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口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密網深潛 暗探敵營,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又一口田,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安宮闈的肅清塵埃落定,李瑁帶著新整編的侍衛隊返回幽州時,中軍大帳的沙盤上已添了不少新標記——嶺南藤甲兵抵達洛陽,江南漁民水師封鎖了淮河渡口,河東民兵則在太行山沿線筑起了五道烽火臺。系統的【戰場態勢圖】上,代表叛軍的黑點正被不斷壓縮,僅剩幽州以北的漁陽、平盧兩地。
“叛軍龜縮不出,必有圖謀。”李瑁指尖點在漁陽的位置,“安祿山老巢在此經營多年,城中布防、糧草儲備,我們所知甚少。若強攻,怕是要付出不小代價。”
周明在旁補充:“前幾日派去的探子,只摸到城外便被發現,回來的兩個還受了重傷。漁陽城內盤查極嚴,連菜農進城都要驗三次路引。”
李瑁沉吟片刻,忽然想起華山派青松道長臨行前的話:“江湖人探消息,講究‘藏于九地之下’,不必非要穿夜行衣,扮個挑糞的、磨剪子的,反倒更穩妥。”他抬頭對周明說:“傳令下去,暫停明暗哨探查,改用‘滲透’之法。”
三日后,一支由二十人組成的“特殊小隊”悄然出發。領頭的是江湖人稱“千面狐”的柳輕煙,她曾是江南戲班名角,能模仿男女老少十余種聲線,更擅長易容——這還是青松道長特意從蘇州“請”來的幫手。隊員里有 盜圣門下的弟子,擅長開鎖翻墻;有曾在安祿山軍中當過伙夫的老兵,熟悉叛軍口令;還有兩個藥鋪掌柜,能以行醫為名出入各府。
柳輕煙的第一站是平盧。她扮成一個喪夫的寡婦,帶著“亡夫”的牌位投奔遠房親戚——那親戚正是她提前買通的一個叛軍小卒。守城時,叛軍兵卒見她哭得梨花帶雨,又有小卒擔保,只粗略看了路引便放行了。
入城第一晚,柳輕煙便摸清了兩件事:一是平盧守軍每日酉時換崗,換崗時會唱一段安祿山編的“效忠歌”,歌詞暗合口令;二是城西糧倉的看守嗜賭,每晚都要偷偷溜去城隍廟賭錢。
她將消息寫在薄如蟬翼的絹紙上,卷成細條藏在發髻里,再讓那叛軍小卒“不小心”將發髻蹭掉在城外的茶攤——茶攤老板是早已布好的眼線,會將絹紙塞進空心的扁擔,由挑柴人帶出城。
三日后,李瑁收到第一條關鍵情報:【平盧糧倉有夾層,明倉存糧只夠三月,暗倉藏糧可支一年,入口在糧倉后院枯井之下。】
“好個安祿山,竟藏得這么深。”李瑁看著情報冷笑,當即下令:“讓平盧周邊的民兵佯裝襲擾東門,吸引注意力,再派五百精兵夜襲西倉,目標直指枯井。”
夜襲果然得手。當唐軍從枯井里起出二十萬石糧食時,守倉的叛軍還在城隍廟堵得昏天黑地。消息傳回漁陽,安祿山氣得將茶杯摔碎:“一群廢物!連個寡婦都看不住!”
漁陽城內的盤查頓時嚴了數倍。柳輕煙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這里。
這次她換了身份——扮成一個從洛陽逃難來的老郎中,帶著個“啞巴徒弟”(實則是 盜圣弟子)。進城時,守門校尉見她鶴發童顏,還拄著拐杖咳嗽不止,只揮揮手便放行了。
老郎中的“醫館”開在貧民窟,起初無人問津,直到有天,一個叛軍小校的老娘突然咳血不止,請遍城里的大夫都沒用,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找來了。柳輕煙三副藥下去,老太太竟能下床走路了。消息傳開,醫館漸漸有了名氣,連叛軍將領的家眷都來找她瞧病。
一日,安祿山的副將史思明的小妾來診病,閑聊時抱怨:“將軍最近總在后院發脾氣,說什么‘鴿子飛不出去’,還砸了好幾個鳥籠。”
柳輕煙心中一動——鴿子必是傳遞情報的信鴿。她讓“啞巴徒弟”趁夜潛入史思明府,果然在后院發現了二十多個鴿籠,籠門都掛著小鎖,鴿子腿上還綁著特制的銅管。徒弟沒驚動任何人,只記下了鴿子的羽色和銅管的樣式。
當晚的情報便送到了李瑁案頭:【漁陽城內信鴿均為灰羽白尾,腿上銅管刻有‘祿’字,每日卯時放飛,飛往方向為漠北。】
“漠北……”李瑁立刻想起系統之前的分析,【突厥與安祿山勾結】。他當即讓柳輕煙查史思明與漠北的聯絡頻率,結果發現近半月放飛的鴿子比往常多了三倍。
“他們在求援。”李瑁斷定,“安祿山想讓突厥出兵牽制我們,好趁機南逃。”他立刻調派玄甲銳士駐守漁陽以西的要道,又讓回紇使者加快結盟談判——這正是用情報反制的關鍵一步。
滲透最危險的一環,落在了曾是安祿山伙夫的老兵王二柱身上。他的任務是混入安祿山的親衛營,探查中軍大帳的布防。
王二柱憑著一口地道的漁陽話和熟練的炊事手藝,果然被招進親衛營當伙夫。但親衛營規矩極嚴,伙房與中軍大帳隔著三重崗哨,連送菜都要隔著欄桿遞進去。
他急得滿嘴燎泡,直到有天給安祿山的貼身侍衛送夜宵,聽到侍衛抱怨:“將軍這幾日總說馬鞍磨得慌,讓找個會縫皮子的來修修。”王二柱眼睛一亮——他年輕時學過皮匠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又一口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一口田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