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好故夢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問計于民,何以為民,好故夢心,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泉村的夜晚來得格外早。太陽剛隱沒在西邊的山脊后,整個村子便迅速被深沉的暮色籠罩,只有零星幾盞昏黃的燈火在黑暗中閃爍,如同散落的星辰。初春的山風帶著料峭寒意,吹過破敗的屋舍和寂靜的村路,卷起幾片枯葉,打著旋兒落入黑暗中。

李騰站在村委會二樓的臨時宿舍窗前,望著窗外黑黢黢的山影。這是他主動要求在石泉村住下的第一晚。下午送走司機老周后,他便讓耿大山帶他去了村里唯一還營業的小賣部,買了些簡單的生活用品。

“李鎮長,村里條件差,您何苦...”耿大山當時還試圖勸阻。 “既然是石泉村的包村干部,就要和村民們同吃同住。”李騰的回答不容置疑。 此刻,村委會這棟二層小樓里,只有他和守夜的老文書兩人。白日里的喧囂散去,村莊的寂靜變得格外深沉,偶爾傳來的犬吠和不知名的夜鳥啼鳴,反而更加凸顯了這片土地的與世隔絕。

李騰在窗前站了許久,才轉身點燃桌上的煤油燈——石泉村至今尚未完全通電,只有傍晚六點到九點這三個小時有電,其他時間都要靠煤油燈照明。昏黃的燈光在他臉上跳躍,映出一張年輕卻堅毅的面龐。 他攤開筆記本,就著搖曳的燈光,開始整理今天的調研記錄。筆尖在粗糙的紙張上沙沙作響,將白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一一記錄下來。

“石泉村貧困現狀:一、基礎設施極度落后,道路不通,電力不穩,飲水困難;二、產業結構單一,除傳統種植養殖外,無任何集體經濟;三、人力資源匱乏,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嚴重,留守老人兒童占比過高;四、村民思想保守,對改變現狀缺乏信心...”

寫到這里,李騰的筆頓了頓。他想起今天走訪時遇到的那位七十八歲卻精神矍鑠的老漢,想起他口中那眼神奇的山泉;想起那片適合種植中藥材的坡地;想起韌性十足的金剛藤... “但是,”他繼續寫道,“石泉村并非沒有希望。其潛在優勢:一、優質的山泉水資源,可能具有開發價值;二、獨特的藤編手工藝原料和傳統;三、適宜中藥材種植的山地資源;四、淳樸的民風和長壽現象背后的生態價值...”

記錄完畢,李騰合上筆記本,吹熄煤油燈,和衣躺在了簡易木板床上。黑暗中,他睜著眼睛,聽著窗外呼嘯的山風,腦海中已經開始構思明天要召開的“諸葛亮會”。 這個想法是今天下午突然冒出來的。當時他正和耿大山走訪一位會藤編的老人,看到老人那雙粗糙卻靈巧的手將一根根藤條編織成精美的籃子,他忽然想到:石泉村的問題,光靠鎮里派來的干部指手畫腳是解決不了的,必須問計于民,讓村民們自己為村子的發展出謀劃策。

“諸葛亮會...”李騰在黑暗中喃喃自語,嘴角泛起一絲笑意。這個名字既形象又貼切,他邀請村里的“諸葛亮”們齊聚一堂,共商石泉村的發展大計。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李騰就起床了。他用冰冷的井水洗了把臉,頓時神清氣爽。村委會的老文書已經燒好了熱水,給他泡了一碗方便面。

“李鎮長,村里沒什么好吃的,您將就一下。”老文書不好意思地說。 “這已經很好了。”李騰接過方便面,三下五除二吃完,便開始準備今天的會議。 上午八點,耿大山和幾位村干部陸續來到村委會。看到李騰早已在辦公室等候,都有些驚訝。 “李鎮長,您起得真早。”耿大山說。 “習慣了。”李騰笑笑,“耿書記,今天這個會,我想換個形式開。” “換個形式?”耿大山不解。

“對。不在會議室開,咱們找個寬敞點的地方。也不要光是村干部參加,把村里有威望的老人、還有那些有點想法的年輕人都請來。大家一起聊聊,看看石泉村到底該怎么發展。” 耿大山和幾位村干部面面相覷,顯然對這種開會方式感到陌生。

“這...能行嗎?”村主任猶豫地問。 “試試看嘛。”李騰態度堅決,“麻煩各位分頭去請人,就說我李騰想聽聽大家的真心話。地點嘛...”他環顧四周,“就在村委會前面的打谷場吧,那里寬敞。” 兩個小時后,石泉村村委會前的打谷場上,罕見地聚集了三十多人。除了村干部,還有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殘存的少數種養能手、以及幾個因過年暫時返鄉的年輕人。大家或坐或站,交頭接耳,不明白這位新來的副鎮長要搞什么名堂。

李騰讓人搬來幾張長凳,自己則拉過一個破舊的木樁坐下,與村民們面對面。 “各位鄉親,大家好!”李騰站起身,聲音洪亮,“我是鎮里新來的副鎮長李騰,從今天起包保咱們石泉村。今天把大家請來,不是要開什么正式會議,就是想跟大家聊聊天,聽聽大家對石泉村發展的想法和建議。” 場下一片寂靜,村民們你看我我看你,沒人率先開口。這種直來直去的開場白,讓他們有些不適應。 李騰不著急,繼續溫和地說:“我知道,石泉村是青林鎮最困難的村子之一。大家的日子過得不容易。但我也發現,咱們石泉村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咱們的山泉水特別好,村里長壽老人多;比如,山上有一種金剛藤,韌性特別好,適合編東西;再比如,咱們有些山地,土質不錯,可能適合種藥材...” 他每說一點,就注意觀察村民們的反應。當提到山泉水時,幾位老人明顯點了點頭;說到金剛藤,一個坐在角落的老漢抬起了頭;提及中藥材,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今天請大家來,就是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咱們石泉村的出路在哪里?有什么資源可以利用?有什么好點子可以嘗試?大家放開說,說對說錯都沒關系!” 又是一陣沉默。終于,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開口了:“李鎮長,您說的那個山泉水,確實是個好東西。我今年八十三了,喝那水喝了一輩子,從沒得過什么大病。可那泉水在山里頭,路不好走,怎么弄出來賣錢啊?” “老人家問得好!”李騰立即肯定,“這正是我們需要討論的。路不好,我們可以修路;水運不出來,我們可以想辦法。關鍵是,這水值不值得開發?” “值得!當然值得!”另一個老人接話,“那水甜著呢!比鎮上賣的那些礦泉水好喝多了!我閨女嫁到縣城,每次回娘家都要帶好幾桶回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何以為民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何以為民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