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盜非道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理念之爭,重生修道者,小盜非道1,小說中文網(wǎng)),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龍氣浮塵之中,別的金色的顆粒世界里面最少都是五到十人,多了千百人也不在話下,場景景色雖則變幻,但卻不論青山綠水還是農(nóng)舍桑田,每個里面必有一個,與人物結(jié)合成一段段場景。
反觀這透明泛白光的顆粒,不僅比其他金色的大上一倍,而且里面空無任何場景,就連人影也只有一個,而且還看不清面貌,如此特殊怪異,怎能不讓人心生奇怪。
安逸眉毛一挑,忽見里面人影似在說話,不由拿在耳邊,側(cè)耳傾聽……
聲音極細(xì),嘈嘈切切聽不清楚,安逸不由將耳朵靠得更近了一步。……
忽然,平地一聲驚雷!
“砰!”的一聲巨響,只見那白色透明的顆粒竟在安逸耳邊猛然炸開,化作無數(shù)道極細(xì)的白光,從他五官七竅,“嗖”的一聲,鉆入他的腦海。
安逸腦袋一蒙,只覺思緒一陣混亂,滿腦都是針扎般的疼痛。
驀然間,一道驚天動地的聲音似一道閃電般在安逸腦海中憑空炸響,讓他腦海為之一清……
“禮者,人道之極也!”
短短一句話,似乎開天巨斧,攜帶雷霆萬鈞之勢,徹底破開了安逸腦海的混沌。
“咔嚓――”
一道極其輕微的細(xì)想從安逸腦海之中升起,但見無盡的混沌中,七個泛著白光的大字從上至下羅列,赫然正是“禮者,人道之極也”。
這七個大字白光流轉(zhuǎn),發(fā)著熠熠光輝,欲要將整個世界照亮一般。然而就在此時,忽然一道紫色靈光閃現(xiàn),同樣發(fā)出熠熠光芒。抵擋著白光的入侵。
紫光之中,安逸化為一道虛影,面無表情閉目盤做。
但對于這一切。他卻毫無意識。
此時他腦海中,只有“禮者。人道之極也”這一句話永無休止的回蕩,讓他根本分不出心神思考這一切發(fā)生究竟是因?yàn)槭裁础?
他此時只知道,這七個大字乃是荀子之言,人道秩序!卻不知這人道之念,為何要入侵他的腦海……
意識空間中,白光依舊,宛若七輪烈日,揮灑著無盡的光芒。迫的紫光一陣搖曳,有力不可支之態(tài)。
而安逸腦海里,忽然回想起之前殺梁王的場面。從心底之中,涌起一道強(qiáng)烈的自責(zé)……
此舉,罪比欺君,于禮法不合!
安逸一念剛起,意識空間中,紫光越加黯淡。而就在此時,忽然一部紫色書籍憑空出現(xiàn),懸在紫光之上。散發(fā)出無邊的光芒,將對面七個大字壓的瞬間一暗。
大道通明錄,可不言人間禮法!
安逸念頭驀然轉(zhuǎn)換。
而此時外界。他身邊金色的浮塵一陣翻滾,忽然從中躍出七八點(diǎn)白色透明的顆粒,飄落他的頭頂,轟然炸開。
“啪!――”
一聲碎裂過后,白點(diǎn)化為無數(shù)道極其細(xì)微的白光,再次從安逸的五官七竅,鉆入他的腦內(nèi)。
安逸只覺一陣疼痛過后,又是幾道聲音炸響:
“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dá)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cái)粟米之于家也。”
“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
“禮之用,和為貴。”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大體是禮有三個根本: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種族的根本,君長是政治的根本。
沒有天地,人就無法生存,沒有祖先,種族就無法產(chǎn)生,沒有君長,就不能天下太平。三者缺一,就不會有安寧的人民。所以人,上要事奉天,下要事奉地,中要尊重祖先而推崇君長。
這是禮的根本,更是做人的根本!
安逸目無王法,以下犯上殺了梁王,這觸犯了最根本的人道理念,更由于就在龍氣之下,人道秩序眼前,所以人道秩序方將它攝入龍氣,以做懲治。
若此時安逸一個抵擋不住,認(rèn)為腦海中的聲音是對的,人道秩序是對的,不說以后對他的影響,恐怕眼前這一關(guān)都過不去。
因?yàn)榘凑斩Y法,他……罪當(dāng)問斬!
意識空間之中,“禮者,人道之極也”七個大字得了后面七句話相助,再一次發(fā)出熠熠光輝,八段話相互扶持,一舉突破紫光的壓制。
安逸此時只覺腦海似要炸裂一般,八句話同時響起,紛紛雜雜,宛若刀斧臨身,攪得他思緒更加混亂。
但他也知道,自己是著了道了。
一邊暗罵人道狡詐,一邊不禁暗運(yùn)功法穩(wěn)定心神,思索著應(yīng)對之法。
這八句話皆出自諸子百家,俱是人道之秩序,也不知通過什么途徑才攻擊到的自己。但若想要擺脫,恐怕只有提出自己的秩序,以自己的理念徹底反駁或避開對方,才能逃脫劫難。
可人道秩序集結(jié)了古今不知多少人的智慧,哪里是那么容易反駁的,即便駁過一句,還有下一句等著。人道理念,何止只有一個!
難道要從根本上否定人道?
安逸不禁搖頭,甩開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世有三道,分天地人。否定人道,就等于自覺一途,之后再沒有吸收人道的可能,大道亦不能圓滿,如此根本得不償失。
更何況,天地人三道皆為道,人道哪里是那么好滅的。至少已安逸現(xiàn)在的修為。從心底全盤否定都做不到。因?yàn)樗€未脫人道樊籬,未成仙道,依然還處于“人”的范疇。
為人卻否定人道。與畜生何異?
所以安逸猛然想到,何不以人道百家之言反駁回去?
人道從未有過統(tǒng)一。就連儒家一家,都有性善性惡之分,更何況諸子百家組成的人道!
用百家之言反駁人道秩序,這并不矛盾……
安逸一念至此,頭痛欲裂之下也來不及考慮太多,當(dāng)下搜腸刮肚,回憶看過的對禮的文章。
他卻不知,這話可不能亂說的。
人道秩序以人道之言攻擊他的理念。拷問他的心神,若安逸隨口說出不符合自己理念的話來,其后果比束手待斃還要糟糕的多。那相當(dāng)于自掘墳?zāi)梗詺У阑R驗(yàn)?
這時候經(jīng)過人道秩序的刺激,大道通明錄忽然插手,這讓安逸一直以來所修行的心中世界正在加速成行。這時候他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他心中世界增長的養(yǎng)料,被世界吸收。若他胡言亂語,到最后只能生長為一個畸形的世界,與他沒有半分相合。那心道自此將再難有所寸進(jìn)。
簡單來說。這是他成道之時!
一步踏錯,再無任何翻身可能。除非他自毀靈光,自絕神智。拋下一切記憶,以莫大毅力,轉(zhuǎn)世重修。但那之后他還是不是他,誰都難以言說……
……
卻說安逸搜腸刮肚想著應(yīng)對之法,忽然間《》開頭之言在他腦海之中閃現(xiàn),當(dāng)即他毫不猶豫,大聲念出:
“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故禮者養(yǎng)也。”
話一出口,竟化為道文,發(fā)著夢幻般的紫色光芒,在安逸的意識空間凝結(jié)成型。甫一出現(xiàn),轟然炸裂,化為點(diǎn)點(diǎn)紫線,霎時間鋪滿整個意識世界,之后逐漸被意識世界所吸收。
安逸但覺腦海一清,疼痛之感瞬間退散,思緒也無比清晰起來。
但此時,他卻勃然色變!
只因他頭腦一清,從大道通明錄中傳過的一道明悟,也讓他意識到了事態(tài)的嚴(yán)重性。
回憶起之前自己所說的那段話,安逸心下才松了一口氣,雙眼中閃過一絲慶幸。
“還好……”
還好是荀子之言,還好是性惡論,還好并未全篇背誦,可以斷章取義……
安逸心念一轉(zhuǎn),腦海中刻意的回想起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用來結(jié)合自己的理念……
《》主要講禮對人類的重要性,其中一句“禮者,人道之極也”更是點(diǎn)出禮儀是人類文明世界的終極目標(biāo),頭等大事。通篇貫徹孔子“不學(xué)禮,無以立”的主要思想。但開頭他所念這一節(jié),卻只是講了關(guān)于禮的起源的思想。
荀子認(rèn)為,人性本惡,人生來就有,所以去追求滿足。
滿足的過程中,因利益糾紛,人與人之間就會發(fā)生爭執(zhí),人和人發(fā)生了爭執(zhí),社會就會混亂失序,社會一混亂失序,物資就會更加短缺。所以古代圣王就制定了禮義制度來確定人們的名分、職分,以之養(yǎng)護(hù)人們的,滿足人們的追求,這就是禮的起源。
簡單來說,禮起于人性之惡。
倘若人性不如此惡呢?那禮是不是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安逸就是如此斷章取義!
去他媽的禮法最大,禮的起源只是因?yàn)槿诵员緪海诵詯海砣说娜说烙惺裁礄?quán)利滿口仁義禮法!
此種理念雖然斷章取義,但也不算歪曲了荀子理念,所以在安逸想通之后,意識空間當(dāng)即大放豪光,將人道禮義之言瞬間照的冰消瓦解,再沒有絲毫殘留。
這還是安逸留了一手,顧忌到他此時想法對以后心中世界的影響才不得不收斂,若不然他完全可以以人性之惡映射人道之惡,從而在他心中全盤否定人道。
只不過,終究他對人道還留有念想……(未完待續(xù))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重生修道者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小說中文網(wǎng)只為原作者小盜非道1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盜非道1并收藏重生修道者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