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裝著歷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拓跋燾親整蓋吳;入寺廟被觸龍顏,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兜里裝著歷史,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446年春正月,拓跋燾正在和蓋吳糾纏,焦頭爛額,劉義隆還在火上澆油,不停攻打宋魏交界,尤其是河南山東一帶,也就是兗州等地,直把拓跋燾氣得暴跳如雷,花木蘭就在這個位置,他豈能不擔心呢?
于是著安南府寫一封信罵過去!
安南府找來文秘,大家一碰頭,很快將信送了過去。
劉宋南兗州負責人展開信件,我勒個去,這頓好罵,說劉義隆臭不要臉,所設的僑州大多亂用北魏各州的名稱;這話啥意思?就是說地方在北魏手里,劉宋卻讓自己的刺史兼任一個北魏的州屬,其實這也正常,北魏也這么干,貼標切嘛。
又威脅他們,會去太湖狩獵游玩。
劉宋兗州府看了信,也不是吃素的,尤其語言這塊更豐富一些,你胡人說漢語剛幾天?跟我罵,我罵不死你!于是鏗鏘有力的回了一封信!
“別烏鴉站在豬身上了,你們設立的徐州和揚州刺史,難道這些地方在你們手里嗎?知道你們仰慕上國太湖之美,想來參觀游玩,那是好事情,好好學習一下風土教化,回去改一改你們那野蠻不化的胡人習氣!
你們放心,來時我們會設置府邸,專門接待你們,當年呼韓邪單于到漢朝拜時,儀式猶在,我們還準備了生肉粗米,等著你們這些野人來吃,放心儲量豐富,保證你們吃得溝滿壕平!”
拓跋燾看了回信,又給氣個倒仰,罵架居然罵不過,這太憋屈了!
眾臣都勸,他才算穩當下來,但是事情必須解決,蓋吳必滅,于是拓跋燾御駕親征,兵至東雍州。
拓跋燾問計崔浩,怎么個打法?
崔浩道:”兵貴神速,薛永宗肯定沒料到您會親自前來,之前僥幸勝了幾場,軍紀必松馳少防。這幾天北風迅疾,正可助我,陛下,宜一鼓作氣,打突擊戰!”
拓跋燾點頭,道:“我也是這個意思!”于是長矛一揮,指向薛永宗!
薛永宗畢竟是草臺板子,哪能抵得過拓跋燾的精銳鐵騎,基本就是單方面碾壓,毫無還手之力,戰敗逃走,結果慌不擇路,一家人皆投汾水而死。
隨后拓跋燾南返到南汾,也就是山西西南部,渡過黃河,到了洛水橋,探馬回報,蓋吳在長安以北。
這時拓跋燾與謀臣崔浩出了分歧,拓跋燾認為,渭水以北,缺乏糧草,打算渡到渭河的南部,沿著渭河向西挺進。
崔浩則認為不然,所謂打蛇斬蛇頭,擒賊先擒王,頭被擊壞,尾巴就死了,蓋吳的營地就在六十里之外,派輕騎突擊,一天便殺到跟前,蓋吳措手不及,必敗!以后便可南下長安,那里什么都有。
如果轉到渭河之南,蓋吳得道喘息之機必跑,而且還跑得很從容,逃入北地山,可如何是好?
拓跋燾是個勇猛又穩健的人,不愛冒險,考慮士兵戰馬奔襲一天,再去作戰,恐有不測,沒聽崔浩的,轉到了渭水之南,補充糧草。
結果等他抵達戲水,也就是今陜西臨潼東北時,蓋吳得到消息,果如崔浩所料,全軍散入北地山,蹤影皆無,這把拓跋燾后悔的,悔不聽司徒之言,白來了!
二月份,拓跋燾抵達長安,一路上沒干別的,就是捉拿蓋吳同黨,殺無赦。
入了長安,進入一座佛教寺院暫時休息,和尚們也是討好的心態,拿來美酒款待拓跋燾的侍從將官們。
這些侍從將官跟隨拓跋燾多年,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居然發現和尚居住的房里有許多兵器,趕緊密報拓跋燾。
拓跋燾本來對和尚也沒什么好印象,腦海里還存留著老婆沮渠氏做法的荒唐畫面,聽后心里一驚,隨后勃然大怒,說:“和尚怎么可能有武器,這里又不是少林寺!必然是與蓋吳相通,想趁機謀刺朕!”不由分說把所有和尚全部斬殺!
其實生逢亂世,和尚有武器自保也是有可能的,反正拓跋燾就是沒問青紅皂白,全給殺了。
又命令查封寺院的財產,這下可壞了醋,發現了大量釀酒工具不說,還有數以萬計的金銀財寶,原來是讓蓋吳鬧的,州郡牧守和長安富戶,怕遭劫掠,所以提前把這些東西藏在了這里,總覺得寺廟應該安全一些。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居然還有密室,原來是用來藏匿婦女的!拓跋燾當時就上頭了,這是花和尚嗎?躲進寺廟一不當兵,二不種地,吃百姓的,喝百姓的,還聚眾搞這個!他可能還是在想自己那個酷愛法術的老婆,于是更加怒不可遏。
崔浩喜歡道教,極其反對佛教,借著這個機會,勸說拓跋燾殺盡世上的和尚,毀掉佛經佛像。
拓跋燾與他不謀而合,接受了這個建議。
通令全國,按長安的做法,誅殺和尚。
詔書上說:“佛教教義夸張荒誕又假又邪,根本不符合人情常理, 國家興亡,百廢待興,需要百姓不停努力,豈能受此教迷惑!
因為佛教,政治教化推行受阻,禮義遭到破壞,按照佛教的做法,普天之下,都得變成荒丘廢墟。
我奉上天旨令,去偽存真,恢復伏羲、神農時的大義教化,為求太平安定,故將佛教連根拔起,全部蕩除。”
北魏轟轟烈烈的滅佛開始了,泥像、銅像、佛像和佛經等等的東西都被砸毀焚燒,凡是和尚,無論年紀大小一律活埋。- 沒收寺院財產,充公土地,釋放依附寺院的奴婢和各種雜民。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打蓋吳嗎?怎么滅起佛來了?還鬧得這么邪乎呢?
可能是寺院經濟增長太快,和國家的集權統治發生了嚴重沖突,而且寺院占用了大量人口和土地,也與鮮卑貴族及儒家官僚集團在土地、人口、稅收等方面產生了無法調和的矛盾。
這就是歷史上三大滅佛行動之一,“太武帝滅佛”,功過咱也說不清楚,對錯也理解不好,反正他就是這么干了!
喜歡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兜里裝著歷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兜里裝著歷史并收藏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