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口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新舊相融定江湖,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又一口田,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安的初夏,朱雀大街兩側的槐樹已綴滿綠葉,蟬鳴從黎明就開始聒噪,卻蓋不過西市方向傳來的人聲鼎沸。江湖仲裁堂外的空地上,三天前就搭起了一座丈高的木臺,臺柱裹著朱紅綢布,臺側懸掛著兩面旗幡——左首“江湖”二字用的是百年老松煙墨,筆鋒如劍;右首“朝堂”二字摻了朱砂,沉穩如印。辰時未到,木臺周圍已擠得水泄不通,連酒樓的二樓、三樓都扒滿了看熱鬧的百姓,賣胡餅的、挑擔子的、挎著藥箱的,都踮著腳往臺邊湊,議論聲像潮水般起伏。
“聽說了嗎?這次不光華山、武當的老掌門來了,連西域的‘風沙盟’都派了人,他們用駱駝隊改的鏢隊,據說能在流沙里走三天三夜不迷路呢!”
“還有江南的‘水月閣’,那些姑娘們用絲綢做的箭囊,又輕又結實,老門派說她們‘玩物喪志’,可去年救落水商隊時,就是靠那箭囊里的信號彈才引來救援的……”
“噓,快看!李瑁殿下到了!”
隨著一聲低喝,人群瞬間靜了。李瑁身著素色錦袍,腰間只系了塊雙魚玉佩,踩著晨光走上木臺。他目光掃過臺下,左首是傳統門派的陣營——華山掌門岳長風一襲青衫,手里攥著那柄傳了七代的“斷水劍”,劍鞘上的云紋被摩挲得發亮;武當紫陽真人坐在輪椅上,由弟子推著,拂塵垂在膝前,銀絲般的胡須在風中微動;丐幫凈衣派長老錢通抱著個酒葫蘆,不時往嘴里灌一口,目光卻緊盯著對面,喉結滾動個不停;還有嵩山派的代理掌門勞德諾,雖站在末位,卻不時偷瞄岳長風,顯然還在為前幾日的糾紛耿耿于懷。
右首的新勢力陣營則熱鬧得多——破風堂林小七斜倚著臺柱,腰間鐵尺的刻度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身后跟著漕幫的“水耗子”阿蠻,那丫頭梳著雙丫髻,手里轉著枚磨得發亮的銅錢,銅錢邊緣被她鑿了幾個小齒,說是能算路程;西域“絲路盟”盟主石敢當是個紅臉膛的漢子,身后跟著四個高鼻深目的胡商,其中一個波斯商人懷里揣著個黃銅制的玩意兒,據說是能看時辰的“日晷”,被老門派罵作“奇技淫巧”;江南“水月閣”的閣主蘇輕晚一襲水綠羅裙,手里捧著架小巧的機關鳶,翅膀上蒙著極薄的蟬翼紗,據說能載著書信飛過三江水路。
“今日請各位來,不為別的。”李瑁的聲音透過臨時架起的銅喇叭傳開,清晰地落在每個人耳中,“前幾日仲裁堂來了樁案子:‘快刀門’的老掌門,把用新式短刀的弟子逐出師門,說那刀‘少了三分剛勁’;可那弟子用這短刀,卻在漠北救下了被沙盜圍困的商隊。”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左首,“岳掌門,您是江湖前輩,先說說吧。”
岳長風往前一步,青衫下擺掃過臺板,帶起一陣風:“殿下明鑒!江湖之所以能立千年,靠的是‘傳承’二字!我華山派的‘紫霞功’,從祖師爺傳下來,每一代弟子都要先練三年樁功,再學吐納,誰敢跳過一步?去年有個弟子想把吐納口訣改成短句,說方便記,結果練岔了氣,躺了三個月!”他舉起斷水劍,劍身在陽光下折射出冷光,“這劍,開刃要七道工序,淬火得用秦嶺的泉水,少一步,劍就脆,砍三刀就崩口。飛燕閣的機關弩是快,可上個月在秦嶺,齒輪卡了殼,三個弟子被熊瞎子傷了——這就是不重根基的下場!”
“岳掌門這話,晚輩就不愛聽了!”林小七直起身,鐵尺在掌心敲出“當啷”響,“去年漠北商隊遇襲,沙盜用的是改良過的彎刀,比咱們的樸刀長半尺,若不是阿蠻的‘水龍炮’,三十多匹駱駝的貨物早沒了!那水龍炮是阿蠻爹用漁船的舊馬達改的,按老規矩,這叫‘離經叛道’,可它能在三丈外把沙盜的帳篷打穿,難道不比死練劈砍強?”
阿蠻把銅錢拍在掌心:“就是!我爹說,當年鄭和下西洋,船也是越改越結實,難道老祖宗造船時,還能料到有蒸汽機?上個月武當的師兄們在秦嶺迷路,若不是我用銅錢上的刻度量樹影,算出方位,他們就得在山里啃野果!”
石敢當接口道:“我們絲路盟用胡商的‘飛輪’代替鏢旗,在沙漠里能比傳統鏢隊快兩天!老規矩說‘鏢師不得與胡商同行’,可如今波斯的香料、大食的琉璃都要經咱們的手,死守著老規矩,難道讓商機從眼前飛了?”他身后的波斯商人掀開懷里的日晷,指針在陽光下投出細影:“這玩意兒能看時辰,比看太陽準,難道也算錯?”
“放肆!”紫陽真人的拂塵猛地一甩,銀絲掃過臺板,激起一陣塵土,“你們懂什么!太極劍講究‘以柔克剛’,可你們的機關弩,連三歲小兒都能扣動扳機,這叫‘投機取巧’!當年‘百曉生’排兵器譜,哪樣不是一刀一劍拼出來的名聲?現在倒好,齒輪、飛輪、水龍炮……再過些年,怕是連馬步都沒人肯扎了!”他指著林小七的鐵尺,“還有你這尺子,非要刻上刻度,說是能量距離,簡直是畫蛇添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又一口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一口田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