烏桓已歸心,北疆無虞。真正的隱患,不在南,不在北,而在東。” 他抬手指向議事廳墻上的輿圖,指尖落在遼東的位置,“燕公可知,曹操敢傾巢南下,為何不懼你從背后突襲?”

“愿聞其詳。” 張恒神色不變,心中卻已掀起波瀾 —— 遼東公孫度,確實是他一直未曾完全掌控的變數。

“因為公孫度早已與曹操暗通款曲。” 司馬徽語出驚人,聲音不高,卻如驚雷般炸響在議事廳,“曹操許公孫度‘平州牧’之職,承諾破燕之后,割幽州東部歸其管轄。一旦燕公與曹操開戰,公孫度便會率遼東鐵騎,從背后直搗易京,斷你后路!”

徐衍臉色一變,上前一步:“先生此言當真?可有憑據?”

司馬徽從懷中取出一卷絹帛,遞了過去:“這是老夫從襄陽啟程前,截獲的公孫度派往許都的密信抄本,上面的印章和筆跡,燕公可令專人查驗。”

柳清顏早已暗中接過絹帛,快速查驗后,對張恒點頭示意:“主公,印章確為公孫度私印,筆跡與之前截獲的遼東文書一致。”

張恒指尖摩挲著案角,目光沉凝:“先生既知此隱患,何以教我?”

“與其被動防備,不如主動出擊。” 司馬徽走到輿圖前,指尖重重一點遼東郡,“遼東沃土千里,物產豐饒,有漁鹽之利,更有鐵礦藏于山中。若能取之,燕國疆域東抵大海,實力倍增,且可斷曹操東方臂膀。更重要的是 ——”

他壓低聲音,眼中閃過一絲神秘:“公孫度府中,藏有一張海外輿圖,相傳是徐福東渡時留下的手札,上面不僅標記著東渡航線,更有海外仙山的寶藏線索。老夫聽聞燕公重視格物之術,若能尋得此圖,或許能為燕國開辟新的生路。”

張恒盯著輿圖上的遼東,沉默良久,突然笑了:“先生此計,既除隱患,又獲實利,還藏奇遇,可謂一石三鳥。只是,先生與公孫度素無交集,何以如此熱心?恐怕還有未盡之言吧?”

司馬徽撫掌大笑,眼中露出贊許之色:“燕公果然明察秋毫!實不相瞞,老夫年輕時曾游歷遼東,與公孫度有過舊怨。他當年為奪一古籍,構陷老夫友人,致其含冤而死。此來,一半為燕國除去心腹之患,一半為報當年私仇,公私兼顧,不敢相瞞。”

這番坦誠,反而讓張恒心中的疑慮消去大半。亂世之中,人人皆有訴求,司馬徽既明言私仇,倒比那些滿口 “為天下蒼生” 的偽君子可信得多。

當夜,燕公府密室,燭火搖曳。張恒召集徐衍、陳莽、田疇、柳清顏等心腹,密議遼東之事。

“主公,此事萬萬不可!” 徐衍率先反對,手中的算籌在案上排列出長長的賬目,“遼東路途遙遠,千里奔襲,糧草轉運困難,且需穿越鮮卑、烏桓部落聚居地,變數極多。若大軍遠征,曹操必定察覺,屆時他回師北上,易京空虛,后果不堪設想!”

“怕什么!” 陳莽拍案而起,眼中滿是戰意,“給俺三萬精兵,再讓田疇將軍引路,穿過烏桓牧區,直搗襄平!公孫度那老兒,不過是個偏安一隅的土皇帝,俺定取他首級,將遼東納入燕國版圖!”

田疇沉吟片刻,搖頭道:“陳太尉勇則勇矣,卻非上策。遼東軍雖不及我軍精銳,卻熟悉地形,且襄平城防堅固。強行攻城,必傷亡慘重。末將倒是聽聞,公孫度之子公孫康,素有賢名,卻因公孫度偏愛幼子公孫恭,心中多有不滿,父子間嫌隙頗深。或許,可以智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網游三國數據化黃巾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網游三國數據化黃巾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