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昨夜又漏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5章 陌生宙域、萌芽復蘇與共振初顯,我在異世裝神明,但被全網直播了,小樓昨夜又漏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翠星誓約號靜靜懸浮在陌生的星空下,如同一只受傷的巨獸舔舐著傷口。艦橋內,警報燈大多已熄滅,只余下少數關鍵系統的指示燈散發著黯淡的光芒,映照著塔莉亞疲憊卻依舊銳利的眼眸。飛船外部,數個維修機器人正如同忙碌的工蜂,在Waywalker的精確控制下,爭分奪秒地修補著船體上猙獰的裂痕和破損的傳感器陣列。
【…結構性損傷已初步穩定,暫時無解體風險。外部傳感器修復率17%,主要光學及長程掃描陣列損毀嚴重,短期內無法恢復。引擎過載損傷需要特定合金進行修復,當前庫存不足。能源儲備3.7%,僅能維持最低生命支持及基礎系統運行。】Waywalker的匯報詳細而嚴峻。
塔莉亞輕輕揉著眉心,目光掃過主屏幕上顯示的星圖——一片完全空白的區域,只有稀疏的、無法識別的恒星坐標點綴其中。林奇最后用生命換來的坐標將他們帶到了這里,一個遠離已知星域、甚至連Waywalker數據庫中都毫無記載的蠻荒之地。
“‘回聲’……掃描有結果了嗎?”她更關心這個指引中的關鍵詞。
【…持續進行廣域掃描…當前掃描范圍及精度嚴重受限…未檢測到任何符合‘回聲’特征的人工信號源…】Waywalker回應道,【…但在特定頻段,檢測到持續存在的、極其微弱的背景噪音…其波動模式與超流脈絡的余震或常規宇宙輻射均不匹配…疑似某種……非自然形成的能量場殘余…范圍極廣,幾乎彌漫整個探測到的空域…】
非自然的能量場殘余?彌漫整個空域?塔莉亞心中一動。這或許就是林奇所說的“回聲”?一種早已消散的文明留下的痕跡?或者……是某種更詭異的存在?
“分析能量場殘余的性質,嘗試追蹤其強度變化,尋找可能的源頭或規律。”她下達指令。這是目前唯一的線索。
【…明白…分析需消耗額外算力及能源…】 “執行。”
塔莉亞將目光投向觀察窗外。這里的星空顯得格外寂寥和原始,沒有星云繚繞,也沒有繁忙的航路信標,只有亙古不變的黑暗和冰冷的星辰。一種與世隔絕的孤獨感悄然襲來。自由彼岸、李維、方舟……他們現在怎么樣了?那艘觀察者艦船是否還在繼續它的“清理”?
她下意識地摸了摸懷中那枚徹底冰冷的金屬塊,一絲沉痛的悲傷縈繞不去。林奇用最后的存在為她換來了生機,她卻對此無能為力。
“Waywalker,記錄當前坐標。這是我們新的起點。”塔莉亞的聲音在寂靜的艦橋中響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優先修復推進器和導航系統。我們需要移動,需要探索,需要找到能源和資源。無論這里是什么地方,活下去,才能找到回去的路,或者……弄清楚所謂的‘回聲’到底是什么。”
【…坐標已記錄…修復序列優先級已調整…】
翠星誓約號,這艘承載著最后希望的飛船,開始在這片陌生的宙域中,艱難地開始了它的重生與探索之旅。前方是未知的危險,亦是未被書寫的可能。
---
自由彼岸,醫療區。
李維被小心翼翼地轉移到了殖民地醫療區內條件最好的一個隔離艙室。雖然殖民地的整體環境依舊惡劣,但至少這里的氣壓和溫度相對穩定,還有從“灰鯖號”上拆下來的、功率更穩定的醫療設備維持著他的生命。
科里累得幾乎虛脫,但看著李維逐漸平穩(雖然依舊極其微弱)的生命體征,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和殖民地的醫療人員一起,盡力為李維清理傷口,固定斷骨。
老貓帶著幾個技術員,正圍著“灰鯖號”發愁。這艘船雖然暫時結構穩定了,但引擎幾乎報廢,能源也所剩無幾,與其說是一艘船,不如說是一個臨時拼湊的避難所和能源中轉站。他們正在嘗試將其內部尚未損壞的能源管線與殖民地的網絡更有效地連接起來,希望能多擠出一絲能量。
馬爾科姆和莉娜則坐鎮指揮中心,焦頭爛額地分配著每一焦耳的能量和每一立方米的氧氣。翠星誓約號中斷支援后,他們的生存完全依賴于自身僅存的儲備和“灰鯖號”帶來的微不足道的補充,情況依舊岌岌可危。
“氧氣儲備最多還能支撐40小時,如果不再額外消耗的話。”莉娜的聲音充滿了焦慮,“但很多區域的密封性無法保證,泄漏一直在發生。”
馬爾科姆面色凝重地看著屏幕上那艘依舊沉默的暗灰色艦船。它就像懸停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何時會再次落下。塔莉亞她們到底怎么樣了?那次詭異的消失是生是死?
就在這時,一名醫療人員突然沖進了指揮中心,語氣激動:“指揮官!李維先生!他的腦波活動剛剛出現了劇烈波動!不是之前的那種紊亂,更像是……活躍!而且他的身體指標……有一些無法解釋的微小提升!”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我在異世裝神明,但被全網直播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在異世裝神明,但被全網直播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在異世裝神明,但被全網直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小樓昨夜又漏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樓昨夜又漏風并收藏我在異世裝神明,但被全網直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