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雨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9章 薩摩藩的抉擇:武士刀與算盤,殺手崇禎,君雨秋,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十四年(1641年)冬,十月的鹿兒島城,海風凜冽,帶著櫻島火山隱隱的硫磺氣息。內城奧書院中,炭火盆燒得正旺,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沉重壓力。薩摩藩主島津光久(虛構名,延續島津氏)正襟危坐,年僅二十余歲的面龐上,是與年齡不符的凝重。下列坐著以老家老 島津久通(虛構)為首的一門眾、重臣,人人臉色陰沉,如臨大敵。
“諸位,” 島津光久的聲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靜,“‘明國’將軍多爾袞的使者,又送來了書信。內容與之前大同小異,敦促我薩摩表明立場,是戰是和,一言而決。” 他將一份用漢文寫的帛書推前。信中語氣看似客氣,實則隱含威脅,重申“助剿亂臣,共享太平”之意,并暗示若薩摩歸順,可保其領地安堵,甚至擴大對明貿易特權**。
“主公!” 一門眾中性格剛烈的島津豐久(虛構)猛地捶地,怒道:“豈有此理! 那些韃虜,在島原犯下屠城惡行,天人共憤!我薩摩乃源氏名門,豈能向此等野蠻之輩低頭?當聯合肥后熊本、筑前福岡諸藩,舉兵討逆,匡扶將軍(德川)家!”
“豐久大人所言極是!” 另一位年輕武士附和,“我薩摩兒郎,勇冠九州!當年萬歷朝鮮之役,我先祖亦讓明軍吃了苦頭!何懼今日區區降虜雜兵?”
“糊涂!” 老家老島津久通厲聲打斷,他須發皆白,目光卻銳利如鷹,“今時不同往日!爾等可知島原城是如何陷落的?非是武士不勇,實乃槍炮不利!**”
他深吸一口氣,環視眾人,聲音低沉而痛心:“據逃回的足輕稟報,敵軍火器之利,遠超想象!其重炮可摧城裂石,其鐵炮(燧發槍) 能連綿齊射,我軍弓箭鐵炮(火繩槍)尚未及射程,士卒已倒下一片!熊本藩派往島原的探查組,親眼目睹其排槍戰術,正面野戰,絕無勝算!”
這番話讓主戰派一時語塞。島原屠城的慘狀和護鄉軍展現出的恐怖火力,早已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九州,令人不寒而栗。
“然……難道就坐視國土淪喪,任由韃虜肆虐嗎?” 島津豐久不甘地低吼。
“非是坐視。” 島津久通轉向島津光久,鄭重道:“主公,江戶方面,至今態度曖昧,援軍遲遲不至。九州諸藩,各懷鬼胎,難以同心。 我薩摩若率先迎戰,必成眾矢之的,獨木難支啊!”
“況且……” 他壓低了聲音,“明國使者暗中許諾,若我藩保持中立,不僅領地無憂,日后對明、對琉球的貿易航線,可由我薩摩優先主導……此乃實利!”
貿易利益,深深觸動了薩摩藩的神經。薩摩偏居西南,土地貧瘠,長期以來依賴對琉球貿易乃至秘密的南洋走私維持財政。與明朝(即便是通過多爾袞)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系,誘惑巨大。
會議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主戰者以武士尊嚴、忠君報國為號;主和(或中立)者則強調實力差距、家族存續和現實利益。島津光久緊鎖眉頭,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榻榻米。一邊是武士的榮耀和對德川幕府的潛在忠誠,另一邊是家族存亡和藩國發展的巨大機遇。這個抉擇,沉重如山。
幾乎在薩摩藩內部激烈辯論的同時,一份關于“九州薩摩等藩動向及我方策反進展” 的密報,通過錦衣衛和北洋艦隊的雙重渠道,送到了北京紫禁城崇禎皇帝的御案上。
文華殿東暖閣,燭火通明。崇禎仔細閱讀著密報,特別是關于薩摩藩內部爭議以及明朝密使暗中接觸的細節。
“王承恩。”
“奴婢在。”
“你說,這島津光久,會如何抉擇?” 崇禎的目光依舊停留在密報上,語氣平淡。
“回皇爺,據密探所報,薩摩藩內部不和,少主(島津光久)優柔,老家老(島津久通)務實。加之我軍島原捷報威嚇,及貿易之利誘惑,奴婢以為,其按兵不動的可能性,有七成。”
“七成……嗯。” 崇禎微微頷首,“倭人,重利而畏威。島原的血,是威;許諾的商路,是利。”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坤輿萬國全圖》前,手指點在日本九州的位置:“薩摩若中立,九州抗倭(指抵抗護鄉軍)聯盟,便去一臂。 多爾袞的壓力驟減,可專心攻略肥后、豐前。**”
“但,不可使其過于安逸。” 他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傳旨給登萊水師和北洋艦隊的李嘉南,派一兩艘快船,偶爾靠近鹿兒島灣外海,‘例行巡弋’。**”
“再密令潛伏薩摩的細作,散播消息,言幕府疑薩摩通敵,欲削其封。”
“要讓他島津家,既嘗到中立的甜頭,又感受到站錯隊的寒意。”
“另外,” 崇禎補充道,手指劃過琉球,“告訴琉球國中山王的使臣,朕準其增加朝貢次數,但其貢道,需經由福建,而非薩摩。 小小懲戒,讓島津家知道,商路之恩,出自朕賜,亦可由朕收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殺手崇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殺手崇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