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兵貴神速,大明國士,子率以正,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國士第六十七章兵貴神速李景隆的疑惑不是裝出來的。 他真的很奇怪,陳堪這么做,除了平白無故給自己樹立一個大敵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好處。 那些官員也不會感激陳堪,只會覺得錦衣衛里全是蠢蛋。 雖然他和陳堪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從陳堪來到錦衣衛之后的種種表現,足矣看出陳堪不是個蠢人。 但陳堪要不是蠢人,為很么會做出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看著陳堪,他的眼神里滿是探究之色。 陳堪沉默了一下。 這個問題要怎么回答呢? 自己坑李景隆了嗎? 其實并沒有,只是自己做出來的事情,剛好誤傷到他了而已。 不論是誰坐在那個位置上,經過陳堪這么一系列的騷操作,也是必然要和紀綱走向對立面的。 還有自己昨晚搞出來的事情,怎么看都是血虧的,得罪了錦衣衛一把手紀綱不說,還很有可能將頂頭上司李景隆推向對立面。 所以這個問題,陳堪是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總而言之一句話,玄學,很玄學。 “或許是因為良心吧,在下官眼里,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他們不該因為一件莫須有的事情丟掉性命,恰好下官又處在合適的位置上,所以就這樣了唄,至于坑到公爺,那純碎是巧合!” “巧合?” 李景隆驟然提高了聲音:“你他媽管這叫巧合?” 陳堪有些尷尬的點了點頭。 確實是巧合沒錯啊,誰讓你是鎮撫使來的。 李景隆頹然的嘆了口氣。 而后低聲咒罵道:“你他媽的當好人,把老子坑了,這有點說不過去吧?” 陳堪眨巴眨巴眼睛,點點頭道:“是說不過去,所以下官不是又來給您送功勞來了嘛!” “功勞,什么功勞?速速細說。” 一提到功勞,李景隆像變了個人似的,臉色頓時好看了許多。 陳堪坐直身子,組織好語言,緩緩的說道:“公爺以為,經歷了晉王謀逆之事后,陛下會怎么對待其他的藩王?” 一聽還是和其他藩王有關,李景隆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淡淡的應道:“削藩之策,陛下早已定下,不會改弦易轍的,況且,此事本該就是本公爺的功勞,這算勞什子送功勞?” “話是這么說,但公爺可曾聽過一句話?” 陳堪搖了搖頭,煞有其事的樣子成功引起了李景隆的好奇心。 “什么?” “宜將剩勇追窮寇啊公爺,同一件事情,三年五年才做成和三個月五個月做成是完全不同的。” “哦?” 李景隆若有所思:“怎么說?” 陳堪不再賣關子,直言道:“公爺試想一下,有了晉王的前車之鑒,其他藩王們會怎么樣?” “若我是藩王,絕不輕易離開封地,同時必然加強三軍護衛的力量以求自保,若是朝廷不削藩,便做個太平王爺,若是朝廷一旦有什么動作” 李景隆接過陳堪的話頭,說著說著,臉色忽然陰沉了下來,隨后不再多言。 陳堪見李景隆終于反應過來了,不由得滿臉欣慰的說道:“不錯,晉王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尤其是他在朝堂說的那句:‘同為藩王,這皇位你能坐得,我為何坐不得。‘影響太壞了,再兼之建文帝削藩本來就把藩王們嚇得夠嗆,現在誰都知道,一旦被削就是死路一條,時間拖得越長,對陛下越不利啊。” 經過陳堪這么一剖析,李景隆也明白過來了。 如果依照原來的削藩之策,一個一個來,只怕朝廷的詔令還未到達藩王的封國,藩王們便直接狗急跳墻了。 見李景隆陷入了沉思,陳堪繼續說道:“屬下麾下的千戶所已經滿員齊備了,為的就是這事兒。” 李景隆恍然大悟道:“所以,你在算計晉王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些是嗎,那你還讓本公爺去為陛下獻策?” 陳堪笑道:“屬下不是在算計晉王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些,而是屬下本來就打算這么做,至于削藩之策,結果依然不會改變,只是過程上由逐個擊破變成了一網打盡而已。” 陳堪說的基本上是事實,他確實是這么想的,只不過一開始,陳堪是打算用寧王朱權來做人樣子。 若是朱權妥協,那么削藩之事便能少流些血,最多就是多花點時間多磨一下嘴皮子。 但誰能想到朱濟熺會跳出來,并且還直接謀反了。 這就讓陳堪不得不加快速度。 畢竟,陳堪還得忙科考的事情呢。 “說得確實有那么幾分道理,那你倒是說說,接下來要怎么讓藩王們妥協呢?” 一道出乎李景隆和陳堪意料的聲音忽然從二人身后傳來。 兩人同時被嚇得一個激靈。 同時起身行禮道:“微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棣帶著一臉笑意的道衍從甬道里走出。 看著陳堪道:“不必多禮,你繼續說。” 陳堪心中一凜。 自己剛才說的話應該都被朱棣聽進去了。 但既然都說到了這里,陳堪也就沒有藏私的必要了,直言道:“若是讓微臣去做,先許之以榮華富貴,若不能動之,便臨之以兵戈,解散其護衛,不從者,發配鳳陽高墻!” 道衍道:“臨之以兵戈,若是逼反了藩王們,對百姓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陳堪朝著道衍拱手一禮:“所以小子才說,宜將剩勇追窮寇,晉王謀反的事情不過是昨日才發生的事情,若是陛下下定決心,小子就不信藩王們在京城的探子速度能比錦衣衛還快。” “朕懂了,有道是,兵貴神速。” “陛下圣明!” 陳堪一記小小的馬屁送上,朱棣的臉上頓時露出笑意。 片刻之后,朱棣忽然嘆道:“不過,他們終究是我朱氏宗親,一個安身立命之地還是要留給他們的。” 感慨完之后,朱棣的臉色正經起來,看著李景隆道:“李景隆,朕現在封你為遼東八府欽使,授予你臨機決斷之權,從今往后,朕不想再聽見哪里有藩王又作亂了的消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子率以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率以正并收藏大明國士最新章節。