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諳春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1章 又添回目,紅樓璉二爺,桃李不諳春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紅樓璉二爺 城門口的變故,以飛快的速度傳開。 當守備和縣令聯袂趕來的時候,便只看見滿地跪著的衙差和官兵。 而以往看他們如見勐虎的老百姓和過往行商,則安靜的站在邊上,有的甚至一臉期待戲謔的樣子。 心中咯噔一聲,來不及細細觀望,二人趕忙上前,沖端坐在書桉前的胡服女子跪拜道: “卑職劉大海,參見公主。” “微臣馮勁,拜見公主。” 沒有回響,場面很安靜。 二人只聽得耳邊沙沙的風聲呼嘯,額頭不由得開始冒冷汗。 聽得一道清麗冷澹的聲音響起。 “本宮幼時,曾陪著太子與幾位皇兄在上書房讀過幾天書,那時常聽夫子們講,凡為官者,一當為國盡忠,為君分憂,次者造福一方百姓,守地方安寧。 二位大人覺得此然否?” 守備和縣令聞言,如何不知公主是在責問他們,因而皆面露羞慚之色。 “二位大人一個作為守備,肩負保衛地方之責,一個更是作為此地百姓之父母官。 若是此地發生巧取豪奪之事,或是有人仗勢欺壓百姓,你二人是應該作為百姓的倚仗,理所應當為百姓出頭,伸張正義,還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亦或是,中飽私囊,助紂為虐?” 在科舉盛行的當世,凡為官者,大多數都是受過圣賢教化的。又有幾個人一開始沒有過為國為民,甚至名垂青史的念想? 而今聽得年輕的公主殿下當面垂斥,守備和縣令二人,方恍恍忽忽之間,想起自己年少未得志之時的豪情壯志,心中愈發慚愧。 fo 也有心辯駁,然面對風塵仆仆,聲音冷靜,目光深邃的當朝公主,似一切狡辯之言皆無所遁形。 再瞥一眼旁邊利劍之下,幾欲昏厥,形容丑陋不堪的枯瘦男子,二人心內又是一懼。 相視一眼,紛紛拜道:“臣等知罪,請公主責罰。” 若是面對上官問罪,或許還可斡旋一二。然面對堂堂公主殿下,特別是公主旁邊還站著一位天下聞名的冷面殺神,狡辯、觸怒是愚蠢的行為。 果斷認錯,使得貴人消氣,或許貴人也就不愿費力收拾他們。這方是明智的反應。 果然,見他二人沒有狡辯,公主似乎也沒了繼續申飭他們的由頭。 她頓了頓,然后擺手道:“罷了,本宮一介女流,也不便多問地方之事。 不過賈將軍離京之初,便被父皇委以欽差重任,欽賜尚方寶劍,所過之處,凡三品以下文武官員,皆可先斬后奏。 故,此事還是交給賈將軍定奪吧。” 說著,昭陽公主看了賈璉一眼,眼神微微跳動。 賈璉此時正心內感慨,沒想到昭陽公主第一次坐堂,還真像那么回事。 此時見她突然將皮球丟過來,還對他挑眉,心里覺得好笑的同時,倒也未曾表現,轉而看向守備和縣令二人。 相比較面對昭陽公主,面對賈璉的時候,守備二人明顯的更加謙卑、謹慎。 也是,公主雖然尊貴,但也就是尊貴了。 賈璉可不一樣,作為奉旨出京的欽差,其不但尊貴,且具有權勢。而且僅從傳言便可知,賈璉雖然年輕,但是殺起人來,絕對是不會手軟的。 落在公主手里,大概被訓斥一頓。但得罪了賈璉,或許小命說沒就沒了。 加上二人早在來時的路上,便知道了城門口發生的事,早已在心里想了一些最有利于自身的言辭。 因此面對賈璉的審訊,很快便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原來節度府收到朝廷整軍備戰的命令不假,節度府安排人手各處籌集軍資糧草,令地方配合也不假。 但是顯然,節度府的政令,并沒有讓底下人到處強搶的意思。 不過是其小妾親弟,仗著與節度使有裙帶關系,好不容易謀得差事,下到地方,又被官吏們一頓奉承,所以貪心不足,行事越發乖張肆掠。 特別是在看見薛家商隊那數不清的財貨之時,更是起了雁過拔毛的心思,所以才不顧政令,在薛家分明交了邊稅的情況下,還要強行扣押。 “那依爾等所言,此人犯下如此大罪,該當如何處置?” 賈璉指著那枯瘦男子,問道。 賈璉不怕得罪節度府,但是守備和縣令可不敢,因此只道:“請欽差大人定奪?!?/br> “既然如此,那便杖四十,再斷其一條腿?!?/br> “這……” 守備和縣令心里一跳,又不敢違背賈璉的意思,有心含湖過去,等回了衙門再想個兩全之法。 “還不行刑,要讓本官親自動手嗎?” 在賈璉的冷冷逼視之下,縣令也只得起身,安排行刑。 枯瘦男子見狀大聲叫喊,多有威脅之言。對此賈璉自然毫不在意,倒是縣令二人,生怕被枯瘦男子叫喊出對他們不利之言,情急之下也就顧不得那般“情意”,命人堵住他的嘴之后,毫不客氣的開始行刑。 便是最后的斷腿之刑,在看了賈璉一眼,確定賈璉不開玩笑之后,也不敢含湖。 將人按在刑凳之上,一腿放在另一條凳上,膝蓋向上,在枯瘦男子絕望之中,行刑的衙役舉起手中厚重的刑杖,狠狠落下。 伴隨著一陣慘叫,圍觀的一些人都不忍的別過了頭。 但是更多的人,卻是暴發出了震天的喝彩之聲! 這也是賈璉當眾審訊,當眾行刑的原因。 因為他知道,若是按照正常的流程,便是將枯瘦男投入縣衙大獄,只怕他前腳離開此地,后腳人就被放出來了。 他要的,便是這種能夠讓老百姓親眼看見,不作一絲假意的懲處奸惡之舉。 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殺一儆百,震懾、安撫人心之舉。 至于守備等人,他當然也知道,他們并不會像他們口中的那樣不知情。 要深究甚至摘掉他們的烏紗,對賈璉來說也并不是難事。 但他這個欽差畢竟是送親使,而不是巡察使。地方政務,嚴格來說他也并不應該插手。 況且他和昭陽公主三人流經此地,手中并無親信。即便是為了防止貪官污吏狗急跳墻,他也不會在此時對這些人表露出狠辣的態度。 即便他知道,這些人敢狗急跳墻的概率極低。但沒必要去試探。 這里既然是昭陽公主親舅舅的地盤,出現這等欺壓百姓,影響惡劣且深遠的事,若是節度府并不知道,此事后必定會自行妥善解決,對守備等人是殺,是貶,都由節度府決定。 若是節度府事先知道,或者就是他們有意縱容的…… 那么可以斷定,這個陽武侯白祁非是能成事之人,安西節度使這個位置,他早晚坐不穩。這樣的話,即便他是昭陽公主的舅舅,以后也沒有交往的必要。 反正不論如何,這些無關緊要的小官吏,都用不著他來越俎代庖。 命人將枯瘦男子送走,守備二人趕忙上前,爭相接昭陽公主和賈璉去他們的地盤下榻。 賈璉心里并不想與這二人多有糾纏,只準備在城內略作修整便回甘寧關。 “城內可有較好的客棧?” “有,回欽差大人,城里有一家客棧,名為‘昆玉閣’,倒是頗有幾分雅致……” 賈璉看了昭陽公主一眼,見她無意反對,便定了下來。然后目光看向候在遠處的薛家人,走了過去。 薛家父子三人,包括奴仆,伙計,以及雇傭的鏢客等人,早在賈璉二人亮明身份的時候,便一直處在震驚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我看世叔身子不適,不如和我們一起去客棧,早些請兩個高明的大夫瞧瞧為好?!?/br> 聽見賈璉稱呼薛家二老爺為世叔,縣令二人心里暗暗后悔不迭。早知道似薛家這等百年大族不能招惹,因為他們根深蒂固,關系盤根錯節! 可惜利令智昏,到底是貪心過了度。 可是誰又能料到,薛家與賈家竟是故交,而且賈璉還剛好出現在此地? 來不及多想,縣令立刻吩咐左右:“好不快去請城里最好的郎中來給薛老爺診治!” “不敢不敢……世侄……不,欽差大人客氣了。 我這病不礙事,不敢叨擾公主和大人……” 饒是薛家二老爺見慣了世面,也沒想到世上有這般機緣巧合的事。更沒想到,賈璉這樣尊貴的人物,居然對他這般客氣! 雖然說賈史王薛作為金陵的四大家族,向來同氣連枝。 但是作為薛家二房,在與長房分家之后,他們便是實打實的平頭百姓。賈家要認,也是認大房嫡脈才對。 總而言之,他現在心里是慶幸和惶恐各自參半。 “無妨。” 賈璉一揮手,沒給薛家拒絕的機會。低頭看了一眼悄悄打量他的薛家兄妹,賈璉笑道:“沒想到吧,我們又見面了?!?/br> 薛家長子心內震驚于賈璉之前表露出來的權勢,此刻不由得低了頭去。 倒是那薛家幼女,許是看賈璉笑容明媚,心內并不甚懼怕。聽他問話,便睜著一雙明眸,脆聲道:“那……大哥哥,你真的是欽差大人?是之前茶肆里面,說書先生說的,賈將軍?” 賈璉被她震驚且漂亮的眼神萌到,不由雙手抬起,作勢問:“怎么,不像嗎?” “琴兒,不得對大人無禮……” 薛家二老爺擔心小女年幼無知,沖撞了賈璉,忙聲制止。 少女見狀,輕吐了一下舌頭,似是很害怕父親的威嚴,縮下腦袋,不敢再說話。 “呵呵,無妨?!?/br> 隨意關心了一下薛家二老爺的病勢,然后賈璉便對薛家兄妹道:“好了,扶你們父親上馬車,我們進城吧。” “是…” 當賈璉等人進城許久,城門口的人,才逐漸的消散。 但是,一種醞釀在他們心里,之前不敢亂講的八卦之心,早已沸騰起來! “天啊,我不是做夢的,方才那位欽差大人,真的就是賈璉?傳說中的舉世無雙的賈將軍? 還有公主…… 沒想到我李良善這輩子,還能有幸看見公主的金面,要是真的,真是死了也值了!” “那還有假啊,你沒見那些當官的,之前都跪了一地呀! 不過不得不說,傳言不虛,欽差大臣賈將軍,果然生的儀表堂堂,風度翩翩,而且一身正氣,剛正不阿,真乃當世英雄也。 還有公主殿下也如傳言那般……” “是呀是呀,只是沒想到,他們怎么會突然出現在這里,還穿著…胡人的衣裳?” “嗯……我明白了! 不是說公主在和親的路上,被敵人劫走了,然后賈將軍孤身潛入敵營營救? 看賈將軍他們風塵仆仆的模樣,又是這般打扮,他們說不定是剛從大漠上歸來!看來傳言有誤,賈將軍和公主之前并沒有脫險,而是一直被困在大漠上,直到如今才脫困! 這么說的話,我們不是親眼見證了賈將軍將公主救回來的時刻?這這這,我太激動了,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聽到周圍的這些驚論,丟下茶肆跑過來看熱鬧的茶肆掌柜的,狠狠地甩了自己幾個嘴巴子! 他已經確認,之前在他茶肆里面休息,并且因為沒有零錢而典當玉佩的青年,正是他這幾日所講的故事主人公,欽差大臣賈璉。 “我這是干了什么沒良心的事啊,公主和賈將軍到我的茶肆,那不是我天大的榮幸,我不說好生接待,反而逼得賈將軍典當心愛之物抵茶水錢,我……” 悔恨一番,他又忽然靈機一動。 世人最愛聽英雄美人的故事,這也是他緊跟時事,在自家茶肆宣講賈璉事跡的原因。 他的素材,也都是從往來的客商口中收集整理而來。 然而此刻,新鮮現成的素材,不是就在眼前? 將軍公主天降,懲惡除奸! 可以想象,今兒之事,一旦編撰成書,往自家那茶肆一講,必定引得所有人驚呼喝彩。 甚至不妨再往前推測一下,公主與將軍為何突然出現在此?那自然是賈將軍孤身救主之后,實則并沒有安然返回甘寧關,而是在大漠上與敵人斡旋,歷經九死一生,方輾轉回到故土…… 單是這一節,便能編出數個精彩的回目出來! 想到這里,掌柜的一拍大腿,立馬往茶肆跑去,準備編書。生怕遲了一步,就被人占去先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紅樓璉二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桃李不諳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李不諳春風并收藏紅樓璉二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