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白河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四章 袁崇煥(下),戰遼東,白河蟹,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大樂所為?……如此方有幾分可信!”

二堂內,袁崇煥捋須點頭道,臉上終于有了點笑意——他已經換上了朝服,緋色官袍上仙鶴補服格外顯眼。

“正是!”左良玉深深地躬下了身子道,“擊潰亂兵后,祖大樂又率軍追擊了數里,碼頭處唯有那運糧隊在處置俘虜……小吏愚魯且膽怯,當戰之時躲于暗處,及至平定方敢露頭,是以誤會……職部一時不察,竟以彼妄言上報,還請督師重重治罪!”

他畢竟還不習慣說這么違心的話,臉上一陣發燒,干脆低頭等候袁崇煥的回答。

“呵呵,”袁崇煥爽朗地一笑,站起身來踱步道,“左都司過慮了……此次平叛,爾居功至偉,即有小小差池本部堂也當原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本部堂豈是那等氣量窄小之人?”

左良玉心里一松,抬起頭來賠笑道,“謝督師原宥……早聽說督師胸懷坦蕩,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心中卻在腹誹道,你袁崇煥氣量還不小,這天下還有氣量小的人嗎?

寧錦之戰滿桂赫赫戰功,就因為違背了你“閉門拒韃,不得浪戰”的宗旨,再大的功勞也想給人家抹煞了!

這就是你袁崇煥的氣量!

“復宇,你來得正好,本部堂剛想到一策,正想讓你幫著參詳一二,”袁崇煥卻不再理會左良玉的馬屁,微微一笑后轉向祖大壽道,“以你之見,修復大凌河堡,需時幾何?”

“不敢當參詳二字,督師但有垂詢,大壽絕不敢藏私,”祖大壽先是躬身遜謝,繼而仰頭盤算了一番,這才給出了答案,“回稟督師,若是大壽督造,三月即可大功告成!”

“哦?三個月?”袁崇煥眼中滿是驚喜之色,“復宇竟能如此之速?”

祖大壽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不敢欺瞞督師……三月之期,乃是足兵足糧足餉的情況下方才可得,若是糧餉不濟……”說到這兒,他故作沉吟,目光閃爍地望向了袁崇煥。

袁崇煥聽他這么說,不由得笑罵道,“祖復宇呀祖復宇,誰說你憨厚本分來著?……這還沒開建呢,就跟本部堂打起了饑荒……粘上毛你比猴兒還精呀!”

祖大壽頓時喊起了撞天屈,“督師,冤枉啊……俺這也是實話實說……沒糧沒餉如何支使得動下頭兄弟?……”

他倆自顧自討論起大凌河堡的事兒,而且還如此親切,頓時就讓左良玉頗為尷尬了——以他的身份而言,插嘴是萬萬不可的,干站著也不妥,只得適時賠笑點頭湊趣而已。

不過他心中卻頗為不屑:步步為營以逼韃子這是孫承宗定下的戰略沒錯,可人家還有個前提,“編練營伍以備野戰”!

大凌河堡可不比錦州,那就是韃子的大門口!

跑到韃子大門口安釘子,韃子須不是傻瓜,不來圍了你才怪!到時候怎么辦——援救?你野戰打不過人家!不援救?那就等著被人家圍死!

他袁崇煥不知兵也還罷了,你祖大壽為了爭那點糧餉,自己把自己往死地里送,至于嗎?

真實歷史上,三年之后的1631年,正是祖大壽從錦州出發,搶修大凌河堡,結果皇太極反應極快,半月功夫便已搶到了城下;且一改常態,改攻為圍,筑起長壕與祖大壽對峙;隨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三次擊潰明軍的救援,而最后的第四次救援竟落了個全軍覆滅的下場——明軍不善野戰的痼疾在此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經過三個多月的圍困,大凌河城中三萬多明軍餓死大半,最后實在扛不住了,祖大壽才玩了一招詐降——是否詐降還真不明白,反正他雖然逃回了錦州反正,可他的子侄輩祖可法、祖澤潤等都留在了后金,天知道他是不是存了腳踩兩只船的念頭?

不過這些話左良玉心里想想便罷,決計不敢宣之于口的。

他正尷尬著呢,大門外傳來了興奮地嚷嚷道,“元素兄,大喜!大喜呀!”

左良玉定睛一看,只見孫元化一身青袍,胸前繡著白鷴,大踏步走了進來——他現今已是兵部職方司郎中,正五品,只差一步就能穿上高品文官的緋袍了。

不過不管什么顏色的官袍,左良玉估計都能被這位火炮專家穿走了樣——他那青袍的袖子挽得高高的,露出一大截干枯黑瘦的胳膊;胸前的白鷴都快變成“黑鷴”了,也不知多少日子沒洗過!

“初陽兄,喜從何來?”正和祖大壽相談甚歡的袁崇煥愕然問道。

“某剛才去往碼頭處查探,”孫元化眉飛色舞地說道,“聽得一事,實乃元素兄之幸、大明營伍之幸、圣天子之幸!……若能找到此人,韃子何足憂也?”

于是孫元化把他從那些小吏處聽來的,甲字哨如何排槍射擊、佛朗機炮橫掃、手榴彈狂炸,擊潰亂兵一事滔滔不絕地講了出來,混不顧袁崇煥和祖大壽兩張臉越拉越長!

“元素兄,若能找到這名登州小吏,以及這支銃炮精良的運糧隊,購其銃炮、擴其營伍、效其操練,我寧遠豈不又增一支虎狼之師?即與韃子野外浪戰只怕也不再吃虧了!”孫元化興奮地臉色潮紅,最后用這句話完結了他的陳述。

袁崇煥那張臉陰得都快擰出水來了,他卻沒急著接孫元化的話,而是轉向了祖大壽、左良玉二人道,“爾等且先退下,本部堂有話要與孫郎中談。”

祖左二人忙不迭行禮告辭,等他們走遠后,袁崇煥這才勉強擠出笑臉對孫元化說道,“初陽兄,碼頭之戰你是被那些小吏蒙蔽了……其實乃是祖大樂率千余精銳力敵亂兵,那運糧隊不過恰逢其會而已。”——孫元化是徐閣老的得意高足,又是孫承宗極為賞識的人,從寧遠之戰時便一直追隨袁崇煥,是以袁崇煥不得不給他面子,費這些口舌解釋,若是其他人,一頂“惑亂軍心”的帽子早扣下來了。

“絕不可能!”孫元化堅定地搖搖頭道,“那些尸首某均細細查看過,確乎是銃炮所傷,絕非刀劍!……寧遠諸營某無不知悉,沒一個營頭有如許銃炮!”

袁崇煥見他固執己見,眉頭不耐煩地皺了皺,只得敷衍道,“此事左都司最為明了,他已確認是大樂所為,初陽兄就再莫多疑了。”

看到孫元化還要說話,袁崇煥趕緊轉移話題道,“初陽兄,我已吩咐祖復宇著手準備修復大凌河堡,以逼韃子;為迷惑奴酋,我打算假和談之名爭取時間,你意如何?”

“行款?這可是朝廷之大忌!”孫元化失聲道——他即便再不問時政,也知道大明朝從未有過行款和親這類行為。

想當年,也先挾英宗頓兵北京城下,于謙都絕不松口,愣是沒付一個大子兒的贖金——現如今袁崇煥想要花錢從皇太極那里買和平,朝野上下的口水非把他淹死不可!

“當然,此事非吾等臣子可定,”袁崇煥笑道,“我自會專折上奏,請今上定奪。”

說到這里,袁崇煥轉向西南方,拱了拱手信心滿滿地自言自語道,“今上圣明,必不會駁我之議!”(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