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諳春風(fēng)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見如海,紅樓璉二爺,桃李不諳春風(fēng),小說中文網(wǎng)),接著再看更方便。
賈璉將賈政的那篇超長的祭文投入面前的火盆中,看著它燃盡之后,才略略松了一口氣。 賈政還真不愧是二十年的老官油子,這“廢話文學(xué)”的本領(lǐng)屬實(shí)高強(qiáng)。 他寫的這篇祭文,文采不一定多么的好,但是用詞足夠斟酌,也足夠長啊! 若非賈璉臨行前找到外院主文的相公請教過一番,里面?zhèn)€別文字,他都不認(rèn)識,那樣的話說不定就得在靈堂前出個丑! 要是那樣,或許他就只能負(fù)責(zé)磕頭,讓別人來幫他念了…… “璉二爺,我家老爺有請。” 見賈璉總算完事的樣子,早在邊上候著的小廝立馬上前來請。 賈璉點(diǎn)點(diǎn)頭,最后朝著內(nèi)堂瞄了一眼。 可惜,內(nèi)堂雖有一些女人“嚶嚶哭泣”,但全部披麻戴孝,一眼看去除了體積大小之外再看不出別的區(qū)別,因此也不知道哪個是林黛玉,甚至都不確定人林妹妹此時是不是在里面…… 林府畢竟是官邸,非林家私宅,所以修葺的并不算太好,至少比起榮國府等來說,可謂簡陋。 但是其中清雅幽靜,又非榮國府能比。 也由此可見,林家確實(shí)沒什么人丁了,否則不會在這樣的大事面前,都顯得這樣清冷。 走過兩三道長廊,來到一座小小的抱廈處,引路的小廝退下,另有兩個侍立的門童通傳:“老爺,璉二爺?shù)搅恕!?/br> “進(jìn)來。” 聽得里面?zhèn)鱽淼闹姓逖诺穆曇簦Z璉正了正胸口衣領(lǐng),然后舉步踏入。 林如海的書房并不算太大,但是一個個書架上,那滿滿當(dāng)當(dāng),塞的幾乎不留空隙的書,可謂是給了賈璉最直面的感官。 這是他見到過的,裝有最多書,且擺放的最整齊的書房! 相比較之下,賈政的夢坡齋,多少有些裝樣子的成分在里面…… 沒有過于打量,賈璉當(dāng)先朝著林如海深深一拜:“侄兒賈璉,見過姑父。” “起來吧。” 賈璉應(yīng)聲而起,這才看向林如海。 雖是四十多歲的年紀(jì),但仍舊生的一派翩翩風(fēng)度,除了下顎外自留的一戳胡子,竟并未有半分顯老之態(tài)。 想來,其年輕之時絕對是一名美男子! 倒也是,傳聞歷代探花郎,不一定是最有學(xué)問的,但卻一定是最帥的,傳言果然不假啊。 林如海同樣也在打量賈璉。 不同于管家,林如海卻是見過少年時候的賈璉的,如今賈璉雖又長了幾歲,大底模樣卻是沒有變的。 果然越發(fā)儀表堂堂起來! 又見賈璉通身的白孝,穿戴整齊,一點(diǎn)也無敷衍之色,心下更滿意三分,便直接問:“自我讓人送信入京,如今算來總共也不過十二三日,你是如何就到了揚(yáng)州?” 賈璉躬身回答:“回姑父的話,自接到姑母病逝的消息,家里老太太傷心欲絕,就讓我們即刻啟程南下。 因家里大老爺身上連日不好,二老爺又有朝務(wù)在身,所以便命小侄代為前來。 小侄因怕錯過姑母停靈之期,故而舍棄船只,帶著數(shù)人先一步乘馬南下。 總算昨夜凌晨趕至揚(yáng)州。 今早進(jìn)城之后,在客棧略作修整,小侄便立馬趕過來。因事出倉促,未能預(yù)先備帖通報姑父,還請姑父恕無禮之罪。” “哪里,你能這般,倒是我與你姑姑兩個的福氣,又如何見怪。” 林如海一嘆。雖然賈璉說的輕便,但是只算時日便知賈璉此行的不易。又見他雖然強(qiáng)作精神,但是細(xì)細(xì)看去還是能從眉眼間瞧出些許倦態(tài),心下十分感觸。 嘗聞得大內(nèi)兄之嫡子乃是正宗的紈绔子弟,除了擅長些庶務(wù)之外別無二用。 如今親眼看來,卻與傳言甚是不符。 這般氣度言談,又知禮孝順的年輕人,便是他也少見,若這樣的人都算無用,那世間只怕盡是無用之人了。 想來世間之事皆如此,旁人說甚么都未必真,只得親眼見了,才知真假呢。 因令賈璉入座,然后問道:“家中老太太身體可好?” “除了每每念及姑母十分傷感,老太太身子倒也別無差池。” 林如海聞言,面上露出幾分悲戚,搖搖頭,轉(zhuǎn)移了話題:“方才聽聞你竟是在客棧歇腳?我這里地方雖然不大,房子倒是盡夠的,等會我便讓管家替你們安排房間,你便住進(jìn)來吧。” 賈璉自無拒絕的道理,應(yīng)下之后又拱手道:“小侄此來除了祭奠姑姑,還另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與姑父商議。” “你說。” 賈璉卻不再言語,只從袖中取出賈母與林如海的信,站起來遞給林如海。 “這是我家老太太給我,叫我親自交給姑父的。” 聞得賈璉此言,林如海也無法再安坐,忙從座椅上站起來,恭恭敬敬的接過書信之后,便拆開瞧。 看見上面輕柔娟秀的字跡也不奇怪,知是老太太年紀(jì)大了不便動筆,令家中孫子孫女輩代寫。 賈母身為榮國夫人,富貴了一輩子,于這人情往來的事,最是精通不過。 所以信中言明要接黛玉入京的話,說的極在情理,令林如海讀了之后,生不起絲毫的反駁之心。 況且于他而言,妻子病故之后,他也知道,以他的公務(wù)之繁忙,定是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照顧病弱的女兒。所以能夠?qū)⑴畠核偷剿庾婺傅纳磉吔甜B(yǎng),于他于女兒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岳上大人的意思我已明白,她老人家對我等一片眷愛之心,如海深感有愧。 她既愿意接玉兒入京,親自教養(yǎng),這自是極好不過的。 只是……” 賈璉忙問:“姑父可有何為難之處?” 林如海道:“你不知道,你這妹妹自小多病,偏偏性格又有些孤僻,恐她入京之后,與你們多添麻煩。” 看出林如海這是客套話,賈璉便笑道:“姑父這便是多慮了。 一來老太太年紀(jì)大了之后,家中別的事不大管,倒喜歡教養(yǎng)孫女、丫頭們,她老人家喜歡身邊熱熱鬧鬧的。二則家中姐妹眾多,都養(yǎng)在老太太身邊不說,且都與林妹妹年歲相若。 林妹妹入京之后,自是與家中諸姐妹一般同吃同住,又豈有麻煩之說? 最有一點(diǎn),林妹妹若是能進(jìn)京,或許能稍解老太太思念姑母之心。這也是家中大老爺、二老爺臨行前,再三再四囑咐我的話,還請姑父定當(dāng)成全老太太一片慈愛之心。” 林如海聽了便再無顧慮,點(diǎn)頭道:“既如此,也好,回頭我便會與你妹妹說及此事。” 賈璉卻又道:“這件事姑父倒也不必忙。橫豎我定是要等到姑姑下葬為安之后再回京的,到了那時再決定也不遲。 我想著林妹妹自小長在姑父姑母身邊,又沒有到過京城,如今驟然要她離開姑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只怕她心有不愿。倘若真如此,姑父必以耐心勸導(dǎo)為主。 姑母去了,妹妹必是極傷心的,若是因此再讓妹妹新添一層,不說老太太知道心疼,便是我等來接的人,心下也不安了。” 賈璉的話,令林如海大受感動。 都說觀一人而可知一族之門風(fēng),對于賈家,他所熟悉的,原本只有賈政一人而已。 賈政乃是好學(xué)君子,朝野風(fēng)評極佳,如今見賈璉行事說話也這般知禮周到,更令他確定賈府乃是詩書禮儀之家,這樣的話讓女兒到他家,他再無一點(diǎn)不放心的了。 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林如海又將賈璉上上下下端摩一番,不由自主的就坐正了些。 其實(shí)按照他現(xiàn)在的精神,要是別的子侄輩,他最多閑敘幾句就讓退下了。 可是今日難得見到妻族中主事的人物,又相談融洽,難免犯了文人的毛病,想要再試試賈璉的學(xué)問如何…… 賈璉對上林如海的目光,心下咯噔一聲,知道最擔(dān)心的情況可能要出現(xiàn)了。 就想要使個法子繞過這一茬去,正好聽見外頭傳來一些吵鬧聲,立馬朝著林如海看去。 果然,原本還頗有興致的林如海眉頭已然皺了起來。 “敢問姑父,這是……?” 林如海嘆了口氣:“是那些鹽商……因?yàn)椴粷M朝廷的捐輸之策,故而常來糾纏,我實(shí)在不勝其煩,方才借故避了出來。” 賈璉眼睛一亮,朝廷的新政,他大致了解過一些,而事關(guān)林如海的鹽政嘛,正好是他最關(guān)注的一點(diǎn)。 為了避免被林如海考試,賈璉毫不猶豫起身道:“既是這般,姑父要是信得過的話,不如就讓小侄替您將他們打發(fā)了如何?” ……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紅樓璉二爺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小說中文網(wǎng)只為原作者桃李不諳春風(fēng)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李不諳春風(fēng)并收藏紅樓璉二爺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