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風流人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0章 人界異動,信念之光照塵,星脈覺醒:虛空回響,風流人物,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晨星小隊”的飛船如同一顆流星,悄然劃破人界的天際,最終隱匿在東方海岸外的一片星云之中。舷窗外,蔚藍的大海與蒼翠的陸地相接,海岸線蜿蜒曲折,一座繁華的城鎮依海而建,炊煙裊裊,人聲鼎沸,一派安寧祥和的景象。

“隊長,探測儀沒有捕捉到明顯的暗影能量波動。”隊員阿澤操控著便攜式探測器,屏幕上只有平穩的綠色波紋,“會不會是墨淵大人的探測出了偏差?或者那道暗影已經離開了這里?”

星禾搖了搖頭,指尖摩挲著掌心凝聚的一縷信念晶能,感受著其中蘊含的凈化之力:“墨淵的探測絕不會出錯。那道暗影能避開艦隊的追蹤,必然精通隱匿之術,它的能量波動能完美融入周圍環境,常規探測器根本無法捕捉。我們面對的不是普通暗影,而是帶著任務的‘種子’——它的目標,是感染這里的生靈。”

他頓了頓,目光投向下方的城鎮:“普通人對能量毫無感知,就算被暗影能量感染,初期也不會有任何異常,等癥狀顯現時,恐怕已經蔓延開來。我們不能大張旗鼓地搜查,必須潛入城鎮,逐一排查。”

星禾話音剛落,小隊成員便紛紛起身,各自收斂氣息,換上了人界的服飾。作為精英小隊,他們早已習慣各種環境下的潛伏任務。“大家分頭行動,以城鎮中心的古鐘樓為匯合點,每隔一個時辰匯報一次情況。記住,優先保護生靈安全,若發現被感染的人,不要強行清除暗影能量——暗影與生靈氣息綁定,強行剝離可能會傷及性命,先標記位置,等待匯合后再想辦法。”

“收到!”隊員們齊聲應道,隨后如同鬼魅般掠出飛船,悄然降落在城鎮各處的偏僻角落。

星禾則選擇從城鎮邊緣的小巷潛入。剛踏入巷口,一股淡淡的異味便鉆入鼻腔——不是普通的生活垃圾味,而是帶著一絲暗影能量特有的陰冷腐朽氣息。他眼神一凝,放輕腳步,沿著小巷緩緩前行。巷子里堆放著雜物,墻壁上爬滿青苔,寂靜無聲,可星禾能清晰地感受到,有一縷極淡的暗影能量,正從巷子深處彌漫開來。

他循著能量氣息走到巷子盡頭,那里是一間破敗的柴房,房門虛掩著。星禾輕輕推開一條縫隙,朝里望去——柴房里堆滿了干枯的柴火,角落里蜷縮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乞丐,正低著頭,發出微弱的咳嗽聲。令人心驚的是,老乞丐的頭頂上方,正有一縷黑色霧氣緩緩升騰,融入空氣中,而他自己卻渾然不覺,只是一個勁地搓著凍得發紫的雙手。

“已經開始感染了。”星禾心中一沉,沒有貿然闖入。他退后幾步,躲在墻角,緩緩閉上雙眼,將體內的信念晶能調動起來。與戰斗時的剛猛不同,這一次,他將信念晶能化作無數細微的金色絲線,如同春雨般悄然灑落,籠罩住整個小巷。

金色絲線帶著溫和的凈化之力,落在老乞丐身上時,他并未察覺,只是咳嗽聲漸漸平息。那縷從他頭頂升騰的黑色霧氣,在接觸到金色絲線的瞬間,如同冰雪遇暖陽般開始融化,化作點點黑色光點,在空氣中閃爍了幾下,便徹底消散無蹤。老乞丐渾濁的眼睛里漸漸有了光彩,他抬起頭,茫然地看了看四周,似乎不明白身體為何突然變得輕松起來。

星禾睜開眼,看著老乞丐慢慢站起身,走出柴房,朝著城鎮中心的方向走去,心中稍定。看來溫和的信念之力,確實能在不傷害生靈的前提下,凈化潛藏的暗影能量。但這只是個例,整個城鎮這么大,被感染的生靈肯定不止一個,僅憑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快速覆蓋所有區域。

他立刻拿出通訊器,對隊員們說道:“我已找到被感染的生靈,可用溫和的信念之力進行凈化,不會傷及性命。大家注意,將信念晶能分散成細流,不要釋放太強的能量波動,避免驚動潛藏的暗影。”

說完,星禾身形一閃,出現在街道上。此時的街道上人來人往,叫賣聲、孩童的嬉笑聲此起彼伏,看似熱鬧非凡。但在星禾的感知中,街道上至少有十幾處散發著微弱的暗影能量——賣糖葫蘆的老漢眼神渙散,手腕上纏著一絲黑氣;路邊玩耍的孩童動作僵硬,身上的暗影能量正慢慢侵蝕他的生機;甚至連茶館里說書先生的聲音,都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陰冷。

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星禾不再猶豫,他走到一處無人的角落,深吸一口氣,將體內大半的信念晶能釋放出去。這一次,金色能量不再是細微的絲線,而是化作一道巨大的金色光幕,如同穹頂般緩緩升起,悄無聲息地籠罩住整個城鎮。

光幕柔和而溫暖,落在人們身上,就像曬了一場舒服的太陽。街道上的人們沒有絲毫異樣,依舊各自忙碌著,可那些潛藏在他們體內、體表的暗影能量,卻在光幕的籠罩下開始躁動起來。賣糖葫蘆老漢手腕上的黑氣漸漸消散,眼神變得清明;玩耍的孩童動作恢復靈活,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說書先生的聲音也變得洪亮有力,充滿了感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星脈覺醒:虛空回響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星脈覺醒:虛空回響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