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口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與子儀論兵,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又一口田,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安城的春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然而李瑁的心中卻絲毫沒有這春日的輕松愉悅。安祿山的威脅如烏云般籠罩在大唐的天空,隨時可能降下狂風驟雨。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李瑁特意邀請了郭子儀,這位大唐名將在軍事上的造詣深厚,李瑁希望能與他深入探討兵法,共同謀劃御敵之策。
郭子儀應約來到壽王府,他身著一襲簡潔的武將常服,身姿挺拔,步伐沉穩,雖未著戰甲,卻依舊難掩身上那股久經沙場的英武之氣。李瑁早已在王府的書房外等候,見郭子儀到來,趕忙迎上前去,抱拳行禮道:“郭將軍,今日勞您大駕光臨,瑁深感榮幸。”
郭子儀連忙還禮,笑道:“壽王殿下客氣了,如今國事艱難,殿下心系天下,召集我等來商討御敵之策,子儀自當全力以赴。”
二人走進書房,書房內布置簡潔,四周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兵書典籍。中間的大案上,一幅大唐邊疆的軍事地圖展開,上面密密麻麻地標注著各種記號。李瑁請郭子儀在案前就座,隨后說道:“郭將軍,如今安祿山在邊疆蠢蠢欲動,其勢已成尾大不掉。瑁雖有些想法,但深知在軍事上,還需向將軍多多請教。”
郭子儀目光落在地圖上,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說道:“殿下過謙了。殿下對局勢的洞察以及此前提出的一些應對策略,子儀都有所耳聞,十分欽佩。如今這安祿山手握重兵,且訓練有素,確實是一大勁敵。”
李瑁微微點頭,指著地圖說道:“郭將軍,您看這安祿山的勢力范圍,以范陽為中心,輻射周邊。他占據了有利的地理位置,進可攻,退可守。而且,他暗中擴充軍隊,囤積糧草兵器,顯然是有備而來。依將軍之見,我們當如何應對?”
郭子儀沉思片刻,說道:“殿下,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首先要對安祿山的軍隊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包括其兵力部署、兵種構成、將領特點等。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制定出針對性的戰略。”
李瑁深表贊同,說道:“瑁也一直派人在收集這方面的情報。據目前所知,安祿山的軍隊以騎兵為主,機動性極強,且他招募了不少塞外的胡人,這些胡人士兵擅長騎射,戰斗力不容小覷。”
郭子儀皺了皺眉頭,說道:“騎兵的機動性確實是個麻煩。不過,我們也有應對之策。可以在邊疆的一些重要關隘,設置堅固的防御工事,以阻擋其騎兵的沖擊。同時,加強弩兵的訓練,弩箭的射程遠,威力大,可對騎兵造成有效的殺傷。”
李瑁眼睛一亮,說道:“將軍所言極是。此外,瑁覺得我們還可以利用地形。安祿山的騎兵在廣闊的平原上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我們可以將戰場引向山區或者河流縱橫的地帶,限制其騎兵的行動。”
郭子儀點頭稱贊道:“殿下此計甚妙。比如在這太行山脈一帶,地勢險要,我們可以提前在山谷中設下伏兵,待安祿山的騎兵進入,便可截斷其退路,前后夾擊。”
二人一邊討論,一邊在地圖上比劃著,不斷完善著戰略構想。
接著,李瑁又說道:“郭將軍,除了應對安祿山的具體戰術,瑁還在思考大唐軍事體系的問題。如今大唐的軍隊,雖人數眾多,但在指揮協調、訓練方式等方面,似乎存在一些問題。不知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郭子儀神色凝重,說道:“殿下眼光獨到。如今大唐軍隊,地方軍隊與中央軍隊之間,存在指揮不暢的情況。而且,各地軍隊的訓練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統一的標準。這些問題若不解決,將會影響到整個軍隊的戰斗力。”
李瑁思索著說道:“瑁認為,應該建立一個統一的軍事指揮體系,加強中央對地方軍隊的掌控。同時,制定統一的訓練標準,定期對軍隊進行考核,對于訓練不達標的將領,進行懲處。”
郭子儀撫須說道:“殿下所言甚是。此外,還應注重軍隊的后勤保障。一場戰爭的勝負,后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確保糧草、兵器等物資的及時供應,而且要保證物資的質量。”
李瑁點頭道:“將軍說得對。瑁打算向陛下奏明,加強對后勤部門的監管,嚴懲貪污腐敗行為,確保前線將士無后顧之憂。”
二人越談越深入,從具體的戰術戰法,到整個大唐軍事體系的改革,都進行了詳細的討論。不知不覺間,天色漸暗,書房內的丫鬟進來點上了燭火。
李瑁感慨道:“與郭將軍這一番暢談,瑁受益匪淺。如今大唐面臨危機,正需要將軍這樣的棟梁之才。”
郭子儀起身抱拳道:“殿下過譽了。保家衛國,乃子儀分內之事。如今殿下有勇有謀,心系大唐,子儀愿與殿下攜手共進,共抗安祿山。”
李瑁也起身,堅定地說道:“有將軍這句話,瑁便放心了。接下來,我們要將今日所商討的內容,逐步落實。時間緊迫,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又一口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一口田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