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裝著歷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元宏大軍南下,馮潤殺母奪子,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兜里裝著歷史,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接上回,“三三橫,倆倆縱”怎么就成了“習”字呢?
這里聊的是繁體字——“習”,敲黑板,都別睡了,看結構,把點都變一下形狀,想象成橫。
猜出來了嗎?哈哈,言盡于此,不重要。
一夜豪飲酣暢淋漓,魚龍光轉之后,元宏封杯,大笑道:“南征勝利之后,回來接著喝!”
大軍說開拔,那就是一聲令下的事情。
公元497年,六月初七日,一道圣旨傳遍北魏五州,冀、定、瀛、相、濟各州立馬點兵,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集結,刀槍如林、旌旗蔽日。
八月初一,京城內外戒嚴,鼓角齊鳴,元宏身著金甲,腰懸寶劍,在洛陽城頭莊嚴祭旗!
二十五日,元宏如他的祖輩一樣,威風凜凜,跨上汗血寶馬,御駕親征,二十萬大軍如同猛虎下山,向南直奔而去,煙塵滾滾,震動千里。
行軍途中,拓拔宏勒住馬韁,問道:“馬上就要倆兵相接,大體方案,朕說完了,各位愛卿都談談自己的看法,細化一下,看看都有什么好主意。”
韋珍道:“臣有一計,陛下攻城時,可以先清外圍,再圍三缺一,也就是包圍三面,留出一面缺口,誘使南齊守軍,讓他們誤以為可突圍,實則在缺面設伏,定能事半功倍!”
“好計策!”元宏贊許的看向韋珍,又道:“你隨從朕到清水,朕心里卻惦記另一件事,朕每次親自出征,你常隨朕中軍任事,這一次征戰,朕自然還想與你同行。
可是三鴉之地,地形險惡,關系洛陽安危,除了你,還有誰能替朕守住,免了朕的后顧之憂呢?”
北魏時期的三鴉之地到底指什么呢?
也就是今河南南陽與洛陽之間的伏牛山地區,是宛洛大道上的三處險要地段。
第一鴉:為百重山;
第二鴉:分水鄰;
第三鴉:魯陽關。
韋珍默然點頭,二話沒說,帶領手下部將,辭別元宏而去!三鴉有失,洛陽就完了。
李佐是李沖的四哥,此時縱馬靠近元宏道:“陛下,臣我個小小的建議,攻城時,咱們可以采用鐵壁合圍加圍點打援之術,阻擊吞掉援軍,消滅南齊的有生力量!”
元宏微笑點頭道:“朕正有此意!李佐、韓顯宗聽令,命你等率三萬大軍圍攻赭陽,牽制南齊東路援軍,圍點打援!
元禧領兩萬步卒,直撲宛城,鐵桶圍城,圍而不攻,耗其銳氣!”三人隨后分兵而走。
王肅也不甘落后,從旁說道:“可用外圓內方之計——外圍用騎兵列陣,防止援軍突襲;內部用步兵結成方陣,大量使用箭雨,壓制敵軍。”
王肅和劉昶一樣,希望北魏軍能步騎兵相結合,那將是天下無敵的存在。
可惜的劉昶在此之前已經去世,沒有機會參與此次南征了。
元宏也不住點頭,確實應該如此,大魏應該補上步兵這塊短板,道:“就按照卿說的來!”
他語氣斬釘截鐵,道:“朕自率中軍十萬,主攻新野!此城乃沔北咽喉,拿下新野,南齊荊雍防線便如斷脊之龍!傅永、原靈度命你二位為先鋒,夜襲開路,務必于三日內兵臨新野城下!”
突有將領焦慮地問道:“陛下,南齊若遣大軍四方馳援,我軍恐成腹背受敵之態,如何應對?”
元宏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地笑意:“馳援?無非是崔慧景、蕭衍之流,雖有幾分能耐,卻多疑寡斷,互相掣肘。
南齊就這個毛病了。
朕已令李崇屯兵魏齊邊境,這位臥虎將軍,如今也該發發威了。他自會一方面牽制徐州方向的兵力;一方面派輕騎繞后,截斷沔水糧道——援軍至時,已是疲兵,無糧無草,又能如何,不過是送到我們口里的幾塊點心。我們只需以逸待勞,何懼之有?”
這就是干大事的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元宏心里藏著一團火,誰人不想飲馬長江?哪個不想統一天下!正熱血沸騰一往無前之時,洛陽突然來人了。
侍衛將宮人引進軍帳,宮人一進門便撲倒在地,哭著回報:“高昭容暴薨了!”
元宏陡然站起,心內一驚,急問:“怎么回事?是得了什么急癥嗎?”
隨行而來的還有宮中太醫,知道陛下定然查問,于是跪地俯首回道:“臣等查不出病因,夜里還好好的,也沒傳喚我等,晨起便喚之不醒了……”
“可是中了什么毒?”元宏俯下身,盯著太醫問。
太醫搖頭道:“諸般檢查,沒有中毒的跡象……”
元宏眼中冷光暴長,但是隨即又變成了一潭幽水,他暗自咬了咬牙,將攥緊的拳頭松開,問道:“太子怎么樣?”
“太子因母親去世,傷心欲絕,茶飯不思,已經好幾天不吃東西了。但是他還是謹守禮節,每三日進宮,向皇后問安,東宮也沒有錯亂之處。”
“很好。”元宏緊提的一顆心稍稍放松了一些,又問:“皇后對太子如何?”
“皇后體恤太子喪母之痛,百般安慰,慈愛有加,對太子視如己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兜里裝著歷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兜里裝著歷史并收藏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