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ud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迎戰匈奴(一),漢末立志傳,garudo,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弦月當空,邊塞的寒風將枯草吹得七零八落。
南匈奴將士在右賢王于夫羅的帶領下,兩萬多匹駿馬奔騰在大地上,揚起陣陣塵土。
東胡曾是盤踞于華夏北方的龐然大物,后來被匈奴單于擊敗,從此一分為二,依據退守的山頭,形成鮮卑,烏桓兩股勢力。
烏桓勢弱,只能歸附于匈奴。
后來匈奴王廷發生內亂,相互攻訐,至此一分為二。
北匈奴被漢軍和鮮卑征伐,逐漸勢微,少數人遠遁西域,最終被鮮卑所取代;南匈奴則依附于大漢朝廷,逐漸將族人遷入并州各郡。
失去庇護的烏桓人,也跟著南匈奴一起歸順漢朝。
兩漢時期,烏桓先后兩次南遷,逐漸發展壯大,但受漢朝護烏桓校尉管轄,分成若干部落,各自為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
漢室強盛時期,鮮卑、烏桓、南匈奴倒也安分守己。
但隨著洛陽朝廷的內斗腐敗,對外族的掌控力江河日下,鮮卑、烏桓、南匈奴三大勢力都開始蠢蠢欲動。
后來,鮮卑首領檀石槐橫空出世,于彈汗山建立王庭,東退扶余,西擊烏孫,南掠東漢,北拒丁零,完全占據北匈奴故土的同時,甚至一度率軍攻至倭國,東西達一萬四千余里,南北橫跨七千余里。
檀石槐多次攻打漢朝的“緣邊九郡”及遼東屬國,同時拒絕漢桓帝的封王與和親,風頭一時無兩。
好在檀石槐死得早,否則鮮卑繼續發展壯大,對東漢邊地步步蠶食,游塵都不一定能活到現在。
而烏桓部落則各自為政,屬于墻頭草,有時助匈奴攻殺漢軍,有時跟隨漢軍討伐匈奴。
南匈奴雖明面上從屬于漢室,但如今的東漢朝廷風雨飄搖,平定黃巾都需要南匈奴出兵相助,加上漢中、涼州也在叛亂,南匈奴自然要趁機劫掠一番。
身為羌渠單于之子,于夫羅心知這次若是干成了,將獲得一大筆物資,還能借著擊敗大漢軍神游塵,為自己積攢許多名聲,將來繼承單于之位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于夫羅也想向族人,向羌渠老爹證明,就算沒有阿惠這個妹妹,他照樣能憑實力,成為單于儲君!
“哼,段棟老兒,想要驅虎吞狼,坐收漁利,真是可笑!
等本王取下游塵首級,再血洗晉陽!”
想到段棟派來的使者段鵬那諂媚的嘴臉,于夫羅一臉不屑。
他輕輕舔了舔嘴角,沉聲道:
“兄弟們,加速前進!
等拿下晉陽城,本王準許你們劫掠三日!”
受到利欲驅使,匈奴騎兵們紛紛策馬加速,恨不得立刻就殺入晉陽城。
可惜,因為賈詡的“悉心指導”,羌渠單于從段鵬處得到的消息是,游塵討伐黃巾后被削減兵權,麾下可戰之兵不足五千。
據段鵬所說,于夫羅如今擁有四倍于敵軍的兵力,城內還有段家數千家丁作為內應,就連看守城門的士兵都被收買了,可說是穩操勝券。
于夫羅因此顯得有恃無恐,直接帶領大軍在月下縱橫疾馳。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兩側山巒之上,是數千守株待兔的弓箭手,以及張燕帶來的兩萬黑山軍鐵甲精銳。
張燕躲在樹后,面沉如水,靜靜的看著匈奴前軍出了山谷,朝著晉陽城奔去。
他的任務,是將于夫羅的中軍和后軍困在谷內。
前軍大將伊稚斜(cha,二聲,虛構人物)命人舉火為號,正準備摘下先登大功時,偶然間回頭望去,眉頭突然皺起。
月色之下,地面好似覆蓋了一層白霜一般,夜風呼嘯而過,卷起沙土,空氣中竟然傳來一股肅殺氣氛。
伊稚斜眉頭一挑,單手扶眉向后方遠眺。
今夜只有微弱的月光,遠處看得并不是太真切。
但即便如此,隱隱綽綽中,他似乎看見后方山谷上方人影憧憧。
“不好!難道是伏兵?”
伊稚斜心下大驚。
{伊稚斜:吾不叫一只鞋!
也不叫一只猹!}
突然一聲炮響,漫天火箭飛舞,一陣陣慘嚎聲自山谷內傳來。
如此大的動靜,副將呼衍瓚(虛構人物)自然猜到了后軍遇到的情況。
他額上冷汗直流,有些驚慌失措地來到伊稚斜身邊開口道:
“當戶大人,大事不妙!
中軍和后軍的兄弟們中了埋伏,我等是否要前往救援?
若是右賢王有失,我等如何向單于交代!”
伊稚斜聞言有些不悅,他眉頭微皺,冷聲道:
“慌什么!游塵這廝雖然有些計謀,但不過區區數千人馬,能奈我何?”
呼衍瓚聞聽此言,臉色稍緩。
“當戶大人,是否先救出右賢王,再重整旗鼓?”
話音未落,就被伊稚斜粗暴打斷。
“游塵小兒,聰明反被聰明誤!
彼不過數千人馬,居然還敢分兵,在山谷內設伏!
那如今這晉陽城中,還有多少守軍?”
此言一出,呼衍瓚若有所悟,突然眼前一亮。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漢末立志傳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漢末立志傳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末立志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garudo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garudo并收藏漢末立志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