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夢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新的戰場,何以為民,好故夢心,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月初,東原省已完全籠罩在盛夏的炙熱之中。李騰提著簡單的行李,站在東月市委宣傳部那棟略顯莊重的五層辦公樓前,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混合著城市特有的汽車尾氣味和行道樹上知了的聒噪,與青林鎮帶著竹葉清香的山風截然不同。
他的調令是三天前正式收到的,趙曉波和李騰之間,縣委組織部最終還是只推薦了李騰,宋書記給的理由是兩個年輕干部都在重要崗位,一下子都走了鎮里工作會很難開展。市委組織部統一安排的年輕干部跟班學習,為期三個月。他被分配到了市委宣傳部新聞科。對于這個安排,他心里有些沒底。宣傳工作是黨的喉舌,要求極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文字功底,與他熟悉的鄉鎮經濟工作相去甚遠。
“李騰!”一個熟悉而清脆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他回頭,看見張薇正從大門一側快步走來。她穿著一件淺藍色的確良襯衫,扎著利落的馬尾,額角帶著細密的汗珠,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悅和一絲關切。
“等你有一會兒了,怕你找不到地方。”張薇走到他面前,微微仰頭看著他,眼睛亮晶晶的,“怎么樣?路上還順利嗎?”
“順利。”李騰看著她,連月來的思念和初到新環境的些許忐忑,在這一刻都被撫平了許多,“你等很久了?”
“沒多久。走吧,我先帶你去報到,然后安頓宿舍。”張薇自然地想接過他手中的一個包,李騰側身避開了。
“我來就行。你在前面帶路。”
走進市委宣傳部的大門,一股混合著油墨、紙張和舊式家具特有的氣味撲面而來。樓道里比外面陰涼許多,但氣氛卻顯得嚴肅而忙碌。穿著白襯衫或淺色上衣的人們步履匆匆,手里拿著文件,低聲交談著。墻壁上張貼著各種學習標語和宣傳畫,黑板報上是用粉筆精心謄寫的工作動態。
與青林鎮政府大院那種時而雞飛狗跳、時而熟人閑聊的鄉土氣息相比,這里的一切都顯得更加規整、高效,也帶著一種無形的距離感。
張薇輕車熟路地帶著他上到三樓,來到干部科。辦理報到手續時,那位戴著老花鏡的科長翻看著李騰的檔案,抬頭看了他一眼:“紅星縣青林鎮來的?嗯,基層來的同志,好好學,宣傳部的工作跟鄉鎮不一樣。”
“是,科長,我一定努力學習。”李騰恭敬地回答。
手續辦完,張薇又帶他去后勤科領了宿舍鑰匙。宿舍就在市委大院后面的一棟舊筒子樓里,一間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間,一張木板床,一張書桌,一把椅子,條件簡陋,但還算干凈。
“這里條件一般,但離單位近,中午可以回來休息一下。”張薇幫他簡單收拾了一下,“吃飯在市委食堂,離這兒也不遠。我先帶你熟悉一下環境,下午再帶你去新聞科。”
安頓好行李,張薇帶著他在市委大院里轉了一圈,指點了食堂、開水房、澡堂的位置。看著她對這里如此熟悉,李騰忍不住問:“你在這里……還好嗎?”
張薇明白他問的是什么,笑了笑:“剛開始也不習慣,這里節奏快,要求高,一個通知下來,可能就要連夜趕稿子。不過慢慢就好了,能學到很多東西。”她頓了頓,壓低聲音,“特別是政策理論水平和公文寫作,進步特別大。你來了,正好我們可以互相學習。”
她的語氣里帶著一種經過歷練后的從容,讓李騰既為她高興,也感到了壓力。
下午兩點半,張薇帶著李騰準時出現在新聞科辦公室。這是一間大辦公室,擺放著七八張辦公桌,電話鈴聲、打字機聲(當時電腦尚未完全普及)、以及人們的交談聲混雜在一起,顯得異常忙碌。
新聞科科長是一位四十歲左右、身材微胖、面色和善的男同志,姓劉。劉科長熱情地跟李騰握了握手:“李騰同志是吧?歡迎歡迎!早就聽說青林鎮出了個能干的年輕干部,沒想到這么年輕。到了這里就是一家人,別拘束。”
劉科長隨即向辦公室里的其他人介紹了李騰。同事們大多抬頭報以善意的微笑,又很快埋首于自己的工作。李騰注意到,這些同事看起來都比青林鎮的干部更顯文氣,也更為年輕。
他的工位被安排在一個靠窗的角落,對面是一位三十出頭、戴眼鏡的男同志,名叫孫浩,是新聞科的骨干。
“李騰同志,坐。”孫浩扶了扶眼鏡,指著對面堆滿資料的桌子,“你先熟悉一下環境。這幾本是近期的主要報刊,還有部里和科里的一些工作制度、簡報,你先看看,了解了解我們新聞科是做什么的。”
“謝謝孫老師。”李騰接過那一摞厚厚的材料和報刊,坐了下來。
他翻開那本用訂書機簡陋裝訂的《新聞科工作職責與流程》,第一條就是“負責全市新聞報道的組織、協調與策劃,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他一行行仔細閱讀著,感覺像是在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那些諸如“輿情分析”、“議題設置”、“典型宣傳”的詞匯,對他而言既陌生又充滿挑戰。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何以為民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何以為民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何以為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好故夢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故夢心并收藏何以為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