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又一口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9章 青山為盟護生機,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又一口田,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驚蟄的雷聲剛過,青城山脈的晨霧還帶著料峭寒意,李瑁已踩著沾露的石階往云霧山深處走。褲腳卷到膝蓋,泥水順著草鞋的縫隙往里滲,他卻渾然不覺,目光死死盯著前方——護民部昨夜傳來急報,有人在禁采區刨開半面坡找天麻,連去年新栽的油松都被掀翻了二十余棵。

“盟主,就是這兒了。”領路的藥農老張蹲下身,指著裸露的紅土坡,聲音發顫。只見坡上布滿鐵鎬的深痕,幾株尚未長成的天麻被連根拔起,在晨露里蔫成灰綠色的細條;更觸目驚心的是那些油松幼苗,斷折的枝椏混著新翻的黃土,像一道道淌血的傷口,順著坡勢往山下的梯田蔓延。

李瑁彎腰拾起一棵斷苗,松針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卻已失去生機。他指尖撫過潮濕的泥土,那土黏而松散,稍一用力便簌簌往下掉——這處坡地是去年護民部特意選定的“固土示范區”,三百棵油松剛扎下根,就等著雨季來臨時能擋住山洪。

“查,是誰干的。”他聲音沉得像山澗的冰,“讓山林護衛隊的人帶工具來,今天就在這兒補種。另外,把各分壇的掌事都請過來,就說我在云霧山等著他們看‘ (教訓)’。”

消息順著山道傳開時,山下的集鎮剛擺開攤子。鐵劍門門主趙鐵柱正給弟子們分發新打的鐵鍬,聽聞消息,當即把鐵鍬往肩上一扛:“娘的,敢在禁采區撒野!都跟我走,今天不練劍了,就在山上耗著,不把樹苗栽回去誰也別想下山!”

百草堂的蘇婉聞訊,提著竹籃快步趕來。籃子里裝著傷藥、麻布,還有二十株培育好的天麻幼苗,根須上裹著濕潤的苔蘚。“這些野生天麻本就該再長兩年,”她蹲在被刨開的土坑邊,輕輕撥開泥土查看,“亂挖不僅斷了來年的收成,還把蜜環菌都帶出來了——這東西跟天麻共生,沒了它,這片山往后再難長天麻。”

辰時過半,各分壇的掌事陸續趕到。清風觀的玄塵道長拄著拐杖,看到那片狼藉,白須氣得發抖:“造孽啊!這坡地連著山下三村的水源,真到了雨季,山洪下來,誰也跑不了!”突厥黑石部的阿史那骨都蹲下身,抓起一把紅土搓了搓,用生硬的漢話道:“在草原,挖了草場要賠十倍的牧草。這里的規矩,也該這樣。”

正說著,山林護衛隊的趙虎押著個精瘦漢子過來。漢子低著頭,手里還攥著半袋剛挖的天麻,正是鄰村的王二。“俺……俺不是故意的。”王二聲音發顫,褲腳還沾著紅泥,“俺娘咳得直不起腰,郎中說要野生天麻才能治,俺才……”

“治病是急事,”李瑁打斷他,語氣卻緩了些,“但你看看這坡,雨水一沖,山下三畝麥田都得被淹。治病的法子有很多,犯不著毀了大家伙的根基。”他從蘇婉籃里拿出一株天麻幼苗,塞到王二手里,“來,今天你就負責把這些苗栽上。蘇醫師會教你怎么種,種活了,我讓百草堂先賒你半年的藥;種不活,就留在山上護林,啥時候看到這片坡綠了,啥時候再回家。”

王二愣住了,接過幼苗的手止不住發抖。蘇婉已蹲下身,用小鏟在土坡上挖了個淺坑,指著坑底的白色菌絲:“看到這蜜環菌沒?天麻得靠它活,栽的時候得讓根須貼著菌絲,再蓋層腐葉土……”

那天的云霧山,成了個熱鬧的“生態課堂”。鐵劍門的弟子們掄著鐵鍬挖樹坑,趙鐵柱嫌他們動作慢,脫了外衫親自示范:“挖深點!至少二尺,根須才能扎穩!”玄塵道長帶著道童們在坑底鋪碎木屑,說“這東西能保墑,跟咱們觀里的養蘭土一個理”;阿史那骨都則指揮突厥漢子們用藤條編護欄,把新栽的樹苗圍起來,“防著野獸刨根”。

最意外的是飛鷹商會的哈曼。他本是來青城談琉璃生意,聽聞消息,竟帶著四個波斯工匠扛著工具來了。“在波斯,我們把綠洲叫‘生命之眼’。”哈曼蹲在樹苗旁,演示他們的“滴灌法”——將陶罐裝滿水,底部鉆個細孔,口部用濕布封住,埋在樹根旁,水能順著小孔慢慢滲進土里,比潑灑省水三成還多。他擦著汗笑道:“樹活了,商路才能長久,這賬我們算得清。”

義學的少年們更是跑得歡。阿古拉帶著突厥孩童在坡底挖排水溝,用石塊壘出“之字形”彎道,說“這樣能讓水流慢下來,不沖壞田”;卓瑪和吐蕃少女們采來蒲公英、紫花苜蓿的種子,撒在裸露的黃土地上,唱著家鄉的歌謠:“草籽草籽快快長,蓋住黃土擋風沙……”他們還編了首《護山歌》,調子學著山里的畫眉叫,在林間傳唱:“砍樹容易栽樹難,一棵能擋一片寒;河水清了魚才歡,青山在時家才安。”

這場“補種事件”后,李瑁當即讓清議堂制定《江湖生態公約》,刻在總壇門前的青石板上,共十條,條條分明:

一、禁伐胸徑不足五寸的幼樹,伐木后須在三月內補種三倍幼苗;

二、禁涸澤而漁,漁網網眼不得小于三寸,產卵期禁漁;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