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輝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砥柱之孤,民國風云之從黃埔軍校到長津湖,佛系輝哥,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九章:砥柱之孤
夜深了,南京城在春寒中沉睡。獨立第一師師部大樓里,只有師長辦公室的燈還亮著。鄧楓站在巨大的軍事地圖前,手中紅藍鉛筆無意識地在南京周邊劃著圈。
地圖上,代表敵我勢力的箭頭密布,長江防線、城防工事、部隊駐防點……每一個標記都關系著萬千性命。作為城防副司令兼主力師師長,他肩負的責任比任何時候都要沉重。
窗外忽然傳來巡邏隊整齊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夜空中格外清晰。鄧楓走到窗前,看著下面持槍而過的士兵。這些年輕的臉上還帶著稚氣,卻已經要承擔起這個時代的重量。
他想起白天在城防會議上,周鳳岐那句意味深長的話:“現在是非常時期,希望各位同仁精誠團結,切莫有二心。”
當時在座的將領們神色各異,有人慷慨陳詞表忠心,有人低頭不語,還有人像他一樣,保持著得體的沉默。每個人都戴著面具,每個人都心懷鬼胎。
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打破了夜的寂靜。
“師座,剛接到報告,三團有兩個連長被政治部帶走了。”羅友勝的聲音透著疲憊,“罪名是‘散布謠言,動搖軍心’。”
鄧楓握話筒的手緊了緊:“具體怎么回事?”
“據說他們在士兵中說,現在內部清洗比打軍閥還積極……這樣的話。”
“知道了。”鄧楓的聲音平靜無波,“按程序處理,不要節外生枝。”
放下電話,他緩緩坐回椅子上。那兩個連長他都認識,是作戰勇敢的年輕軍官,只是性子直了些。放在往常,這種牢騷根本不算什么。但現在……
他打開抽屜,取出一份剛剛送來的《革命軍日報》。頭版頭條赫然是“徹底清除內奸,純潔革命隊伍”的社論。在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則簡短的消息:某部三名軍官因“通共”被處決。
報紙從他手中滑落。那三名被處決的軍官中,有一人是他黃埔同期,曾經在汀泗橋并肩作戰。他還記得那個湖南漢子最愛說:“等革命成功了,我一定要回家種橘子。”
現在,他再也回不去了。
鄧楓站起身,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這段時間以來,他親手簽發了多份調離“可疑分子”的命令,在會議上對清洗政策表示支持,甚至不得不對某些同志的遭遇保持沉默。
每一次這樣的抉擇,都在他心上刻下一道傷痕。
他走到軍容鏡前,鏡中的少將師長面容冷峻,眼神深邃,已經完全看不出當初那個滿懷理想的青年模樣。這兩年多的潛伏生涯,已經把他磨練成了一個完美的演員。
可是,當夜深人靜、面具卸下之時,那種蝕骨的孤獨便如潮水般涌來。
在這個充滿猜忌和背叛的漩渦里,他不能相信任何人,不能向任何人吐露心聲。就連最信任的羅友勝,他也必須小心提防。
桌上的臺燈投下昏黃的光暈,讓他想起珠江上那盞漁火。在那個決定命運的夜晚,他面對鐮刀錘頭旗幟立下誓言時,何曾想過這條路會如此艱難。
窗外忽然傳來幾聲槍響,在夜空中格外刺耳。鄧楓條件反射地走到窗前,手已經按在了腰間的配槍上。
槍聲沒有再響起,夜色重歸寂靜。但他知道,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可能又有人為理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一刻,他忽然特別想念妹妹鄧瑩。如果她在身邊,或許能明白他內心的煎熬。可是現在,他連給妹妹寫封家書都要字斟句酌,生怕連累到她。
“哥,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理想。”離家前夜,妹妹如是說。
他沒有忘記理想,只是實現理想的方式,比他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遠處傳來教堂的鐘聲,凌晨三點了。鄧楓深吸一口氣,重新走回地圖前。不管內心如何煎熬,他都必須堅持下去。
因為他知道,在這至暗時刻,越是孤獨的砥柱,越要挺直脊梁。也許他拯救不了所有人,但只要還在這個位置上,就能為更多的人提供庇護。
就像此刻,他正在制定的城防計劃,表面上是為應對可能的敵軍反撲,實際上卻在為可能遭受迫害的人留下逃生通道。這些細微的安排,或許就能在關鍵時刻挽救一些同志的生命。
這就是他選擇的道路——在敵人的心臟里,做一個孤獨的守護者。
天快亮時,鄧楓終于完成了城防計劃的最后修訂。他在計劃書的扉頁上,用毛筆寫下四個字:“砥柱中流”。
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宿命。
當黎明的第一縷曙光透過窗欞,鄧楓已經整裝完畢。他仔細系好風紀扣,調整好軍帽,又變成了那個冷靜威嚴的鄧師長。
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考驗也在等待。而他,將繼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做一個孤獨的砥柱。
因為總有人要在黑暗中堅守,直到曙光真正降臨。
喜歡民國風云之從黃埔軍校到長津湖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風云之從黃埔軍校到長津湖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民國風云之從黃埔軍校到長津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佛系輝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系輝哥并收藏民國風云之從黃埔軍校到長津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