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口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朝堂派系斗,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又一口田,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晨曦微露,金色的光輝透過層層疊疊的宮闕,灑在大明宮的青磚碧瓦之上。李瑁早早起身,身著華麗而不失莊重的朝服,準備前往朝堂,迎接新一天的風云變幻。
近日,大唐邊疆局勢愈發緊張,吐蕃蠢蠢欲動,屢屢在邊境挑起事端。為應對這一危機,朝堂之上就邊疆軍費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逐漸形成了保守與激進兩派。
保守派以李林甫為首,他們認為如今大唐國內雖表面繁榮,但實則暗流涌動,各地稅賦征收困難,民生亦有艱難之處。此時若大規模增加邊疆軍費,恐加重百姓負擔,引發內亂。因此,他們主張維持現有軍費規模,通過外交手段與吐蕃周旋,力求和平解決爭端。
而激進派則以楊國忠為代表,他們覺得吐蕃野心勃勃,外交手段不過是緩兵之計,大唐若不展現強硬姿態,加強邊疆軍事力量,遲早會遭受更大的侵害。所以,他們堅決要求大幅增加軍費,擴充邊疆軍隊,主動出擊,給吐蕃以沉重打擊,確保邊疆的長治久安。
李瑁踏入朝堂,朝堂內氣氛凝重,大臣們三五成群,低聲交談,神色各異。李瑁心中明白,今日這場關于邊疆軍費的爭論必將異常激烈。
“陛下駕到!”隨著一聲高呼,唐玄宗李隆基身著龍袍,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龍椅。大臣們紛紛下跪,高呼萬歲。
待眾人起身,唐玄宗面色凝重地說道:“今日朝堂,主要商討邊疆軍費一事。吐蕃屢次犯我邊境,我大唐威嚴不可侵犯,然軍費之事關乎國家根基,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李林甫率先出列,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當下我大唐應以穩為主。國內尚有諸多事務亟待處理,若此時大幅增加軍費,百姓負擔過重,恐生民怨。再者,外交談判亦有可為之處,臣愿出使吐蕃,與其首領斡旋,定能保邊疆太平。”
楊國忠冷笑一聲,站出來反駁道:“李大人此言差矣!吐蕃狼子野心,豈會因幾句外交辭令就放棄侵略之心?如今我大唐國力強盛,若不趁此時機給予其重創,日后必成大患。增加軍費,強化邊疆軍備,才是當務之急。”
兩派大臣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朝堂之上頓時吵成一片。
李瑁站在一旁,靜靜觀察著局勢。他深知,此時貿然表態并非明智之舉,需先分析清楚兩派的優劣勢,以及唐玄宗的真實想法。
保守派李林甫,老謀深算,在朝堂根基深厚,黨羽眾多。他主張的維持現狀,從某種程度上符合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需求,他們害怕大規模的軍費開支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然而,這種做法過于保守,若長期如此,邊疆局勢恐會失控。
激進派楊國忠,雖在朝堂勢力不及李林甫,但他的主張迎合了唐玄宗想要維護大唐威嚴,展現大國風范的心理。而且,增加軍費、主動出擊,從長遠來看,確實有可能徹底解決邊疆隱患。
李瑁心中思索,自己初入朝堂不久,雖已憑借一些手段引起了部分人的關注,但根基尚淺。此時若能站對隊伍,借勢發展,定能迅速提升自己在朝堂的影響力。
就在這時,唐玄宗皺著眉頭,看向眾人問道:“壽王,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李瑁身上。李瑁深吸一口氣,出列說道:“陛下,兒臣以為,楊大人所言極是。吐蕃近年來屢屢侵犯我大唐邊境,氣焰囂張。若我們只是一味地通過外交手段周旋,而不展現出足夠的軍事威懾力,他們必然會得寸進尺。”
此言一出,楊國忠面露喜色,而李林甫則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李瑁接著說道:“固然,增加軍費可能會在短期內給百姓帶來一定的負擔,但從長遠來看,只有邊疆穩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昌盛。而且,兒臣以為,在增加軍費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優化國內稅賦制度,開源節流,確保軍費的增加不會過度影響民生。”
唐玄宗微微點頭,說道:“壽王之言,甚合朕意。只是這開源節流,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不知壽王可有具體的辦法?”
李瑁早有準備,說道:“陛下,兒臣以為,其一,我們可以加強對商業的管理和稅收。如今大唐商業繁榮,然而商稅征收卻存在諸多漏洞。若能完善商稅制度,必能增加不少財政收入。其二,削減一些不必要的宮廷開支。宮廷之中,奢靡之風漸起,許多開支本可節省。如此一來,既能保證軍費的增加,又不會給百姓帶來過重的負擔。”
唐玄宗聽后,思索片刻,說道:“壽王的想法倒是新穎。諸位愛卿,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李林甫心中雖不滿李瑁站在了激進派一邊,但此時也不好公然反對,只得說道:“陛下,壽王的想法雖好,但實施起來恐有諸多困難,還需從長計議。”
楊國忠則說道:“陛下,壽王所言有理有據,此時正是我大唐展現威嚴之時,不應再猶豫不決。至于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必能克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又一口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一口田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