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又一口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紫宸宴暖 功載千秋,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又一口田,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紫宸殿的暖爐燃得正旺,銀炭的香氣混著安息香在空氣中彌漫,將殿內烘得如暮春時節。李瑁立于丹陛之下,玄色朝服的下擺輕輕掃過金磚地面,留下極淡的痕跡——那是從河北帶回的塵土,他特意沒讓內侍擦去,仿佛這樣就能將千里之外的土地氣息留在身邊。

“陛下,”他微微躬身,聲音沉穩,“河北諸州的流民登記冊已整理完畢,共收錄十二萬七千三百余人,其中有三萬余戶愿意返鄉務農。臣已讓各州府備好農具與種子,就等開春解凍便能耕種。”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卷厚厚的冊子,雙手捧著遞上前。

內侍接過冊子呈給玄宗,玄宗翻開幾頁,見上面字跡工整,每一戶的人口、耕地、所需種子數量都標注得清清楚楚,不由頷首:“你做事,朕向來放心。”他指尖劃過“滄州青縣”一欄,那里密密麻麻記著二十余戶孤寡老人的姓名,旁邊用朱筆注著“已安排鄉鄰照拂”,嘴角的笑意更深了,“這些細節,虧你能想到。”

李瑁低頭道:“百姓之事無小事。臣在滄州時,見一位老婆婆守著空蕩蕩的屋子,說兒子戰死了,自己又種不動地,便想著若不妥善安置,怕是開春也沒人愿留。”他頓了頓,想起那老婆婆顫巍巍塞給他的柿餅,至今齒間仿佛還留著那份清甜,“臣已讓各州府篩選出有經驗的老農,組成幫扶隊,一對一教新歸鄉的百姓打理田地。”

“好,好一個‘百姓之事無小事’。”玄宗將冊子遞給張九齡,“宰相看看,這便是我大唐的少年郎,既有鋒芒,又存仁心。”

張九齡接過冊子,仔細翻閱,不時點頭稱贊:“榮王殿下不僅清剿了叛匪余孽,更能安撫民心,此乃治本之策。臣注意到,殿下在趙州推行的‘以工代賑’之法頗為精妙——讓流民參與修水渠、筑堤壩,既能解決溫飽,又能興修水利,一舉兩得啊。”

殿內頓時響起一片附和之聲。吏部尚書捋著花白的胡須,感慨道:“想當年,太宗皇帝平定突厥,靠的是鐵騎;如今榮王安定河北,靠的是民心。這才是江山穩固的根本啊。”

李瑁剛要謙遜幾句,殿外忽然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楊玉環領著幾名宮女端著食盒走進來。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宮裝,裙擺上用銀線繡著細密的纏枝紋,行走時衣袂輕揚,宛如月下流螢。“陛下,各位大人,”她屈膝行禮,聲音柔婉如琴音,“聽聞榮王殿下從河北歸來,臣妹特意讓人做了些河北風味的點心,給大家嘗嘗鮮。”

宮女們將食盒一一打開,里面是熱氣騰騰的蒸糕、酥脆的胡麻餅,還有用新磨的豆粉做的驢打滾。楊玉環拿起一塊蒸糕,遞到李瑁面前,眼波流轉:“這是用趙州新麥做的,殿下嘗嘗,比長安的麥粉是不是更清甜些?”

李瑁接過蒸糕,指尖不經意觸到她的指尖,兩人都微微一頓,隨即各自移開目光。李瑁咬了一口,溫熱的米香混著淡淡的棗泥甜味在口中散開,確實帶著河北麥田的質樸氣息,他笑道:“不錯,比長安的多了些煙火氣。”

“煙火氣才好呢,”玄宗接過楊玉環遞來的胡麻餅,咬了一大口,“說明百姓能安穩過日子了。瑁兒,你在河北時,可聽說民間給你編了歌謠?”

李瑁一愣,隨即有些不好意思:“臣略有耳聞,不過是百姓抬舉。”

“什么抬舉,”戶部侍郎笑著插話,“臣昨日收到滄州刺史的奏報,說當地孩童都在唱‘榮王來,溝渠通;榮王走,糧倉豐’,這可是實打實的民心啊。”

眾人哄笑起來,殿內氣氛愈發輕松。李瑁看著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在河北的那些日夜:在趙州疫區,他和醫官們一起熬藥,汗水浸濕了衣背,卻在看到病患退燒時覺得一切都值;在滄州城外,他和士兵們一起加固堤壩,手掌磨出了血泡,卻在看到百姓們送來的熱湯時感到溫暖;在青縣的田埂上,他跟著老農學看墑情,泥土沾滿了褲腳,卻在聽聞來年畝產預估時滿心歡喜。

“陛下,”李瑁忽然開口,目光明亮,“臣此次在河北,發現許多荒地因缺水而閑置。臣想開春后帶人去疏浚河道,再修幾座水庫,這樣即便遇上旱年,莊稼也能有收成。”

“準了。”玄宗毫不猶豫,“需要多少人力、糧草,盡管跟戶部提。朕還聽說,你想在河北推廣水稻種植?”

“是,”李瑁點頭,“江南的稻種產量高,臣已讓人從蘇州調了些良種,打算先在滄州試種。若是成功,便能讓河北百姓多些收成。”

張九齡撫掌道:“此乃利國利民之舉!臣愿讓戶部全力配合,調撥農具、種子,再派幾名農官協助殿下。”

“臣也愿舉薦幾位熟悉水利的官員,隨殿下同去。”工部尚書也出列附和。

一時間,殿內官員紛紛建言獻策,有的提議派軍醫隨行以防疫病,有的愿意捐贈新式農具,還有的自請前往河北協助推廣農技。李瑁一一記下,心中暖意涌動——這便是大唐的朝堂,縱有分歧,卻總能在為百姓謀福祉的事上同心協力。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