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裝著歷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章 拓拔宏中計被離間;垣崇祖水攻退北魏,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兜里裝著歷史,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謂千古臭計,其實并不臭,就是被牛人們用爛了罷了!
“我需要一個能人,此人必須工于書法,尤善臨摹筆跡,偽造的書信人莫能辨,誰能擔此重任?”垣崇祖遍看眾人問道。
大家一致推舉齊郡太守劉懷慰!此人博學多才,尤善工書!
于是他接到一個大活兒。
垣崇祖以蕭道成的名義命令他偽造一封家書,為冠軍將軍薛淵寫給堂弟薛道標的!
眾人得知其意,紛紛大笑道:“多此一舉,讓薛淵直接寫給他不更真實,更直接?陛下讓他寫,他難道敢不寫?!”
“非也!”垣崇祖老謀深算道:“薛淵雖為我朝官員,其叔父薛安都畢竟投降北魏了!我倒不是懷疑他對陛下的忠誠度,只是擔心他可能不會完全按照我的意圖去寫,再或者,大戰在即,誰知道薛淵與薛道標兄弟之間,有沒有其他聯絡?別弄巧成拙了!”
眾人無不佩服,真賊啊!
劉懷慰在垣崇祖的耳提面命下,精準地把握措辭和策略,給薛道標寫了一封信,又故意被北魏查獲,這封信直接呈到了拓拔宏面前!
就是一封家書,并沒有特別之處,無非是敘述兄弟多年離別思念之情。
但是有幾句話,引起了拓拔宏的注意:“……堂兄聞弟奉北魏之命,將兵進逼壽陽,吾心甚憂——壽陽乃齊之要地,今齊魏交兵,戰火一開,不僅兩地生民涂炭,吾薛氏宗族散居南北,亦恐遭池魚之殃。
昔年先叔父棄宋歸魏,本為保家存續,今若堂弟執意進軍,勝則難免齊人記恨,禍及南國親眷;敗則恐獲北魏追責,宗族亦難保全。
吾思之再三,愿堂弟審時度勢,心下有數才是……”
“我勒個去!”拓拔宏聰慧是聰慧,畢竟年輕,心地純良,斗不過這些老狐貍,心下想,對啊,他家親眷南北都有,能全心全力攻打壽陽嗎?萬一消極怠工,可不是耽誤了大事!
于是請示馮太后,找個由頭,將薛道標半路火速召回,改派梁郡王拓跋嘉替代他。
薛道標根本沒機會看見信,正摩拳擦掌,想大展身手呢,結果煙也消了,火也滅了,暈頭漲腦離開了前線!
拓跋嘉轉為先鋒,與劉昶匯合,挺進壽陽。
臨戰之前路過徐州,劉昶前去哭拜母親的舊堂。
他是從這里逃跑,投降的北魏,母親謝榮華沒來得及帶走,后來遭拘禁,抑郁而終,作為兒子他豈能不傷心?母子終究天人永隔!
身邊的人也跟著不停擦眼淚。
擦干眼淚,劉昶飛身上馬,趕到了軍隊駐扎地。
臨陣之時,劉昶四面禮涕拜諸將,講述了家國滅亡,蒙大魏恩撫的經過,說到動情處,便倆淚滂沱,左右之人也無不心酸。
劉昶涕求大家同心協力,決戰取勝,以雪仇恥,其辭理切至,聲氣激揚,三軍將士無不為之感嘆。
可是眼淚都是背后流的,當人面流出來的都是戲!
能起到多大作用,持續多長時間就不好說了。
蕭齊豫州刺史垣崇祖,登上城樓,望著城外大軍,也倒吸了一口涼氣,錦旗招展,無邊無際,要是硬干,真夠嗆啊!
他當下召集文武官員制定作戰方略。
眾人都問,“將軍薛道標也被換掉了,你借的那十萬天兵呢?從哪個方向來,我們怎么瞧不見呢?”
“該來時,自然就來了!你們聽我部署,守城的同時在城西北的淝水上筑堰,擋住淝水,堰北再筑一小城,派兵三千把守,城周深挖壕塹!”
“將軍,您這是搞什么啊?”眾將不解,修建堤壩,筑一小城,還得分兵把守?守得住嗎?
大家都說:“將軍還是歇菜吧,以往,拓跋燾那只佛貍前來,咱們這邊兵多將廣,尚且認為外城難以守衛,一律退入內城。而且在淝水上修筑堤壩,從來就沒人干過,費力不討好,徒勞無益,要是被北魏奪了,截斷糧道,反倒是壞醋了!”
垣崇祖說:“不能放棄外城,要堅決防守,打出士氣軍威來。
如果讓魏虜占了外城,他們外修高臺,內筑長墻,來個甕中捉鱉,我們非坐以待擒不可。
防守外城,修筑堤壩,建起小城,三管齊下,這是軍令,違者殺無赦!”
所謂軍令如山,眾人見勸說無益,只好作罷,該干啥干啥去了!
北魏大軍瘋狂攻城,雙方投入的代價都空前巨大,死亡人數每日難以計數!尸體層層疊疊堆在一起,根本分不清是南朝還是北朝的人!
壽陽外城幾次脫手,又幾次被垣崇祖奪了回來!
此時堤壩建成,守衛堤壩的小城也初具規模,垣崇祖命人把守,看起來目的是阻止北魏軍靠近堤壩!
拓拔嘉等人也看到了淝水被攔截,還造了一座小城,加以守衛,而且那城也太不值得一提了!狹小簡陋,瞬間就可以攻下,垣崇祖這是干什么呢?守衛堤壩有什么陰謀詭計?
最后和劉昶一研究,壽陽城池內城地勢略高,但城外多平原濕地,近來水位有所上漲,北魏軍隊的步兵、騎兵沖鋒,以及攻城器械想靠近城墻已經非常困難,所以攻城行動才陷入被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兜里裝著歷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兜里裝著歷史并收藏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